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76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车床车削装夹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现有技术,CNC车床配置装夹装置主要是为了回转类零件,如圆盘类 或圆轴类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夹头、底座、夹头涨芯、控制装置,拉杆 和基座,拉杆穿过基座上的通道、底座上的通道与夹头涨芯配合,基座上的通道与底座的通道接通。存在问题是只能装夹回转类零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 它能有效地装夹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且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 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真空泵、电磁阀、通气管、 车床主轴的管孔和定位治具,所述底座具有一贯通的通气道;所述定位治具 一端具有盲孔,盲孔内有若干个贯通的抽气孔;通气管一端与电磁阀连接, 电磁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车床主轴的管孔接通,车床 主轴另一端与底座的通气道可拆卸联接并气密封,管孔与通气道接通;底座 另一侧与定位治具用螺栓固定联接,底座的通气道与盲孔相对。所述的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车床主轴与底座的通气道用螺纹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还包括真空泵、电 磁阀、通气管、车床主轴的管孔和定位治具,所述底座具有一贯通的通气道; 所述定位治具一端具有盲孔,盲孔内有若干个贯通的抽气孔;通气管一端与 电磁阀连接,电磁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车床主轴的管 孔接通,车床主轴另一端与底座的通气道可拆卸联接并气密封,管孔与通气 道接通;底座另一侧与定位治具用螺栓固定联接,底座的通气道与盲孔相对。 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需要将工件装在装夹装置上时,将工件放在定位治 具的抽气孔处,操作控制装置,电磁阀、真空泵开始工作,将工件吸附固定 在定治夹具上;当需要拆卸工件时,操作控制装置,电磁阀、真空泵停止工 作,便可取下工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装夹装置不能装夹非回转体薄壳类 零件缺陷,故它能有效地装夹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且操作方便。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包括底座5、控 制装置,真空泵1、电磁阀2、通气管3、车床主轴41的管孔42和定位治具 6,所述底座5具有一贯通的通气道51;所述定位治具6—端具有盲孔61, 盲孔内有若干个贯通的抽气孔62;通气管3—端与电磁阀2连接,电磁阀2 另一端与真空泵1连接,通气管3的另一端与车床主轴41的管孔42接通, 车床主轴41另一端与底座5的通气道51可拆卸联接并气密封,管孔42与通气道51接通;底座5另一侧与定位治具6用螺栓固定联接,底座5的通气道 51与盲孔61相对。车床主轴41端部的螺纹与底座5的通气道51的内螺纹52固定联接。图1中,4是车床床体。
权利要求1、一种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电磁阀、通气管、车床主轴的管孔和定位治具,所述底座具有一贯通的通气道;所述定位治具一端具有盲孔,盲孔内有若干个贯通的抽气孔;通气管一端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车床主轴的管孔接通,车床主轴另一端与底座的通气道可拆卸联接并气密封,管孔与通气道接通;底座另一侧与定位治具用螺栓固定联接,底座的通气道与盲孔相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其特 征在于车床主轴与底座的通气道用螺纹固定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端面车削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真空泵、电磁阀、通气管、车床主轴的管孔和定位治具,通气管一端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车床主轴的管孔接通,车床主轴另一端与底座的通气道可拆卸联接并气密封,管孔与通气道接通;底座与定位治具固定联接。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将工件放在定位治具的抽气孔处,操作控制装置,工件吸附固定在定治夹具上;当需要拆卸工件时,操作控制装置,便可取下工件。故它能有效地装夹非回转体薄壳类零件,且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23Q3/12GK201102148SQ20072005728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正宽, 李小保 申请人:珠海及成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