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LED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93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大功率LED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的散热技术,特别是涉及面光源的大功率LED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COB 即chip On board的简写,就是将裸芯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粘附在互连基板上,然后进行引线键合实现其电连接,COB LED又叫COB LED 光源,COB LED模块。自COB LED问世到现今,散热一直是最大的课题,早期COB LED因为光电转换技术停留在20%的光、80%的热使得COB LED在大功率应用上一直无法实现,近年来COB LED在封装技术上的突破,使得COB LED发光效率提升,进而开始有厂商着手在散热上进行改善,让COB LED在大功率的应用从100W发展到现在单颗500W的COB LED。现有LED散热技术一般是利用多根导热管(如12根直径为8mm的导热管)的铆接技术传导至大面积的鳍片组上进行散热,这种技术专门设计给多晶LED灯板使用,比如6根直径8mm尺寸直线距离为48mm,无法与单晶COB LED(38*38mm)匹配使用。现有LED散热技术只是单纯地把热带到大面积的鳍片上,现有LED散热模块无法适应和满足大功率LED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设法将空气引导至最短路径而产生热对流现象,同时利用导热管和散热鳍片而提升自然对流散热能力的大功率LED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出一种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包括外壳、与LED热源贴合的散热底板、导热管和散热鳍片,所述大功率LED散热结构的外壳包括有带散热沟槽的散热板,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外壳围合的空腔之内;所述导热管分为两种,第一种导热管与散热底板连接并在所述散热板内沿轴向延伸,第二种导热管一端与散热底板连接,另一端穿越各散热鳍片。

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形状为六面柱状体,其中至少两面为散热板。

所述外壳的六面柱状体的上方两斜面和下方两斜面为散热板,中间两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支架板。

所述散热板与散热鳍片的材质不同,所述散热板的散热速度大于散热鳍片的散热速度。

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六面柱状体内部,与所述散热底板连接并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种导热管和第二种导热管均与散热底板连接的部分呈压扁状,导热管被压扁的平面与散热底板贴合。

所述散热板上的散热沟槽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第二种导垂直穿越各散热鳍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将散热底座上的热量分别导向散热鳍片和散热结构外壳上的散热板,不同方向的热空气交换速度不同,可加快散热效率,提升自然对流散热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实施例的散热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为了说明的需要,有时会对示意图中某些元件的宽度、长度和厚度等进行夸张表示。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大功率LED散热结构,包括外壳10、与LED热源1贴合的散热底板2、导热管、散热鳍片9,所述外壳10包括有带散热沟槽11的散热板8,所述散热鳍片9设置于所述外壳10围合的空腔之内。所述导热管分为两种,第一种导热管6与散热底板2连接如焊接,并在所述散热板8内沿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8有两层,第一种导热管6设置在两层散热板之间。第二种导热管3一端与散热底板2连接,另一端垂直穿越各散热鳍片9。

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0形状为六面柱状体,其中至少两面为散热板。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外壳10的六面柱状体的上方两斜面和下方两斜面为散热板,中间两面为支架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散热底板连接并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散热板上的散热沟槽11与水平面垂直。如此,从散热底板传导出来的热量便分为三个区域散热,分别为中间散热鳍片的A区散热、外壳上方两散热板的B区散热和外壳下方两散热板的C区散热。相对来说,C区的热对流速度最快。当C区热对流时,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下方散热板吸入,带动A区和B区的热对流加快,而会自然产生烟囱效应。外壳采用六面柱状体外形设计, 所述散热鳍片和散热板上的散热沟槽均与水平面垂直,以利自然热对流从下方吸入散热,保证热空气穿过最短路径产生快速热对流,加速自然热对流速度。

所述散热板与散热鳍片的材质不同,本实施例中,散热板采用AL6063铝材,散热鳍片采用AL1050铝材,所述散热板材质的散热速度大于散热鳍片材质的散热速度。

所述第一种导热管和第二种导热管均与散热底板连接的部分呈压扁状,导热管被压扁的平面与散热底板贴合。通过被压扁的平面与散热底板贴合,在增加了接触面积之外还能跟散热底板有更好的接触固定性,有利于加快导热管的热传导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其部分细节及运动机构可通过相应设计变更以其它的形式来实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