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307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大型飞机产业是突显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独立研制大型飞机是中国航空界的一个夙愿,通过大型飞机产业可以推动一个国家基础科学及基础工业的发展,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我国航空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制造大型飞机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大型飞机零部件数量众多,各零部件都要经受热负荷和环境介质的作用。安装架是大型飞机的半成品零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锥销类零部件为了增强其装饰性、增大其耐磨性、防腐性,往往需要采用电镀的方法来提高其加工化学性能,但在设计图样中,往往该类零部件只标注其最终尺寸和最终镀层厚度,所以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工序,需要中间工艺尺寸计算,目前都是凭借经验给定工序尺寸,再控制电镀加工过程,最终的产品只进行外观和电镀后尺寸的检测,没有进行镀层厚度检测。随着产品装配环节性能的提高,加强对产品检测,发现许多产品的镀层厚度不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因此,在零部件机械加工、检测过程中,人们采用工艺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时,容易分析、计算错误,如何正确地分析、计算工艺尺寸,制定合理的工艺步骤,确保电镀产品镀层的加工精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合格率高、力口工精度高以及工艺步骤合理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零部件的加工检测步骤:I)下料;2)确定零部件的尺寸链;3)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对步骤I)的材料进行粗车;4)对粗车后的材料进行热处理;5)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进行精磨;6)经步骤5)得到的产品进行电镀。上述尺寸链是在零部件加工、测量或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这些尺寸是按照一定顺序联接成封闭形式,这样的一组尺寸就是尺寸链。尺寸链的主要特征:各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形式;尺寸链中某一尺寸的变动值接受其他尺寸变动的影响。上述尺寸链中的各尺寸简称为环,根据各环在尺寸链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封闭环是在装配或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组成环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增环或减环。增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此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减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此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上述封闭环是由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上偏差以及封闭环的下偏差确定;封闭环的基本尺寸N等于所有增环Ai基本尺寸减去所有减环Bj,即:
权利要求
1.一种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 2)确定零部件的尺寸链; 3)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对步骤I)的材料进行粗车; 4)对粗车后的材料进行热处理; 5)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进行精磨; 6)经步骤5)得到的产品进行电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链是在零部件加工、测量或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所述这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是按照一定顺序联接成封闭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链中的各尺寸简称为环,所述尺寸链包括封闭环以及组成环;所述封闭环是在装配或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所述组成环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环包括增环以及减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时,所述增环增大,封闭环随之增大;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时,所述减环增大,封闭环随之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是由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上偏差以及封闭环的下偏差确定; 所述封闭环的基本尺寸N等于所有增环Ai基本尺寸减去所有减环Bj,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在步骤6)之后还包括: 7)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对步骤6)所得到的零部件进行二次精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该工艺包括1)下料;2)确定零部件的尺寸链;3)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对步骤1)的材料进行粗车;4)对粗车后的材料进行热处理;5)根据步骤2)中所确定的零部件的尺寸链进行精磨;6)经步骤5)得到的产品进行电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合格率高、加工精度高以及工艺步骤合理的零部件的加工检测工艺。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3182626SQ2011104488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邓云昌, 丁力, 赵军红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