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320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包括弯道底座、外弯道及内弯道,且外弯道和内弯道构成台车曲轨,台车导向件在台车曲轨中运动;修复工艺包括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台车曲轨与弯道底座间缝隙处理;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的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实际磨损情况以及母材成分性能和工况条件,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和更换轨道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台车轨道,使之恢复原有尺寸和强度,以满足生产需要;避免焊接面剥落、焊接变形量过大、影响原有安装形式;解决了磨损造成台车跑偏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费用及检修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其带式烧结机的设备维修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钢铁厂烧结机头部弯道是带式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内、外弯道两部分,主要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一般台车弯道由三段曲轨拼接成近似的弧形,便于台车在内外弯道内滑行。
[0003]长期使用后,内外弯道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各段曲轨变形不均加速了曲轨的变形和磨损。
[0004]如图1所示,台车轮进入弯道后在向上翻转过程中,由于车轮与弯道间由原来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造成弯道磨损。严重时影响台车安全运行,造成跑偏。如整体更换,则造价过高,且检修时间过长,通常需要10~20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其目的是实现烧结机头部弯道更简便和快捷的修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发明提供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包括弯道底座、外弯道及内弯道,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所述的外弯道和内弯道构成台车曲轨,台车导向件在所述的台车曲轨中运动;
[0008]所述的修复工艺包括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台车曲轨与弯道底座间缝隙处理;
[0009]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的方法。
[0010]所述堆焊采用的焊材的成分为:
[0011]母材材质:50Mn ;
[0012]按质量的比例,焊材复合金属化学成分分别为:
[0013]
【权利要求】
1.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包括弯道底座(I)、外弯道(3)及内弯道(4),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所述的外弯道(3)和内弯道(4)构成台车曲轨(2),台车导向件(5)在所述的台车曲轨(2)中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修复工艺包括台车曲轨(2)表面磨损修复、台车曲轨(2)与弯道底座(I)间缝隙处理; 台车曲轨(2)表面磨损修复,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的方法。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采用的焊材的成分为: 母材材质:50Mn ; 按质量的比例,焊材复合金属化学成分分别为:
C ≤ 0.12 ;Si ( 0.75 ;Mn ( 2.50 ;P ( 0.03 ;S ( 0.03 ;Cr:25.0 ~28.0 ;N1:20.0 ~22.0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焊,采用热输入量低的焊接方法及窄焊道焊接方法,每层焊道的厚度< 3mm ;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含量取决于焊缝的冷却速度,控制层间温度< 150°C。
【文档编号】B23K31/02GK103447704SQ201310009572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素凯 申请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