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棒材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24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线棒材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ー种 轧机在线棒材折弯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轧制钢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成品螺纹钢筋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东南亚及非洲部分地区,由于运输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通过轧机生产出的较长定尺的螺纹钢筋(12m)需进行折弯后方适应运输的要求。目前,上述地区对螺纹钢筋的折弯基本采用离线的方式进行,既成品螺纹钢筋生产好后吊离生产线,在一独立区域内采用纯人工或人机辅助的方式进行折弯,这样的操作方式占地区域大,使用的人员极多。以年产10万吨为例,占用的折弯エ位区域的面积大约3000m2,使用的人员达35 — 40人,并且效率极低,重复吊装的工作量増加2倍以上。并且20万吨以上的年产量采用这种收集折弯方式基本无法完成,只能采用缩短定尺的方式完成,这样又极大的降低了成品螺纹钢筋的收得率。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机械化的轧机(红字取消)在线棒材折弯装置,该装置复合在生产线收集系统内,在免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成品折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在线棒材折弯装置,设置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末端,该装置包括直状输送辊道和相配合的折弯回转轨道,直状输送辊道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相连以承接输送的螺纹钢,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具有中心回转轴,该折弯回转轨道与中心回转轴配合将辊道内的直状螺纹钢筋折弯。进ー步,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包括主減速机、输出齿轮及内齿圈,主減速机设置于输送辊道一端并通过输出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的内齿圈内设有内圈轨道,其中的内齿圈和内圈轨道均是以中心回转轴为中心的弧形结构。进ー步,所述的直状输送辊道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及配合的驱动电机,该输送辊道是辊道前段和辊道后段组成,辊道前段和辊道后段之间设有中心回转轴,其中的辊道前段包括辊道座、辊道架子、侧板和辊道盖板,辊道后段的辊道架子下设有滚轮传动装配,并与对应的内圈轨道配合。本实用新型是将收集系统的末端辊道设计为可沿回转中心回转的形式,成品螺纹钢筋到达末端辊道后,辊道整体在主減速机的带动下,通过齿轮及齿圈的啮合传动带动辊道整体沿中心回转轴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将辊道上的螺纹钢筋进行折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收集系统末端辊道的安装形式,将折弯系统与收集系统有机的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缩短了生产线的エ艺流程长度,具有结构合理、折弯效率高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A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型侧视图;图3是图2中C-C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A型俯视图;图5是图4中I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B型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B型侧视图;图8是图7中D-D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B型俯视图;图10是图9中K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请參阅图I至图10,一种在线棒材折弯装置,设置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I末端,该在线折弯装置包括A型折弯机及B型折弯机,分别适用于生产线收集系统的左进或右进,如图I或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状输送辊道2和相配合的折弯回转轨道3,直状输送辊道2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I相连以承接输送的螺纹钢,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3具有中心回转轴4,该折弯回转轨道3与中心回转轴4配合将辊道内的直状螺纹钢筋折弯。折弯回转轨道3包括主减速机31、输出齿轮及内齿圈33,主减速机由电机及减速机构成且设置于输送辊道2 —端并通过输出齿轮与内齿圈33啮合传动,所述的内齿圈33内设有内圈轨道34,其中的内齿圈33和内圈轨道34均是以中心回转轴4为中心的弧形结构,内圈轨道34可以是一条或两条直径不等轨道。输送棍道2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输送棍201及配合的驱动电机,该输送辊道是辊道前段21和辊道后段22组成,辊道前段和辊道后段之间设有中心回转轴4,其中的辊道前段21包括辊道座211、辊道架子214、侧板212和辊道盖板213,辊道后段包括辊道架子221,在辊道后段的辊道架子下设有滚轮传动装配5,并与对应的内圈轨道配合。附图2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A型折弯机具体的各示意图;图7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B型折弯机具体的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在保证生产エ艺性及降低生产投入的前提下,提供ー种新型的在线折弯设备。本实用新型设备包括侧板(一)、辊道座(一)、辊道盖板、辊子装配(输送辊)、侧板(ニ)、辊道架子(一)、侧板(三)、辊道座(ニ)、辊道架子(ニ)、主传动装配(包括主减速机和输出齿轮)、内齿圈装配、内圈轨道装配(ニ)、内圈轨道装配(一)、滚轮传动装配5、柱子装配(包括中心回转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收集系统末端辊道的安装形式,将折弯系统与收集系统有机的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缩短了生产线的エ艺流程长度,并且整体设备通过开式齿轮、齿条的啮合传动,运行平稳,整体刚度高,实用性強,维修方便。通过试运行,该折弯设备可满足35万吨年产量的折弯需求,节约厂房面积2500m2,提高折弯效率80%以上,減少生产线用工人员25人/班次,減少了成品螺纹钢筋的二次吊装,试验用户反馈良好。本实用新型系统复合在生产线收集系统内,在免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成品折弯。本实用新型由于复合在生产线收集系统内,缩短了生产线流程,通过机械化折弯提高了生产作业率,提高了生产线产量,降低了厂房投资,从而增加了生产线经济效益。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 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掲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在线棒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末端,该装置包括直状输送辊道和相配合的折弯回转轨道,直状输送辊道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相连以承接输送的螺纹钢,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具有中心回转轴,该折弯回转轨道与中心回转轴配合将辊道内的直状螺纹钢筋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在线棒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包括主减速机、输出齿轮及内齿圈,主减速机设置于输送辊道一端并通过输出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的内齿圈内设有内圈轨道,其中的内齿圈和内圈轨道均是以中心回转轴为中心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在线棒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状输送辊道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及配合的驱动电机,该输送辊道是由辊道前段和辊道后段组成,辊道前段和辊道后段之间设有中心回转轴,其中的辊道前段包括辊道座、辊道架子、侧板和辊道盖板,辊道后段的辊道架子下设有滚轮传动装配,并与对应的内圈轨道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在线棒材折弯装置,该装置包括直状输送辊道和相配合的折弯回转轨道,直状输送辊道与轧机生产线的收集辊道相连以承接输送的螺纹钢,所述的折弯回转轨道具有中心回转轴,该折弯回转轨道与中心回转轴配合将辊道内的直状螺纹钢筋折弯。本实用新型是将收集系统的末端辊道设计为可沿回转中心回转的形式,成品螺纹钢筋到达末端辊道后,辊道整体在主减速机的带动下,通过齿轮及齿圈的啮合传动带动辊道整体沿中心回转轴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将辊道上的螺纹钢筋进行折弯,具有结构合理、缩短生产线的工艺流程长度、折弯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F1/00GK202591483SQ2012203150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潘永强, 林阳佳 申请人:辉煌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