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68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机加工所用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的机加工领域中,冲床已经成为常用机械,为了保证机件的高精度要求,冲头 是冲压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对于高精度要求的机件来说,高精度的冲头,可以使冲压的机件 一次成型,减少了整形工序,不但可增加效率,而且减少机件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机件一次加工成型的、高精密度的冲压模具的压型 冲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包括冲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本体底部设有基 面,并沿基面逐步收缩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底部形成冲压面。以上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设有过度连接部,所述过度连接部两端与第一 斜面和第二斜面连接的横截面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所述冲压面和第一断面距离与第 一断面和基面之间距离比为2 1 ;所述冲压面和第二断面距离与第二断面和基面之间距 离比为1 1。以上所述第一斜面延伸后形成的夹角为84°。以上所述第二斜面延伸后形成的夹角为9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冲头精度要求高,可以使冲压的机件一次成型,减少了整形 工序,增加了效率,减少了机件加工成本。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冲头本体;3.上垫板;4.上夹板;5.脱料板;6.下模入块; 7.下模板;8.下垫板;9.下模座;11.基面;21.第一斜面;31.第二斜面;41.第一断面; 51.第二断面;61.冲压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附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冲头本体2,所述冲头本体2底部设有基面11,并沿基 面11逐步收缩形成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31,所述第二斜面31底部形成冲压面61。以 上所述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31之间设有过度连接部,所述过度连接部两端与第一斜面 21和第二斜面31连接的横截面形成第一断面41和第二断面51 ;所述冲压面61和第一断 面41距离与第一断面41和基面11之间距离比为2 1 ;所述冲压面61和第二断面51距离与第二断面51和基面11之间距离比为1 1。所述第一斜面21延伸后形成的夹角为 84°。所述第二斜面31延伸后形成的夹角为90°。本发明冲头采用实数线割的方法加工 而成,因此其精度高,可使冲压机件一次成型。 附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由附图可知,本发明冲头本体2设于与上模座1 连接的上垫板3上,上垫板3连接上夹板4,上夹板4底部设有脱料板5,所述冲头本体2贯 通上夹板4和脱料板5。与冲头本体2相对位置设有下模入块6,下模入块6镶嵌在下模板 7中部,所述下模板7与下垫板8相连接,下垫板8连接有下模座9。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包括冲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冲头本体底部设有基面, 并沿基面逐步收缩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底部形成冲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之间设有过度连接部,所述过度连接部两端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连接的横截面形成第一 断面和第二断面;所述冲压面和第一断面距离与第一断面和基面之间距离比为2 1;所述 冲压面和第二断面距离与第二断面和基面之间距离比为1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面延伸后形成 的夹角为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斜面延伸后形成 的夹角为90°。
全文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的压型冲头,包括冲头本体,所述冲头本体底部设有基面,并沿基面逐步收缩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底部形成冲压面。其有益效果是冲头精度要求高,可以使冲压的机件一次成型,减少了整形工序,增加了效率,减少了机件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1D37/00GK102107245SQ201010560918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余盛桃, 刘兴全, 刘勇, 郭旭光 申请人:天津华舜汽配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