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65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铰刀用于加工金属孔,它包括圆柱形的刀体,长条状的刀头,刀体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的刀头槽,刀体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芯棒抵住刀头,芯棒的伸出端套有一帽体,帽体与刀体相连接,芯棒、刀头槽以及帽体围成的空间卡住刀头,刀头与被加工的孔的内壁接触部分为弧面。其有益效果是,刀头无刃口,加工时对孔进行旋转挤压能保证孔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高。当刀头磨损后可通过更换芯棒来调整刀头在刀体上的径向位置,保证孔的尺寸公差;刀头使用寿命长可降低孔的加工成本,刀头无需修磨,芯棒的更换方便,可提高孔的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种绞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铰刀,它包括刀体和安装在刀体上的刀头,用于加工金属圆孔。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的车架由一些零件通过焊接形成,其中包括一些轴套,这些轴套的孔有精度要求,加工好的轴套与其他零件焊接后会产生变形,其孔的形状公差的误差变大,影响摩托车的车架的质量。通常的方法是让轴套的孔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待轴套与其他零件焊接后再对轴套的孔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所用的刀具为带刃的铰刀,该刀具对孔加工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孔的光洁度低,二是孔圆度与直线度得不到保证,三是孔的直径尺寸容易产生超差,四是铰刀的刃口容易磨损,要及时调整刃口的径向位置或更换铰刀,铰刀刃口的径向位置的调整非常不便,使得对轴套加工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刀,在对孔加工时能保证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当铰刀磨损后刀口径向位置调整方便。
[0004]本发明的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1,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I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3的刀头槽5,刀头槽5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I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2,芯棒2的外圆抵住刀头3 ;刀头槽沿径向向外的槽口窄,刀头槽沿径向向内的槽口宽,刀头3具有与刀头槽5相配合的形状,刀头3卡在刀头槽5中;刀头3沿径向向外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突出于刀体I的外圆表面与被加工的孔内壁相接触,刀头3两端的边缘倒角设置;所述的芯棒2中设置有通孔,芯棒2的一端从套筒内伸出,芯棒2的伸出端套有一帽体4,螺栓6穿过帽体4和芯棒2的通孔与刀体I中的螺孔7螺接将帽体4紧固在刀体上,帽体4的外圆直径小于被加工孔的直径。
[0005]所述的刀头3横截面的大体形状为一梯形。
[0006]所述的刀头3的横截面形状为一圆形。
[0007]所述的刀头3的数量为6个。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刀头无刃口,刀头与被加工的孔的内壁接触部分为一外圆弧形,加工孔时,对孔进行旋转挤压能保证孔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高。当刀头磨损后可通过更换芯棒来调整刀头在刀体上的径向位置,保证孔的尺寸公差;刀头使用寿命长可降低孔的加工成本,刀头无需修磨,芯棒的更换方便,可提高孔的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刀头槽与刀头横截面的视图。
[0011]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刀头槽与刀头横截面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便于显示刀头槽5的形状,在图1、图2、图3、中移去一个刀头,在图2、图3中帽体4没有画出。
[001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1,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I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刀头槽5,刀头槽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I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2,芯棒2的外圆抵住刀头3,刀头槽沿径向向外的槽口窄,刀头槽沿径向向内的槽口宽,刀头3具有与刀头槽5相配合的形状,使刀头3卡在刀头槽5中,刀头3沿径向向外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突出于刀体I的外圆表面与被加工的孔壁相接触,刀头3的两端的边缘为倒角设置,该倒角形成的斜面导引刀头进入被加工的孔内或从孔内拔出;所述的芯棒2中设置有通孔,芯棒2的一端从套筒内伸出,芯棒2的伸出端套有一帽体4,螺栓6穿过帽体4和芯棒2的通孔与刀体I中的螺孔7螺接,将帽体紧固在刀体上,使帽体4的端面与刀体的端面紧贴,阻止刀头3沿刀头槽5的轴向滑出;端帽体4的外圆直径小于被加工孔的直径;螺孔7位置靠近刀柄8。
[0015]刀头3的横截面的大体形状为梯形,参见图2,刀头3的顶部为一外圆弧形,刀头槽5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刀头3底部的宽度略大于刀头槽5底部的宽度,刀头在刀头槽中可沿径向微量移动但不会从刀头槽中沿径向脱落。根据被加工的孔的内径大小,确定所述的刀头的数量,孔的内径较大,刀头数量较多,刀头数量在5-9个之间,该实施例中刀头槽的数量为6个。
[0016]使用时将铰刀插入被加工的孔中,在铰刀的刀柄8上施加旋转力和压力,与孔内壁接触的刀头部分为无刃口的弧形不会绞削孔的内壁,而是对孔的内壁进行挤压扩径,孔的内壁受力均匀,光洁度高,孔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得到保证。当刀头顶部磨损后,孔的直径会变小超出尺寸公差范围,这时更换直径略大的芯棒补偿刀头顶部磨损,使被加工的孔直径符合尺寸公差要求。更换芯棒的步骤是,将螺栓6从刀体中旋出,拔下帽体4,再拔出芯棒;然后将一直径较大的芯棒插入刀体的套筒内,套上帽体,旋紧螺栓即可。
[0017]第二实施例的铰刀结构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铰刀相同,区别是(参见图3)第二实施例铰刀的刀头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刀头的两端边缘倒角,刀头槽5的横截面形状为有两个缺口的圆形其直径略大于刀头的直径,所述的缺口沿刀体I的径向对称设置,刀头在刀头槽中可沿径向微量移动也在刀头槽中可转动。采用此种结构,使刀头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形式为滚动摩擦可提高对摩擦的挤压效果,强化孔内表面的硬度;同时便于刀头的制作,便于刀头槽的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I),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I)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3)的刀头槽(5),刀头槽(5)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I)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2),芯棒⑵的外圆抵住刀头(3);刀头槽沿径向向外的槽口窄,刀头槽沿径向向内的槽口宽,刀头(3)具有与刀头槽(5)相配合的形状,刀头(3)卡在刀头槽(5)中;刀头(3)沿径向向外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突出于刀体(I)的外圆表面与被加工的孔的内壁相接触,刀头(3)两端边缘倒角设置;所述的芯棒(2)中设置有通孔,芯棒(2)的一端从套筒内伸出,芯棒(2)的伸出端套有一帽体(4),螺栓(6)穿过帽体⑷和芯棒⑵的通孔与刀体⑴中的螺孔(7)螺接将帽体⑷紧固在刀体上,帽体⑷的外圆直径小于被加工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头(3)横截面的大体形状为一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头(3)的横截面形状为一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铰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头(3)的数量为6个。
【文档编号】B23D77/06GK103658862SQ20121032546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
【发明者】蔡林, 汤雪羽 申请人: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