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010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框41的前侧及后侧角部分别带有倒圆。上框41的前侧内表面与外边框92的前侧相抵接。上框41的后侧内表面稍许远离于背光源底板5的底壁51。其中,上框41上设有后述的板簧47,板簧47与底壁51相抵接。板簧47的面大致平行于上框41的后侧面及背光源底板5的底壁51。板簧47上设有后述的长孔472,突起511与长孔472相嵌合。由此,上框41与液晶模块10相固定。液晶模块10的上部由上框41的前侧部分和设于后侧部分的板簧47所夹持。
[0066]侧框42、43及下框44也与上框41相同,呈现为在分别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切割面被切断的情况下,朝液晶模块10的侧面呈U字形地开口的剖面形状。
侧框42、43的后侧部分也设有板簧47。侧框42、43也通过底壁51的突起511与长孔472相嵌合,来与液晶模块10相固定。液晶模块10的侧部由侧框42、43的前侧部分和设于后侧部分的板簧47所夹持。
下框44未设有板簧47。液晶模块10的下部由下框44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所夹持。
[0067]图4是从后侧观察上框41、侧框42、43和下框44以及液晶模块10的立体图。
在将上框41、侧框42、43和下框44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情况下,将呈U字形开口的一侧靠近液晶模块10的侧面。此外,利用上框41、侧框42、43的前侧内表面及板簧47来分别夹持液晶模块10的上部及侧部的各缘部。另外,利用下框44的前侧内表面与后侧内表面来夹持液晶模块10的下部的缘部。此时,液晶模块10的厚度存在偏差,因此除去板簧47后的上框41、侧框42、43以及下框44与液晶模块10的最厚部分的底壁51相抵接,而不与最厚部分以外的底壁51相抵接。此外,此处的液晶模块10的厚度是安装有框架体4的周缘部的厚度。
[0068]如图3所示,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上框41与外边框92的侧面之间稍许产生间隙。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构成为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侧框42、43及下框44与外边框92的侧面相抵接。其中,也可为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侧框42、43及下框44与外边框92的侧面之间设有0.5?Imm左右的间隙,以作为余量。
[0069]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从后侧观察到的液晶面板2的左上部分、上框41及侧框43各自的一部分。
上框41及侧框43包含第一切口(切口)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此外,虽然图5中未图示,但从后侧观察右侧的侧框42也包含第一切口(切口)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另一方面,下框44上未设有第一切口(切口)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
[0070]在将框架体4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情况下,第一切口 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位于与设置于底壁51的后侧面的多个突起511的位置大致一致的位置上。在上框41的情况下,第一切口 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分别设置于上框41的例如两端部及中央部这三处。在侧框42、43的情况下,第一切口 45、第二切口 46及板簧47分别设置于侧框42、43的例如两端部这两处。
[0071]第一切口 45设置于与底壁51的后侧面相对的上框41及侧框42、43的后侧部分。第一切口 45呈现为朝内侧开口的矩形,且形成为沿着上框41或侧框42、43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形状。
[0072]第二切口 46比第一切口 45要小,且设置于在上框41或侧框42、43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切口 45的两边中的任一侧。第二切口 46沿着上框41或侧框42、43各自的延伸方向凹陷,其前端部呈现为在凹陷方向上突起的半圆形。
[0073]图6A及图6B是板簧47的立体图。图6A从电视接收机I的内侧朝外侧地示出了板簧47的后侧。图6B从电视接收机I的外侧朝内侧地示出了板簧47的后侧。
板簧47是细长地延伸的矩形平板构件。板簧47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分别设置于上框41及侧框42、43的第一切口 45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要长。板簧47的原材料例如为不锈钢、
钢铁等。
[0074]板簧47包含两个圆孔471、一个长孔(孔部)472、第一突片(突片)473以及第二突片474。板簧47在长边方向上能够分成设有两个圆孔471的区域(以下称为接合区域)、以及设有一个长孔472的区域(以下称为非接合区域)。接合区域与非接合区域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例如为1:2。非接合区域的面积比分别设置于上框41及侧框42、43的第一切口 45及第二切口 46的面积要小。
[0075]板簧47在接合区域与非接合区域之间,利用短边方向的折痕47t以微小的角度(例如为2?3度)向前侧弯曲。此外,板簧47也可以不采用利用折痕47t而不连续地弯曲的结构,也可以连续性地弯曲。
[0076]圆孔471是圆形的贯通孔。圆孔471沿着板簧47的长边方向串列地设有2个。
[0077]长孔472是沿着板簧47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的贯通孔。长孔472的长径比设置于背光源底板5的圆柱状的突起511的径长要长。长孔472的短径的长度与突起511的径长大致相同。长孔472的形状并不限于长圆形。长孔472的整体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
[0078]第一突片473是从非接合区域的长边缘部向板簧47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突部。将第一突片473的中心与长孔472的中心相连接的方向大致与板簧47的短边方向相同。与第一突片473的基部相邻的板簧47的长边缘部的两处上分别各设有一个大致呈U字形的切口 473c。第一突片473相对于板簧47的平坦面倾斜地向后侧延伸。
[0079]第二突片474是从非接合区域的短边缘部向板簧47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突部。第二突片474的前端部向电视接收机I的后侧大致呈直角地弯曲。
[0080]板簧47的接合区域与上框41及侧框42、43各自的平坦内表面相接合,以使得非接合区域阻塞上框41及侧框42、43各自的第一切口 45的一部分(图5)。板簧47的接合区域、与上框41及侧框42、43各自的内表面的接合方法例如使用铆钉等进行铆接来实现。在将板簧47与上框41及侧框42、43相接合时,板簧47的姿势被调整成使得第一突片473位于第一切口 45的内侧,而第二突片474位于第二切口 46中。
[0081]非接合区域在折痕47t处向前侧弯曲。因此,在板簧47的接合区域与上框41及侧框42、43相接合的情况下,非接合区域成为比上框41等的第一切口 45更靠前侧突出的状态。非接合区域比第一切口 45更向前侧突出的程度被调整成使得在将上框41等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情况下,板簧47能够利用弹性力将背光源底板5的底壁51向前侧施力。
[0082]对上框41等的第一切口 45及第二切口 46的位置、以及板簧47的长孔472的位置进行决定,以使得在将上框41等安装于液晶模块10的情况下,长孔472的中心位置大致与突起511的中心轴相一致。
[0083]此外,板簧47的非接合区域的面积也可以大致与第一切口 45的面积相同或稍大于第一切口 45的面积。在该情况下,非接合区域阻塞整个第一切口 45。
另外,板簧47的接合区域也可以不与上框41及侧框42、43的外表面相接合。
[0084]图7、图8、图9及图10是表示将上框41安装至液晶模块10的工序的说明图。图7、图8、图9及图10在图1中的II1-1II线处的剖面上示出将上框41安装至液晶模块10的工序。图7、图8、图9及图10中的上方、下方、左方及右方分别对应于电视接收机I的上侦U、下侧、前侧及后侧。
[0085]对上框41的姿势进行固定,以使得上框41的呈U字形开口的一侧与液晶模块10的上部侧面相对(图7)。另外,以使得上框4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液晶模块10的上部侧面的方式、将上框41靠近液晶模块10的上部(图4、图5、图7)。此时,板簧47的面大致平行于背光源底板5的底壁51。以使得板簧47的长孔472与背光源底板5的突起511相对的方式,将上框41定位于液晶模块10。
[0086]在上框41夹持液晶模块10的上端部的状态或上框41与液晶模块10的上部相对的状态下,使上框41向液晶模块10的内侧平移移动(图8)。上框41的前侧内表面在外边框92的前表面上滑动。上框41的后侧内表面以与背光源底板5的底壁51相隔开的状态向液晶模块10的内侧移动。其中,板簧47的非接合区域向前侧弯曲,因此在将底壁51向前侧施力的状态下,在底壁51上滑动。最终,板簧47的第一突片473到达背光源底板5的突起511的跟前(图8)。
[0087]在上框41进一步向液晶模块10内侧移动的情况下,向斜后侧弯曲的板簧47的第一突片473越上突起511的前端部的锥面部分,超越第一切口 45的开口面的位置,从而引起向后侧的弹性形变(图9)。位于长孔472内侧的板簧47的平坦部分由第一突片473所引导,向后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顺畅地越过突起511,而向液晶模块10的内侧移动。然后,长孔472接近突起511。
[0088]由于液晶模块10的厚度存在偏差,因此突起511相对于板簧47的高度也多少存在偏差。然而,板簧47在越过突起511的情况下,发生与突起511的高度相对应的弹性形变。因此,上框41灵活地被安装于厚度存在偏差的液晶模块10。
[0089]第一切口 45被设置成用于提供能使板簧47产生弹性形变的空间。在未设有第一切口 45的情况下,越上突起511的板簧47向后侧发生形变,与框架体41的后侧面碰撞。因此,板簧47进一步向后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此外,在框架体41的内表面与液晶模块10的后侧面之间,能够预先留有供板簧47产生弹性形变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切口部45。其中,在该情况下,电视接收机I前后方向的厚度变厚与预先留有的空间大小相对应的量,这有碍薄型化。
[0090]长孔472内侧的板簧47的平坦部分越上突起511的前端部(图10)。上框41在板簧47保持弹性形变的状态下进一步向液晶模块10的内侧移动。
[0091]最终,板簧47的长孔472移动至与突起511相重合的位置为止。板簧47的非接合区域由于回复力而返回至前侧。突起511与长孔472相嵌合(参照图3)。长孔472的短径(大致与上框4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径长或电视接收机I上下方向的径长)大致与突起511的径长相同。另一方面,长孔472的长径(上框41的延伸方向或电视接收机I左右方向的径长)比突起511的径长要长。因此,在突起511与长孔472相嵌合的状态下,在长孔472的短径方向上为紧嵌合,而在长孔472的长径方向上为松嵌合。
[0092]在突起511与长孔472嵌合的情况下,上框41在上下方向上预固定于液晶模块10。在突起511与长孔472相嵌合的情况下,上框41以在左右方向上稍许具有余量的状态预固定于液晶模块10。因此,能够在液晶模块10的左右方向上对上框41的位置进行微调。
[0093]图7、图8、图9及图10示出了将上框41安装至液晶模块10的工序。将侧框42、43安装至液晶模块10的工序也与图7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