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9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按钮部。
[0025]图1中,液晶面板3具有在两块玻璃基板间夹持有液晶的结构,具有通过控制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来控制从导光板(未图示)射出的光的透射/遮断的光闸的功能。此外,正面框架2a?2d设置于液晶面板3的周围,为了抑制正面壳体的模具制作费用,使正面壳体具有分割为上下左右4部分的框架结构。为了提高设计性,正面框架2a?2d不用树脂制成,而例如用铝合金等金属制成。
[0026]树脂制的背面壳体5安装有对液晶显示装置I进行支承的底座4,并形成有用于将电源线从液晶显示装置I的内部引出的电源线引出部6。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I的左侧面设有用于操作液晶显示装置I的操作按钮部7。
[0027]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I取下背面壳体5的状态的图。在取下背面壳体5的状态下,可看到均热板8a、8b、背面机架(以下称为背光机架)9、中心密封件及辅助金属配件框组件9a。均热板8a、8b具有作为用于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散出的散热构件的功能,例如用散热性能较高的铝合金制成。此外,背光机架9例如由铁等金属形成,在背光机架9的背面上下端固定有均热板8a、8b。中心密封件及辅助金属配件框组件9a固定于背光机架9及均热板8a、8b的背面侧。
[0028]例如在画面尺寸为70英寸,均热板8a、8b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均热板8a、8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约为150_。可通过对于与画面尺寸对应的LED的发热量来计算散热所需的面积,从而适当地决定该长度。此外,均热板8a、8b配置于背光机架9的背面,因此,与以往(图9)的均热板相比,能扩大散热面积。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散热效果。
[0029]图3是表示对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I的内部结构进行分解后得到的状态的一例的图。液晶显示装置I包括金属制的正面框架2a?2d以作为正面壳体。该4个正面框架2a?2d由4个框架连接金属配件2el?2e4组装为一个框架构件,并固定于液晶面板3的周围。
[0030]在液晶面板3的背面侧,依次设有光学片10、导光板12及反射片13。光学片10例如由2块微透镜片和I块亮度提高片构成,具有使从导光板12射出的光均匀化、提高正面方向的亮度等功能。导光板12由丙烯酸树脂等透明树脂形成,将来自光源的光射出到液晶面板3。反射片13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中的不入射到导光板12的光进行反射,并使其入射到导光板12等功能。
[0031]背光机架9设置于导光板12及反射片13的背面侧,对上述导光板12及反射片13进行保持。均热板8a、8b设置于背光机架9的外侧,在与形成于导光板12的上下端的入射面相对的位置对配置有LED光源的LED基板14a、14b进行保持,使得将来自LED基板14a、14b的发热散出。另外,均热板8a、8b与LED基板14a、14b由双面胶等进行固定。
[0032]此外,液晶显示装置I包括由塑料等形成的树脂制机架Ila?Ilf。本例中,将树脂制机架分割为6部分,但也可以例如分割为4部分,对分割数没有特别限定。上述树脂制机架Ila?Ilf插入到光学片10的周缘部与导光板12的周缘部之间。
[0033]图4是从正面观察光学片10时的图,图中,al?al6表示突出部(tab),hl?hl6表示孔,c表示片中央位置。另外,本例中设置了 3块光学片,但3块均具有相同结构。
图5是将图4的光学片10安装于树脂制机架Ila?Ilf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图5㈧表示将光学片10安装于树脂制机架Ila?Ilf前的状态,图5(B)表示将光学片10安装于树脂制机架Ila?Ilf后的状态。
图6是图5(B)的安装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4]如图4、图5所示,在光学片10的周缘部,突出部al?al6形成为向外侧突出,在从该光学片10延伸的各突出部al?al6分别形成有孔hi?hl6。上述孔hi?hl6与形成于树脂制机架Ila?Ilf的多个肋部LI?L16。
[003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热量流入光学片等,并抑制竖向放置时光学片产生位置偏移。作为为此的结构,液晶显示装置I包括光学片10和树脂制机架Ila?Hf。树脂制机架Ila?Ilf插入到光学片10的周缘部与导光板12的周缘部之间,在光学片10与导光板12之间形成空气层15 (后述的图7)。此外,在树脂制机架Ila?Ilf形成有用于与形成于光学片10的周缘部的多个孔hi?hl6进行卡合的多个肋部LI?L16。
[0036]而且,形成于光学片10的周缘部的多个孔hi?hl6包含形成于光学片10的一条长边中央(此处为上侧长边中央)的第I孔h4、形成于光学片10的另一条长边中央(此处为下侧长边中央)的第2孔hl2、及沿光学片10的两条短边形成的第3孔的一例即h8、h9、hl0、hl4、hl5、hl6o
[0037]以下,参照图6对配置成使得光学片10的长边朝向水平方向的情况(横向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图6㈧是包含第I孔h4及肋部L4附近的X部的放大图,图6 (B)是包含孔h2及肋部L2附近的Y部的放大图,图6 (C)是包含第2孔hl2及肋部L12附近的Z部的放大图,图6 (D)是包含第3孔h9及肋部L9附近的W部的放大图。这样,多个肋部LI?L16的剖面呈矩形状地突起,多个孔hi?hl6形成为能与多个肋部LI?L16卡合的矩形状。
[0038]如图6 (A)所示,第I孔h4被限制成与树脂制机架11a、b的肋部L4卡合时,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及垂直的方向上不移动。即,在第I孔h4和肋部L4之间,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及垂直的方向上均没有间隙,由此将光学片10进行定位。
[0039]如图6(C)所示,第2孔hl2被限制成在与树脂制机架lld、e的肋部L12卡合时,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不移动。即,在第2孔hl2和肋部L12之间,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没有间隙,仅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垂直的方向上存在间隙。利用该间隙,在将液晶显示装置I竖向放置时不会对光学片10产生不必要的应力,能将光学片10的位置偏移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即,第I孔h4及第2孔hl2均被限制成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不移动,因此,在将液晶显示装置I竖向放置时,能防止光学片10朝上下方向发生位置偏移,并能在第2孔hl2与肋部L12的间隙的相应量的范围内容许朝左右方向发生位置偏移。另外,本例的情况下,在形成有肋部L12的树脂制机架lld、e上形成有肋部L11、肋部L13,孔hll与肋部Lll的卡合、孔hl3与肋部L13的卡合也是同样的。
[0040]如图6(D)所示,第3孔h9与树脂制机架Ilf的肋部L9卡合时,能在与光学片10的短边平行及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即,在第3孔h9和肋部L9之间,在与光学片10的短边平行及垂直的方向上存在间隙。利用该间隙,与上述第2孔hl2同样,在将液晶显示装置I竖向放置时不会对光学片10产生不必要的应力,而能将光学片10的位置偏移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另外,孔h8与肋部L8的卡合、孔hlO与肋部LlO的卡合、孔hl4与肋部L14的卡合、孔hl5与肋部L15的卡合、孔hl6与肋部L16的卡合也是同样的。此处,第3孔在光学片10的两条短边上分别有I个即可,例如,也可以无需孔h9、hl5以外的孔h8、h1、hl4、hl6。此时,与光学片10的短边侧对应的树脂制机架IlcUlf的肋部与光学片10的第3孔对应形成即可。
[0041]通过上述那样将形成于光学片10的两条短边的第3孔与树脂制机架IlcUlf的肋部卡合,从而能获得在将液晶显示装置I竖向放置时可防止光学片10的脱落的效果。此夕卜,通过在第3孔与肋部之间设置间隙,从而还能获得即使在光学片10发生热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吸收热变形所带来的尺寸变化的效果。
[0042]此外,也可在光学片10的一条长边(此处为光学片10的上侧长边)上,除第I孔h4以外,还形成有第4孔。具体而言,孔hi?h3、h5?h7相当于第4孔。例如,如图6(B)所示,第4孔h2被限制成在与树脂制机架11a、b的肋部L2卡合时,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垂直的方向上不移动。即,在第4孔h2和肋部L2之间,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垂直的方向上没有间隙,仅在与光学片10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存在间隙。利用该间隙,与上述第2孔hl2、第3孔h9同样,在将液晶显示装置I竖向放置时不会对光学片10产生不必要的应力,而能将光学片10的位置偏移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另外,本例的情况下,作为第4孔,除孔h2以外,还形成有孔h1、h3、h5?h7,孔hi与肋部LI的卡合、孔h3与肋部L3的卡合、孔h5与肋部L5的卡合、孔h6与肋部L6的卡合、孔h7与肋部L7的卡合也是同样的。
[0043]图7是表不装入有光学片10及树脂制机架Ila?Ilf后的液晶显不装置I的中央部剖面的一例的图。图7 (A)表示液晶显示装置I的上部侧剖面,图7 (B)表示液晶显示装置I的下部侧剖面。图7 (A)中,在液晶显示装置I的上部侧包括正面框架2a、液晶面板3、光学片10、树脂制机架11a、b、导光板12、反射片13、背光机架9、均热板8a及LED基板14a。在正面框架2a与液晶面板3之间、树脂制机架11a、b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