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87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内凸台12的一侧,背光板6上设有反光膜,背光源9发出的光经背光板6上的反光膜反射后投射到光学膜材3上。
[0062]如图2所示,在侧光式模组结构中,背光单元A包括背光源9、导光板20、灯罩30和反射板40,其中背光源9和灯罩30固定在框体I内侧壁上,且位于第一内凸台11和第二内凸台12之间,反射板40固定在第一内凸台11上,导光板20固定在反射板40上,背光源9发出的光经灯罩30、导光板20和反射板40作用后再经光学膜材3作用,最后投射到显示屏4上。
[0063]如图5或图6所示,模组结构还包括挡板7,挡板7固定在框体I的侧壁端面14上,并伸出一端用于将光学膜材3限位在其与第二内凸台12之间,且胶垫2的厚度大于挡板7的厚度。
[0064]通过挡板7与框体I固定连接,且挡板7伸出一端将光学膜材3限位在挡板7与第二内凸台12之间,使得光学膜材3连接稳固。胶垫2的厚度大于挡板7的厚度,使得在不增加模组结构的厚度的基础上确保模组结构的稳定性。
[0065]其中,当显示屏4或框体I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冲击时,其冲击作用力会引起胶垫2发生变形,为了保证显示屏4不被损坏,必须确保胶垫2在冲击作用力下发生的变形能够完全吸收显示屏4和框体I之间的冲击作用力,也即必须保证胶垫2与挡板7之间的厚度差能够实现相应的变形。在胶垫2的厚度确定的前提下,挡板7的厚度根据框体I与显示屏4之间的冲击作用力设定,当该作用力较大时,挡板7的厚度较小,当该作用力较小时,挡板7的厚度可以较大。如预估框体I和显示屏4之间的冲击作用力为50牛顿,则挡板7的厚度为5毫米;如预估框体I和显示屏4之间的冲击作用力为20牛顿,则挡板7的厚度为2毫米,以确保挡板7与胶垫2的厚度差,从而确保当框体I与显示屏4之间的冲击作用力小于预设范围时显示屏4不被损坏。当然,在能够确保连接稳固的基础上,挡板7的厚度越小越好,以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当前模组结构的轻量化需求。
[0066]其中,挡板7用于将光学膜材3限位在挡板7与第二内凸台12之间的一端的长度具体以光学膜材3能够稳定在挡板7和第二内凸台12之间为准,如挡板7用于将光学膜材3限位在挡板7与第二内凸台之间的一端的长度可以为3毫米。此时,胶垫2的宽度可大于、等于或略小于框体I靠近第二内凸台12的端面14的宽度,优选地,胶垫2的宽度等于框体I靠近第二内凸台12的端面14的宽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当本发明提供的模组结构不包括挡板2时,胶垫2的宽度需大于框体I靠近第二内凸台12的端面14的宽度
[0067]如图7所示,胶垫2为矩形框结构,胶垫2的边框上设有凹槽21,挡板7固定在由凹槽21露出的框体I的侧壁端面14上。
[0068]在本实施例中,挡板7为平板型,挡板7的一端与由胶垫2的凹槽21漏出的框体I的侧壁端面14固定连接,通过挡板7的另一端将光学膜材3限位在挡板7与第二内凸台12之间,结构简单,连接稳固,且胶垫2为一个整体,便于安装。
[0069]如图8所示,也可参见图5、图6、图9、图10和图12,模组结构包括多个胶垫2,多个胶垫2分别固定在框体I的侧壁端面14上,挡板7位于相邻两个胶垫2之间。
[0070]在本实施例中,胶垫2为平板型结构,模组结构包括多个胶垫2,多个胶垫2均匀分布在框体I的侧壁端面14上,挡板7也设置为多块,挡板7与由相邻两个胶垫2之间漏出的框体I的侧壁端面14固定连接。胶垫2的底面积较小,厚度不变,因此胶垫2总体积减小,质量减轻,使得本发明能适应模组结构的轻量化需求。
[0071]如图10所示,优选地,模组结构包括四个胶垫2,四个胶垫分别固定在框体I侧壁端面14的四个转角上。
[0072]如图10所示,也可参见图5和图6,优选地,当模组结构包括多个胶垫2时,挡板7与胶垫2之间间隔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如图9所示,两个胶垫2之间也可不设挡板7,且两块挡板7之间也可不设胶垫2,挡板7和胶垫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确保模组结构的稳定性且确保显示屏4不被损坏为准。
[0073]如图10所示,当框体I为矩形结构时,胶垫2设有八个,八个胶垫2分别设置在框体I的四个转角处以及各条边框的中点处,其中,胶垫2的装配应避免对其他部件的装配造成干涉为准。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如图7所示,根据框体I的各边框的长度不同,框体I长度较长的边框端面14设置的胶垫2数量可以较多,而较短的边框端面14设置的胶垫2数量较少。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框体I上靠近第二内凸台12的端面14不同位置,胶垫2的大小可以不同。且胶垫2与挡板7之间可以有一定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0074]且在本实施例中,胶垫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其具体形状以便于加工且便于安装为准。
[0075]优选地,胶垫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0076]如图11所示,挡板7为L型,挡板7内侧形成台阶71,挡板7通过台阶71与框体I的侧壁配合,使得挡板7与框体I的接触面积较大,挡板7可通过点胶粘接固定在框体I的侧壁上,避免损坏框体I,且连接稳固。
[0077]如图12所示,当挡板7为板体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印制电路板8或柔性印制电路板可直接固定在框体I外侧壁上,从而减小模组结构的宽度,且减小模组结构的重量,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模组结构能够满足当前模组结构生产的轻量化需求。此时,挡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框体I的侧壁上。
[0078]实施例二
[0079]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模组结构。
[0080]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组结构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全部内容,相同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0081]本发明通过胶垫2固定在框体I的侧壁靠近第二内凸台12的端面14上,光学膜材3安装在第二内凸台12和胶垫2之间,减小模组结构的厚度,满足当前液晶显示器生产的薄型化需求。
[0082]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结构包括框体、背光单元、胶垫、光学膜材和显示屏,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内凸台和第二内凸台; 所述背光单元与所述第一内凸台固定,所述胶垫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内凸台的端面上; 所述光学膜材安装在所述胶垫与所述第二内凸台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胶垫远离所述第二内凸台的一侧,且与所述光学膜材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端面上,并伸出一端用于将所述光学膜材限位在其与所述第二内凸台之间,所述胶垫的厚度大于所述挡板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为矩形框结构,所述胶垫的边框上设有凹槽,所述挡板固定在由所述凹槽露出的所述框体的侧壁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结构包括多个胶垫,所述多个胶垫分别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端面上,所述挡板位于相邻两个胶垫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结构包括四个胶垫,所述四个胶垫分别固定在所述框体侧壁端面的四个转角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设有八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L型,所述挡板内侧形成台阶,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台阶与所述框体的侧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通过点胶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背光板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板与所述第一内凸台拼接固定,所述背光源固定在所述背光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内凸台的一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组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设备领域,所述模组结构包括框体、背光单元、胶垫、光学膜材和显示屏,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内凸台和第二内凸台;所述背光单元与所述第一内凸台固定,所述胶垫固定在所述框体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内凸台的端面上;所述光学膜材安装在所述胶垫与所述第二内凸台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胶垫远离所述第二内凸台的一侧,且与所述光学膜材平行。本发明通过胶垫固定在框体的侧壁靠近第二内凸台的端面上,光学膜材安装在第二内凸台和胶垫之间,减小模组结构的厚度,满足当前液晶显示器生产的薄型化需求。
【IPC分类】G02F1-13357, G02F1-1333
【公开号】CN104808379
【申请号】CN201510263202
【发明人】曹磊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