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59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其位于汽车前保险杠的两侧,汽车前大灯包括灯罩以及一体成型的亮饰件;亮饰件为长条状;亮饰件位于灯罩的上部,且与灯罩连接;亮饰件与灯罩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亮饰件的背面设有卡扣,灯罩上对应设有卡扣孔;亮饰件的背面设有螺栓孔,灯罩上对应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可有效实现一体成型的大尺寸的长条状亮饰件在灯罩上的牢固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前大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亮饰件的汽车前大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装饰条或者亮饰条对汽车前大灯进行装饰,以达到美观的 效果。
[0003] 中国专利201020545862. X公开了 一种汽车大灯装饰框,其包括装饰框本体以及 设于装饰框本体上的灯框,装饰框本体上一端设有若干切口,灯框的开口端面相对装饰框 本体向内凹进。
[0004] 中国专利201120106746. 2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其包括远近光一体透镜单元、 配光镜、灯壳、装饰圈、远近光灯泡,其还包括远光辅助灯反射镜和远光辅助灯灯泡组成的 远光辅助灯、位置灯;远近光一体透镜单元布置于前大灯内靠外侧,可提供远近光功能;远 光辅助灯布置于前大灯内靠内侧,提供远光辅助功能;位置灯布置于远光辅助灯室内,提供 用于表示车辆存在及宽度的位置信号功能。
[0005] 中国专利201020679962. 1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其包括设在灯壳内的反射碗, 设在反射碗上的转向信号灯、远近光照明灯和前灯信号灯和装饰圈,装饰圈将三个灯分隔 成三部分;在灯壳上方的左部靠近灯具外侧的尖角处设有第一通气孔,在灯壳下方的左部 靠近灯具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通气孔;在灯壳上方的中部设有第三通气孔,并且第三通气 孔位于反射碗的后部;在灯壳下方的右部设有第四通气孔,该通气孔位于反射碗后部并与 转向信号灯对应。
[0006] 中国专利200820032275. 3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包括灯罩、灯座、位于灯罩与 灯座内的反光碗、装饰框以及照明灯,装饰框设置有三个灯框、灯框位于装饰框的上部,灯 框位于装饰框的下部,灯框内装有转向灯、灯框内装有远光灯和指示灯,灯框内装有近光 灯;内灯罩连接在灯框上;装饰框具有银白色反光表面层,与灯罩紧配合。
[0007] 中国专利201220000992. 4公开了一种汽车所用前大灯,成对使用,对称设置在车 辆前部左右两侧,包括壳体和盖合在壳体上的灯罩,壳体内设有饰框、转向灯以及反射镜, 远光灯、近光灯以及位置信号灯位于反射镜上方,饰框上设有装饰条,反射镜上还设置有调 节近光灯光形的近光透镜。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汽车前大灯的装饰条尺寸较小,采用普通的固定方式可以实现 安装;但是,如果为了达到突出的视觉效果而将装饰条的尺寸做得较大,则采用普通的固定 方式无法实现安装。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大灯,其安装有一体 成型的大尺寸的亮饰件,且与该亮饰件牢固连接。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其位于汽车前保险杠的 两侧,汽车前大灯包括灯罩以及一体成型的亮饰件;亮饰件为长条状;亮饰件位于灯罩的 上部,且与灯罩连接;亮饰件与灯罩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亮 饰件的背面设有卡扣,灯罩上对应设有卡扣孔;亮饰件的背面设有螺栓孔,灯罩上对应设有 用于螺栓穿过的孔。
[0011] 本实用新型中,亮饰件为一体成型,其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美观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中,将亮饰件固定在灯罩上的步骤如下:1、使亮饰件背面的卡扣对准 灯罩上的卡扣孔;2、沿灯罩方向向里推,使卡扣进入灯罩,听到响声后装配完成;3、螺栓穿 过灯罩上的孔,并插入亮饰件背面的螺栓孔,然后锁紧。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亮饰件为长条状,其包括长臂和短臂,长臂和 短臂通过弯折部连接,形成大致的L状;汽车前大灯包括发光部,长臂包围发光部的上侧, 短臂包围发光部靠近汽车前保险杠的一侧。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亮饰件的背面设有多个螺栓孔和多个卡扣。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螺栓孔的数目为5-10个,优选为6-8个;卡扣 的数目为5-10个,优选为7-9个;螺栓孔与卡扣的数目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亮饰件距离发光部较近的一侧为内侧,亮饰 件距离发光部较远的一侧为外侧;多个螺栓孔分布于亮饰件背面的外侧。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卡扣包括导向卡扣和限位卡扣,导向卡扣顶 端无钩,限位卡扣顶端有钩。无钩的导向卡扣可实现两个方向的定位,有钩的限位卡扣可实 现三个方向的定位。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导向卡扣为多个,多个导向卡扣分布于亮饰 件背面的内侧。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卡扣为多个,多个限位卡扣包括内侧限 位卡扣和外侧限位卡扣,内侧限位卡扣位于亮饰件背面的内侧,外侧限位卡扣位于亮饰件 背面的外侧。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内侧限位卡扣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导向卡 扣。
[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个外侧限位卡扣均位于相邻两个螺栓孔之 间。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可有效实现一体成型的大尺 寸的长条状亮饰件在灯罩上的牢固连接。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1的亮饰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1的亮饰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实施例1的灯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1
[002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其位于汽车前保险杠的两侧。汽车前大灯包括 发光部、灯罩4、以及一体成型的亮饰件1,其中,发光部包括灯罩的一部分。
[0030] 如图1、图2所示,亮饰件1为长条状,其包括长臂101和短臂102,长臂和短臂通 过弯折部连接,形成大致的L状。
[0031] 长臂101包围发光部的上侧,短臂102包围发光部靠近汽车前保险杠的一侧。亮 饰件1与灯罩4连接;亮饰件1与灯罩4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0032] 如图2、图3所示,亮饰件1的背面设有8个卡扣,灯罩4上对应设有8个卡扣孔 402 ;亮饰件的背面设有7个螺栓孔201,灯罩4上对应设有7个用于螺栓穿过的孔401。
[0033] 亮饰件1距离发光部较近的一侧为内侧,亮饰件距离发光部较远的一侧为外侧;7 个螺栓孔201分布于亮饰件1背面的外侧。
[0034] 卡扣包括5个导向卡扣301和3个限位卡扣302,导向卡扣301顶端无钩,限位卡 扣顶端有钩。5个导向卡扣301分布于亮饰件1背面的内侧。3个限位卡扣包括2个内侧 限位卡扣302和1个外侧限位卡扣303, 2个内侧限位卡扣302位于亮饰件1背面的内侧, 两个内侧限位卡扣302之间设有一个导向卡扣301。1个外侧限位卡扣303位于亮饰件1 背面的外侧,且位于相邻两个螺栓孔201之间。
[0035]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 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前大灯,其位于汽车前保险杠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大灯包括灯 罩以及一体成型的亮饰件;所述亮饰件为长条状;所述亮饰件位于所述灯罩的上部,且与 所述灯罩连接;所述亮饰件与所述灯罩通过卡扣定位与螺栓锁紧双重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亮饰件的背面设有卡扣,所述灯罩上对应设有卡扣孔;所述亮饰件的背面设有螺栓孔, 所述灯罩上对应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饰件为长条状,其包括长臂和 短臂,所述长臂和所述短臂通过弯折部连接;所述汽车前大灯包括发光部,所述长臂包围发 光部的上侧,所述短臂包围发光部靠近汽车前保险杠的一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饰件的背面设有多个螺栓孔 和多个卡扣。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的数目为5-10个,所述卡 扣的数目为5-10个。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饰件距离所述发光部较近的 一侧为内侧,所述亮饰件距离所述发光部较远的一侧为外侧;所述多个螺栓孔分布于所述 亮饰件背面的外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导向卡扣和限位卡扣, 所述导向卡扣顶端无钩,所述限位卡扣顶端有钩。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卡扣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 卡扣分布于所述亮饰件背面的内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 卡扣包括内侧限位卡扣和外侧限位卡扣,所述内侧限位卡扣位于所述亮饰件背面的内侧, 所述外侧限位卡扣位于所述亮饰件背面的外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侧限位卡扣之间至少设 有一个所述导向卡扣。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侧限位卡扣均位于相邻 两个所述螺栓孔之间。
【文档编号】F21W101/10GK203907416SQ20142035947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雷雷, 潘欣艾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