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29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在进行用于放电稳定性的老化处理中的面板破损和老化故障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简称“PDP”)是一种通过在放电单元内气体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来激发荧光体从而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因为PDP能够构成高分辨率、宽屏幕的显示装置,所以它作为未来轻薄的显示装置受到特别的关注。
PDP一般具有三极管表面放电结构。该三极管表面放电PDP包括带有寻址电极的第一基板、和第一基板间隔开并带有两个设置在同一平面的电极的第二基板。障肋设置在两基板之间以分隔出多个放电单元。
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在两基板上区分开,在显示区域内放电单元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具有用于非显示目的的虚拟区域和终端区域。
制造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过程首先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寻址电极、下绝缘层、障肋和荧光层的步骤。第二,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显示电极、上绝缘层和MgO保护层。第三,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装配。第四,将两基板之间的空间抽空,并将放电气体注入该空间。第五,使该放电空间老化以实现放电稳定性。第六,该PDP与底盘基部、驱动电路板和外罩装配在一起。
在这些处理中,老化处理通过使放电单元的内部空间放电一预定时段使得PDP的电和光学特性稳定。通过老化处理,在稳定放电气体的同时,MgO保护层被激活,并且荧光层中的杂质被去除。具体而言,当通过老化激活MgO保护层的表面时,以一种稳定的方式进行放电,荧光层发射出足够亮的光。因此,经过充分老化的PDP具有更高的放电电压和屏幕亮度。
实际的老化处理是通过交替地向属于显示电极的扫描电极和公共电极施加20-50kHz、200-350V的波形来进行的,占空比典型地设置为40-70%。
然而,在老化处理过程中,以放电单元实现显示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之间产生了温度差,这样PDP可能由于该温度差而被破损。
例如,当在老化处理过程中向显示电极施加具有60%占空比、30kHz、300V的波形时,非显示区域的温度达到大约30℃,而显示区域的温度达到大约90℃。因此,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的温度差达到60℃,这能够直接导致面板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PDP,其在老化处理过程中,通过降低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和/或急剧的温度梯度,最小化或减小面板破损和老化故障。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和其他方面可以由具有如下特征的PDP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中,PDP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其具有在基板中心处的显示区域,围绕该显示区域周边形成的非显示区域,以及布置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寻址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并彼此平行延伸。障肋布置在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限定放电单元。荧光层,其形成在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内。显示电极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在第二基板上。在中间区域内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小于显示区域内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的面积小于在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的面积。
该显示电极可以包括一对靠近各个放电单元外部周边形成的总线电极,以及一对从总线电极向各个放电单元中心延伸并彼此相对的突出电极。对应于中间区域内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可以小于对应于显示区域内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
在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在总线电极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宽度可以小于在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在总线电极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在靠近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小于靠近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
显示电极可以包括靠近各个放电单元周边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纵向延伸的总线电极,以及从总线电极向各个放电单元中心延伸的突出电极。在靠近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可以小于在靠近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
在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可以从靠近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一面积逐渐减小到靠近非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二面积。
在中间区域平行于总线电极的方向上测量的突出电极的宽度可以从靠近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小到靠近非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二宽度。
在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可以彼此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
在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可以大于显示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靠近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可以大于靠近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
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可以从靠近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面积逐渐增大到靠近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面积。
中间区域可以包括在显示电极方向上邻近显示区域的第一中间子区域,以及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邻近显示区域的第二中间子区域。
在显示电极方向上测量的第一中间子区域内放电单元的宽度可以从靠近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宽度逐渐增大到靠近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宽度。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中间子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长度可以从靠近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长度逐渐增大到靠近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长度。
在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同的面积。
寻址电极可以在显示区域内形成,或者在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同时形成。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与总线电极相连的突出电极的后端朝向总线电极在宽度上逐渐减小,并且在彼此相对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中心处可以形成凹槽。
如此,在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并与总线电极相连的突出电极的后端在宽度上可以小于在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后端。在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的宽度可以小于在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的宽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PDP中,中间区域布置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从而补偿老化处理过程中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显著的温度差。因此,在老化处理过程中减小或防止了面板破损和老化故障,并且充分进行老化,从而稳定了PDP的电学和光学特性。
而且,寻址电极可以形成在中间区域和显示区域内,从而防止中间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误放电。


本发明上面的和其他的特征将通过参考附图对特定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能够用于实现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7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以及图8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相关附图更加详尽的描述本发明,其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特定示范性实施例。
图1是能够用于实现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示意图。这里将参考图1描述第一至第五示范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至第五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在图1的PDP中实现,但是不限于此。
如图1中所示,第一基板2(下面将称为“后基板”)和第二基板4(下面将称为“前基板”)彼此大致平行,在其间设置有预定距离或间隙,并且彼此装配来构成PDP的轮廓。在后基板2和前基板4上划分出显示区域6、中间区域8和非显示区域10(例如虚线所示)。
在显示区域6内进行实际的显示,在后基板2和前基板4之间的空间用障肋分成多个放电单元。荧光层在放电单元内形成,放电气体注入单元内。
中间区域8在外围围绕显示区域6,其具有与显示区域6的放电单元类似的放电单元,但并不用于显示目的。布置在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用于完成老化处理,在老化处理过程中,补偿显示区域6和非显示区域10之间的温度差。
非显示区域10在外围围绕中间区域8,它不用于显示目的。非显示区域10包括具有虚拟单元的虚拟区域,以及与PDP内部的电极和PDP外部的终端相互连接的终端区域。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寻址电极12形成在后基板2与前基板4相对的表面上,并在第一方向上(也就是,在图2和图3中的y轴方向上)延伸。介电层14形成在后基板2的前表面上,并覆盖寻址电极12。寻址电极12彼此之间间隔预定一距离,同时平行地延伸。
障肋16形成在介电层14上以分隔多个放电单元18和20。例如,障肋16形成有在平行于寻址电极12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2和3中的y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障肋部分16a,和与第一障肋部分16a交叉并在大致与其正交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2和3中的x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障肋部分16b。障肋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而是可以变换成各种不同的形式,诸如形成仅有在平行于寻址电极的方向上延伸的障肋部分的条带结构。具有这种条带结构的障肋,以及其他任何适合的障肋结构,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18内必须提供红,绿和蓝荧光层22,然而在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20内可以选择性地提供。
显示电极28和34形成在前基板4的表面上,其与后基板2相对并在与寻址电极12交叉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2和图3中的x轴方向上)延伸。显示电极28和34包括对应于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18的显示电极28,以及对应于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20的显示电极34。显示电极28和34形成有扫描电极24和30以及维持电极26和32。扫描电极24和30以及维持电极26和32分别提供有在与寻址电极12交叉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2和3中的x轴方向上)纵向延伸的总线电极24b、26b、30b和32b,以及分别从总线电极24b、26b、30b和32b向放电单元18和20的中心延伸的突出电极(“延伸电极”)24a、30a、26a和32a。
突出电极24a、30a、26a和32a具有在放电单元18和20内产生等离子放电的作用,它们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的透明材料形成,以获得期望的孔径比。总线电极24b、26b、30b和32b用来补偿突出电极24a、30a、26a和32a的高电阻并形成期望的电导通,它们可以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
介电层36和MgO保护层38顺序地形成在前基板4的前表面上,同时覆盖显示电极28和34。MgO保护层38防止介电层36被等离子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离子撞击,并通过高的二次电子放电系数来提高放电效率。
显示区域6内显示电极28与对应的放电单元1 8的面积比设定为小于中间区域8内显示电极34与对应的放电单元20的面积比。放电单元18和20以及显示电极28和34的面积从面板的前侧面测量。
如图3中所示,布置在中间区域8的各个放电单元20内的显示电极34的面积设定为小于布置在显示区域6的各个放电单元18内的显示电极28的面积。布置在中间区域8的各个放电单元20内的突出电极30a和32a的面积应设定为小于布置在显示区域6的各个放电单元18内的突出电极24a和26a的面积。如此,突出电极24a和26a之间的间隙,以及突出电极30a和32a之间的间隙,对于显示区域6内所有放电单元18以及中间区域8内所有放电单元20都是相同。
当在显示区域6内各个放电单元18内的总线电极24b和26b的纵向方向上(也就是,在图3中的x轴方向上)测量的突出电极24a和26a的宽度用p1表示,在中间区域8内各个放电单元20内的总线电极30b和32b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突出电极30a和32a的宽度用p2表示时,突出电极24a、30a、26a和32a满足条件p1>p2。
用上述结构,当向扫描电极24和30以及维持电极26和32交替的施加20-50kHz、200-350V、占空比为40-70%的波形以进行老化处理时,显示区域6和中间区域8内的突出电极24a、30a、26a和32a具有相同尺度,而不造成放电初始电压的显著差异。因此,放电以稳定形式开始,放电电流的流量与突出电极24a、30a、26a和32a的面积成比例,从而中间区域8的放电电流小于显示区域6的放电电流。
从而,当在老化处理过程中显示区域6的温度为T1,中间区域8的温度为T2以及非显示区域10的温度为T3时,满足条件T1>T2>T3。因此,当与没有中间区域8的传统PDP相比较,减小了显示区域6和非显示区域10之间的温度差和/或使显示区域6和中间区域8之间的温度过渡更加平缓。因此,用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PDP,能够减小显示区域6和非显示区域10之间的显著的温度差和/或使其更加平缓,因此,能够减少或防止面板破损和老化故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
如图4中所示,在中间区域内显示电极34和34’与对应的放电单元20的面积比设定为小于显示区域6内放电单元18与对应的显示电极28的面积比。而且,在中间区域8内,邻近非显示区域10布置的显示电极34’的面积设定为小于邻近显示区域6布置的显示电极34的面积。
为此目的,布置在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20以均一的面积形成,显示区域6与中间区域8之间的以及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延伸电极”)24a和26a、30a和32a、30a′和32a′的面积存在差异。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面积彼此不同,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宽度是在平行于总线电极24b、26b、30b、32b、30b′和32b′延伸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4中的x轴方向上)测量的。除使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宽度彼此不同外或者替换地,可以应用各种技术以使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面积彼此不同,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对应于相应的放电单元18和20的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满足条件t1>t2>t3,其中t1表示对应于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18的突出电极24a和26a的宽度,t2表示对应于邻近显示区域6的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20的突出电极30a和32a的宽度,t3表示对应于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20的突出电极30a′和32a′的宽度。
为便于说明,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只对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进行部分图解说明,但是可以在中间区域内形成更多的放电单元。如此,对应于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宽度可以从邻近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的位置到邻近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的另一位置逐渐地减小。
因此,突出电极的面积从显示区域6内的突出电极24a和26a向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中间区域8内的突出电极30a′和32a′逐渐地减小。由于放电电流的流量与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的面积成比例,所以在突出电极24a、26a、30a、32a、30a′和32a′内流动的电流从显示区域6到临近非显示区域10的中间区域8的位置逐渐地减小。
从而,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的中间区域8内,温度从邻近显示区域6的位置向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位置逐渐地减小。因此,在显示区域6和非显示区域10之间不存在任何显著的温度差和/或急剧的温度梯度,并能够有效的防止老化故障和面板破损。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其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与图2至图4中的障肋16(16a,16b)不同的是,如图5中所示的障肋16′(16a′,16b′)彼此不是以相等间距间隔开的,而是在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之间,以及在中间区域内不同位置之间以不同的间距间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电极44和50包括对应于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52的显示电极44,以及对应于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54(也就是,放电单元54a、54b、54c、54d、54e、54f、54g、54h)的显示电极50。显示电极44和50分别包括扫描电极40和46以及维持电极42和48。扫描电极40和46以及维持电极42和48分别包括纵向形成在与寻址电极12交叉的方向上的总线电极40b、46b、42b和48b,以及分别从总线电极40b、46b、42b和48b向放电单元52和54的中心延伸的突出电极(“延伸电极”)40a、46a、42a和48a。
突出电极40a、42a、46a和48a具有在放电单元52和54内产生等离子放电的作用,它们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的透明材料形成,以获得期望的孔径比。总线电极40b、42b、46b和48b补偿突出电极40a,42a,46a和48a的高电阻从而形成期望的电连通,并且它们由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中间区域8内各个放电单元54的显示电极50具有相同的面积,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54具有大于显示区域6内放电单元52的面积。即使在中间区域8内放电单元54也具有不同的面积,使得其中的邻近非显示区域10布置的部分(也就是,放电单元54f、54g、54h)具有大于其中的邻近显示区域6布置的部分(也就是,放电单元54a、54b、54c、54d、54e)的面积。
为便于说明,放电单元52和54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和/或长度。放电单元52和54的宽度在显示电极44和50的纵向方向上(也就是,在图5的x轴方向上)测量。放电单元52和54的长度在与显示电极44和50交叉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5的y轴方向上)测量。
在该实施例中,中间区域8包括在平行于显示电极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5的x轴方向上)邻近于显示区域6的第一中间子区域8a,以及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邻近于显示区域6的第二中间子区域8b。
显示区域6和第一中间子区域8a设定为满足条件w3>w2>w1,其中w1是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52的宽度,w2是第一中间子区域8a内的邻近显示区域6的放电单元54c、54d、54e的宽度,w3是第二中间子区域8b内的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放电单元54f、54g、54h的宽度。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单元设定为满足条件13>12>11,其中11是显示区域6内的放电单元52的长度,12是第二中间子区域8b内的邻近显示区域6的放电单元54a的长度,13是第二中间子区域8b内的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放电单元54b的长度。
为便于说明,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只对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进行部分图解说明,但是可以在中间区域内形成更多的放电单元。甚至如此,中间区域8内的放电单元54的面积可以从位于邻近显示区域6的放电单元54到位于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放电单元54逐渐地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中间区域8内放电单元54的面积从邻近显示单元6的位置到邻近非显示区域10的位置逐渐的增大,从而补偿显示区域6与非显示区域10之间急剧的温度变化。因此,能够防止显示区域6与非显示区域10之间可能存在的显著的温度差和/或急剧的温度梯度。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其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
用该PDP,在中间区域8内显示电极28和34″与对应的放电单元18和20的面积比设定为小于在显示区域6的面积比。显示电极34″包括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30″和32″。每个扫描电极30″包括总线电极30b″和突出电极30a″,每个维持电极32″包括总线电极32b″和突出电极32a″。中间区域8包括在平行于显示电极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图6的x轴方向上)邻近于显示区域6的第一中间子区域8a,和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邻近于显示区域6的第二中间子区域8b。
如图6中所示,寻址电极12形成在显示区域6、第一中间子区域8a和第二中间子区域8b内。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中间子区域8a和8b内的寻址电极12使在第一和第二中间子区域8a和8b内的电流的流量不同,从而提高了中间子区域8a和8b内的放电单元20的放电初始电压。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寻址电极12形成在中间区域8内以防止中间区域8内可能发生的误放电。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说明了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以及图8是该PDP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
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单元60和62以及非放电区域64一起形成在后基板2和前基板4之间,从而构成了PDP。放电单元60和62用于在内部产生气体放电和光发射,非放电区域64是指不发生气体放电或光发射的区域或空间。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形成有考虑了维持放电过程中等离子放电的扩散模式的优化形状。该放电单元60和62的优化结构使得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的用于产生维持放电的部分最小化,并且增强了亮度。特别的,该结构是指这样的结构,其中布置在寻址电极12纵向方向上(也就是,在图7和图8的y轴方向上)的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两端的宽度随着它们远离放电单元60和62的各个中心而变窄。
换句话说,如图7中所示,放电单元60和62中心的宽度Wc大于放电单元端部的宽度We,放电单元60和62端部的宽度We随着它远离中心而变得狭窄。从而,放电单元60和62的两端都成形为梯形,各个放电单元的整个平面成形为八边形。
障肋66形成有平行于寻址电极12延伸的第一障肋部分66a和与第一障肋部分66a交叉成预定角的第二障肋部分66b。第二障肋部分66b布置在寻址电极方向上的放电单元之间,大致成大写字母X形状。
当在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中心上画出假想的水平和垂直轴线H和V时,非显示区域64布置在由水平和垂直轴线H和V围绕的区域内。非显示区域64吸收从邻近的放电单元60和62产生的热量,以提高该PDP的热消散特性。
在显示区域6内,显示电极68和70分别包括总线电极68b和突出电极68a,以及总线电极70b和突出电极70a。在中间区域8内,显示电极72和74分别包括总线电极72b和突出电极72a,以及总线电极74b和突出电极74a。在该实施例中,与总线电极68b、70b、72b和74b相连的突出电极(“延伸电极”)68a、70a、72a和74a的后端的宽度变狭窄,其宽度对应于放电单元60和62的形状。而且,成对的突出电极68a和70a,以及72a和74a在其前端边缘中心处具有彼此相对的凹槽76。因此,每对突出电极68a和70a,以及72a和74a具有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周边之间的短间隙G1,以及各个放电单元60和62中心处的长间隙G2。
凹槽76用于在维持放电过程中,通过起动和扩散来自对应于放电单元60和62周边的短间隙G1的等离子放电,以及产生和扩散来自对应于放电单元60和62中心的长间隙G2的等离子放电,来诱导放电单元60和62内更宽范围的强起始放电。从而,该具有凹槽76的PDP提高了放电效率,并降低了驱动电压。
当突出电极68a、70a、72a和74a形成为上述形状时,布置在中间区域8各个放电单元62内的突出电极72a和74a的面积设定为小于布置在显示区域6各个放电单元60内的突出电极68a和70a的面积。
当在显示区域6各个放电单元60内的与总线电极68b和70b相连的突出电极68a和70a后端的宽度用p3表示,在中间区域8各个放电单元62内的与总线电极72b和74b相连的突出电极72a和74a后端的宽度用p4表示时,突出电极68a、70a、72a和74a满足条件p3>p4。
可选择或另外的,显示区域6内各个放电单元60内的成对突出电极68a和70a的界面宽度(也就是,彼此相对的前端边缘的宽度)用p5表示,中间区域8各个放电单元62内的成对突出电极72a和74a的界面宽度用p6表示,突出电极68a、70a、72a和74a满足条件p5>p6。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范性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里教导的基本的发明理念的很多变形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它们仍然落在由权利要求和其等同方案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具有在所述基板中心处的显示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周边形成的非显示区域、以及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寻址电极,其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彼此平行延伸;障肋,其布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所述障肋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限定放电单元;荧光层,其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放电单元中;以及显示电极,其在与所述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面积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的面积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电极包含成对靠近各个所述放电单元外部周边形成的总线电极,以及成对从所述总线电极向各个所述放电单元中心延伸并彼此相对的突出电极,并且对应于所述中间区域内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小于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内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在所述总线电极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在所述总线电极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单元和所述突出电极具有在所述寻址电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长边,以及在所述总线电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短边。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突出电极与所述总线电极相连的后端朝向总线电极在宽度上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所述放电单元并与所述总线电极相连的突出电极的后端在宽度上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2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彼此相对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中心处形成凹槽,并且在所述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突出电极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对应于各个放电单元的成对突出电极的前端边缘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所述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的面积比小于在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所述显示电极与相应的放电单元的的面积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电极包含靠近各个所述放电单元周边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纵向延伸的总线电极,以及从所述总线电极向各个所述放电单元中心延伸的突出电极,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小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内的突出电极的面积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一面积到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二面积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区域平行于所述总线电极的方向上测量的突出电极的宽度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一宽度到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突出电极的第二宽度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彼此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区域内放电单元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的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放电单元的面积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面积到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面积逐渐增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包含在所述显示电极方向上邻近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中间子区域,以及在与所述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邻近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中间子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显示电极方向上测量的第一中间子区域内的放电单元的宽度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宽度到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宽度逐渐增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在与所述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中间子区域内的放电单元的长度从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一长度到靠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放电单元的第二长度逐渐增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对应于所述中间区域内的各个放电单元的显示电极彼此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寻址电极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寻址电极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内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能够减小或防止实现放电稳定性的老化处理过程中的面板破损和老化故障。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具有在基板中心处的显示区域,围绕该显示区域周边形成的非显示区域,以及布置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寻址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并彼此平行延伸。障肋布置在显示区域和中间区域。该障肋限定基板之间的放电单元。显示电极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在第二基板上。显示电极与相应的中间区域内放电单元的的面积比小于显示区域内显示电极与放电单元的面积比。
文档编号H01J17/49GK1755879SQ20051008176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权宰翊, 姜景斗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