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

文档序号:3136306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热轧板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1580mm热轧线主要以批量薄规格产品生产为主,而薄规格产品在轧制时经常出现在下游机架跑偏、轧制稳定性差、板型不良、易在下游机架发生甩尾等问题。为了解决薄规格轧制时的上述问题,要求上游机架承担较大的压下率,因此,上游采用Fl > F2 > F3 > F4的辊径配置方式;而薄规格产品的平直度主要由下游机架控制,在下游机架相同的换辊周期内,按照传统的辊径配置方式F5 < F6 < F7,那么由于F5机架辊径小,负荷大;而F6机架辊径大,负荷小,导致F5机架的磨损程度严重大于F6机架的磨损,并且由于F5经常伴随不均勻磨损,容易导致带钢在F5机架出现跑偏、甩尾等问题。而1580mm机型配置为前四机架辊径范围在710-800mm,后三机架辊径范围在625_700mm范围,在F4与F5辊径变化较大的区域,尤其当F5轧辊接近报废直径时,F5的大磨损和不均勻磨损导致带钢板型更加难以控制,换辊频率增加,影响高比例薄规格产品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稳定、板型良好和高效批量的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具体技术方案由如下步骤实现一种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包括热轧精轧机组由7机架组成,精轧机组Fl到F4机架为上游机架,精轧机组F5到F7机架为下游机架,其中,下游机架工作辊辊径配置方法为F7 > F5 > F6。优选地,所述的下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 30mm。优选地,所述的上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 40mm。优选地,所述的F4与F5机架之间的辊径差彡100mm。优选地,所述的上游机架为高铬铸铁轧辊。
优选地,所述的下游机架为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优选地,所述精轧机组Fl到F7机架辊径依次为790mm、780mm、760mm、740mm、699mm、690mm、660mmo优选地,所述精扎机组Fl到F7机架辊径依次为790mm、780mm、760mm、750mm、690mm、660mm、630mmo本发明改变传统的工作辊辊径配置方式(F5 < F6 < F7),明显降低了 F5机架磨损量和不均勻磨损情况,其中磨损量降低了 0. 2mm左右,轧辊横向上的不均勻磨损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大幅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增加了薄规格产品的生产比例,实现了大批量高规格的生产目的。另外,通过合理配置精轧下游机架工作辊辊径及辊径差,解决了批量薄规格热轧板生产时轧制稳定性差、板型不良、易跑偏轧废、甩尾和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此辊形配置方法提高了板型轧制精度,同时,大幅提高了板型质量,成本低,效果显著,对于轧制热轧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上游机架采用高铬铸铁轧辊,Fl > F2 > F3 > F4的配辊方式,各机架辊径依次为790mm、780mm、760mm、740mm ;而下游机架采用无限冷硬铸铁轧辊,F7 > F5 > F6辊径配置方式,各机架辊径依次为699mm、690mm、660mm。对比传统配辊方式与本发明方式下轧制1. 6mm* 1175mm规格的SPA-H时轧辊的磨损和甩尾情况,数据来自迁钢1580mm轧线2010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生产数据,其中10月份采用传统配辊方式,11月份采用本发明方式表1工作辊磨损情况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轧精轧机组由7机架组成,精轧机组Fl到F4机架为上游机架,精轧机组F5到F7机架为下游机架,其中,下游机架工作辊辊径配置方法为F7 > F5 > F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4与F5机架之间的辊径差(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机架为高铬铸铁轧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游机架为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组Fl到F7机架辊径依次为790mm、780mm、760mm、740mm、699mm、690mm、660mmo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组Fl到F7机架辊径依次为790mm、780mm、760mm、750mm、690mm、660mm、630mmo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生产稳定、板型良好和高效批量的精轧机架工作辊的配置方法,具体为精扎机组F1到F4机架为上游机架,精轧机组F5到F7机架为下游机架,其中,下游机架工作辊辊径配置方法为F7>F5>F6,上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40mm,下游机架之间的辊径差≤30mm,F4与F5机架之间的辊径差≤100mm。本发明改变传统的工作辊辊径配置方式,明显降低了F5机架磨损量和不均匀磨损情况,其中磨损量降低了0.2mm左右,轧辊横向上的不均匀磨损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大幅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增加了薄规格产品的生产比例,实现了大批量高规格的生产目的。
文档编号B21B31/02GK102553931SQ20111044796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余威, 刘志民, 周阳, 张转转, 李彬, 李金宝, 王秋娜, 聂永超 申请人: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