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21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锻锤机身,具体一种数控模锻锤机身。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化工、矿山、机床工具、造船、航空航天业的发展,锻造设备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模锻锤又是锻造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模锻设备就是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数控全液压模锻锤虽然在国外已经生产制造了近二十年,但是在国内直到近十年才发展起来。该锤是一种打击能量和打击工序可以数字化控制的锻造设备,打击能量偏差在士 1.5%之间,当配以合适的机器人即可实现自动上下料,从而实现模锻件的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由于数控全液压模锻锤要求的精确性,就必须要有同样准确和精确的零部件来保证,这就对数控全液压模锻锤主要零件机身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附图1所示,现有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普遍使用的是“U”型机身,当加工、装配、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机身变形现象,两立柱的中间距离即导轨间距上下不一致;打入模座楔铁前后,由于受力变化导轨间距也会发生变化;锻件打击过程中,由于燕尾底面受力,也会导致两立柱向内侧变形。由于模锻锤要求的打击精度、导轨间隙都很严格,此变化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设备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数控模锻锤机身易变形、精度不高,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精度较高的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包括U型机身,U型机身的U型开口上设有横梁。所述U型开口上设有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与U型机身是一体式铸造结构。本实用新型在U型的上开口处增加了横梁,在铸造机身时直接将横梁与机身铸造在一起,横梁限制了机身上立柱的变形,机身燕尾底面受力时两个立柱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机身强度显著增高,受力时不易变形,机身的精度高。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包括U型机身1,U型机身1的U型开口上设有两个横梁2。横梁2设置在U型开口处,与机身上面形成封闭框架,在打击过程中,不会使机身轻易发生变形。所述横梁2与U型机身1是一体式铸造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原铸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两根横梁,整体浇注,加工时为避免横梁根部的应力集中区断裂现象,采用增大铸造圆角,提高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进行。将铸造分型面设置在合理位置,在铸造工艺上保证两根横梁没有铸造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包括U型机身(1),其特征在于u型机身(1)的U型开口上设有横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开口上设有两个横梁(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 )与U型机身(1 )是一体式铸造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框架结构整体机身,包括U型机身,U型机身的U型开口上设有横梁。本实用新型在U型的上开口处增加了横梁,在铸造机身时直接将横梁与机身铸造在一起,横梁限制了机身上立柱的变形,机身燕尾底面受力时两个立柱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机身强度显著增高,受力时不易变形,机身的精度高。
文档编号B21J13/04GK202185552SQ20112014594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玉斌, 刘福海, 常民, 樊林清, 王卫东, 王咏梅, 王春晓, 王晓明, 芦新莉, 赵亮, 高书文 申请人: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