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08983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钢型钢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矫直机、进料辊、出料辊,控制系统,矫直机和进料辊之间设有进料夹送辊,矫直机和出料辊之间设有出料夹送辊、进料辊入口处设有第一冷金属监测器,进料辊和进料夹送辊之间设有第二冷金属检测器,进料夹送辊和矫直机之间设有第三冷金属监测器,出料夹送辊出口设有第四冷金属检测器,采用在小H型钢矫直机前后各设置一台夹送辊,通过调节矫直机进料和出料夹送辊的速度使矫直机进料和出料夹送辊经轧件对矫直机矫直辊施加一定的推拉应力,以此来避免小H型钢矫直机各矫直辊的过载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气传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矫直机矫直能力的控制方法领域。【背景技术】
[0002]马钢第三钢轧总厂大H型钢生产线采用悬臂辊式可变节距矫直机对H型钢轧件进行在线矫直,该矫直机共有九个悬臂式矫直辊(四个为上矫直辊,五个为下矫直辊),上下交错排列,其中四个上矫直辊为主动矫直辊(分别编号为2 #主动矫直辊、4 #主动矫直辊、6 #主动矫直辊和8 #主动矫直辊),每个上矫直辊分别由一台电动机(220KW)经减速机驱动,而下矫直辊为被动矫直辊(分别编号为I #被动矫直辊、3 #被动矫直辊、5 #被动矫直辊、7 #被动矫直辊和9 #被动矫直辊),仅采用液压马达助动。该大H型钢矫直机4 #主动矫直辊的传动减速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时常处于过载或严重过载状态(即4 #主动矫直辊传动电动机输出扭矩达到150%电动机额定扭矩),由此,4 #主动矫直辊减速机多次出现齿轮传动轴轴承以及齿轮损坏的现象。
[0003]马钢第三钢轧总厂小H型钢生产线的型钢矫直机由意大利达涅利机械设备制造商(DANIELI)提供,该矫直机为悬臂式十辊矫直机,10个矫直辊上下交错布置,其下面5个矫直辊为主动辊,由一台变频电动机(400KW)组合传动,而上面5个矫直辊为非传动的被动辊,矫直机最大矫直截面模数为220cm3。对于该生产线所轧制的各种H型钢,由于截面模数均小于矫直机的最大矫直截面模数,故此,该矫直机能够在不过载的情况下完成该生产线各种规格品种H型钢的矫直。为了扩大该生产线的轧制品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2012年初该生产线开始试轧国家电网需求的Z 250X250X35规格以下等边角钢。由于Z 250X250X 18规格截面模数为224.03cm3,而Z 250X250X35规格截面模数为342.33cm3,两种规格角钢的截面模数均超出了在线型钢矫直机的最大截面模数,这样,在矫直Z 250X250X 18?Z 250X250X35规格等边角钢时,该在线型钢矫直机传动机构的输出扭矩始终处于过载状态,尤其是在矫直Z 250X250X35规格角钢时,在线矫直机主传动电动机达到150%的过载状态,并且矫直机部分主矫辊辊套锁紧机构频繁出现损坏。由此可知,该生产线在线型钢矫直机不具备矫直Z 250X250X 18?广250X250X35规格等边角钢的能力。为了使该生产线所轧制的大规格等边角钢得到稳定有效的矫直,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认为必须要新增一台矫直截面模数更大的十辊矫直机来替换在线的十辊矫直机。据了解,新增一台截面模数更大的十辊矫直机(包括矫直机辊套和辊片等)的直接投资大约需要2200万元人民币,而现有在线矫直机及其辊套辊片等附件的折旧损失大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并且新增矫直机的施工和安装需要很长的停产时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小H型钢生产线在线型钢矫直机矫直Z 250X250X 18?Z 250X250X35规格等边角钢时所出现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了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小H型钢矫直机前后各设置一台夹送辊,通过调节矫直机进料、出料夹送辊的速度使矫直机进料、出料夹送辊经轧件对矫直机矫直辊施加一定的推拉应力,以此来避免小H型钢矫直机各矫直辊的过载问题。。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型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包括矫直机、进料辊、出料辊,控制系统,矫直机和进料辊之间设有进料夹送辊,矫直机和出料辊之间设有出料夹送辊、进料辊和进料夹送辊之间设有第二冷金属检测器,出料夹送辊出口设有第四冷金属检测器。
[0006]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矫直机传动额定电流和矫直机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矫直机是否处于过载状态;进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进进料料夹送辊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进料夹送辊传动额定电流和进料夹送辊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进料夹送辊是否处于过载状态;出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出料夹送辊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出料夹送辊传动额定电流和出料夹送辊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进料夹送辊是否处于过载状态;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矫直机传动额定电流和矫直机轻载判定偏差电流之差相比较,以此来监测矫直机是否处于轻载状态;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入信号为进料夹送辊前的冷金属检测器、出料夹送辊后的冷金属检测器、进料夹送辊传动故障以及矫直机手动操作方式。当冷金属检测器或冷金属检测器捡得并且进料夹送辊传动无故障以及矫直机非手动操作方式时,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入;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接收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进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以及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的信号。在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而进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将逐渐增大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直到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达到限幅值为止;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入信号为进料夹送辊前的冷金属检测器、出料夹送辊后的冷金属检测器、出料夹送辊传动故障以及矫直机手动操作方式。当冷金属检测器或冷金属检测器捡得并且出料夹送辊传动无故障以及矫直机非手动操作方式时,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入;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接收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出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以及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的信号。在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而出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将逐渐增大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直到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达到限幅值为止。
[0007]所述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和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均包括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输出的信号发给“前沿延时”功能块。
[0008]所述进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包括进料夹送辊传动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所述出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包括出料夹送辊传动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
[0009]所述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设定的矫直机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为矫直机额定电流的10% ;所述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设定的矫直机轻载判定偏差电流为矫直机额定电流的30%。[0010]一种提高型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首先获得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的过载状态信息,并将所获得的过载状态信息经前沿延时功能块延时,若所述过载状态信息经延时后仍然存在,则表明矫直机传动机构处于稳态过载状态;步骤二,当矫直机处于稳态过载状态、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捡得时,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处于满载状态;步骤二,当矫直机处于稳态过载状态、矫直机机出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并且第四冷金属检测器捡得时,矫直机机出料夹送辊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矫直机机出料夹送辊处于满载状态;步骤三,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处于满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和第四冷金属检测器均捡得时,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减小,直至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传动电动机退出满载状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步骤四,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矫直机出料夹送辊处于满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和第四冷金属检测器均捡得时,矫直机出料夹送辊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减小,直至矫直机出料夹送辊传动电动机退出满载状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
[0011]所述前沿延时功能块延时的时间大于矫直机升速的时间。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针对小H型钢矫直机,由于该矫直机的主动矫直辊采用组合传动,即一台传动电动机驱动多个主动矫直棍,无法通过优化矫直机各主动矫直棍的速度来实现矫直辊的过载控制,采用在小H型钢矫直机前后各设置一台夹送辊,通过调节矫直机进料夹送辊和出料夹送辊的速度使矫直机进料夹送辊和出料夹送辊经轧件对矫直机矫直棍施加一定的推拉应力,以此来避免小H型钢矫直机各矫直棍的过载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0015]其中,I为待矫直轧件,2为进料夹送辊,3为矫直机,4为出料夹送辊,5为进料辊,6为出料棍,7为第一冷金属检测器,8为第二冷金属检测器,9为第三冷金属检测器,10为第四冷金属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7]针对马钢小H型钢矫直机在矫直Z 250 X 250 X 18?Z 250 X 250 X 35规格等边角钢所出现的严重过载问题,在保持现有在线矫直机不变的情况下,在现有型钢矫直机的前后各增加一台夹送辊,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包括矫直机3、进料辊5、出料辊6,控制系统,矫直机和进料辊5之间设有进料夹送辊2,矫直机和出料辊6之间设有出料夹送辊4、进料辊5和进料夹送辊2之间设有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出料夹送辊4出口设有第四冷金属检测器10。通过调节这两台夹送辊的速度,使夹送辊通过轧件对矫直机各矫直棍产生推拉作用,以此来减轻矫直机各矫直棍棍轴的传动输出扭矩,即减轻矫直机传动机构的输出扭矩。采用这种方式后,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在减轻矫直机各矫直辊传动输出扭矩的同时也能适当提高各矫直辊的抗弯矩能力,由此可避免矫直机传动机构部件的严重过载问题。对于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而言,不论其结构如何,只要在轧件夹紧状态下可对轧件施加一定的推应力或拉应力即可。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可采用相同的结构,通常夹送辊由变频电动机经减速机驱动,夹送辊变频电动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所需夹送辊的推拉应力及速度。在选定好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后,如何利用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来提高现有在线矫直机的矫直能力,我们独立地设计了一种提高型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0018]在图2中,LVM为“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当X≥M+HY时,QU为‘1’,QL为‘0’,当M — HY<X<M+HY时,QU和QL保持原态,当X≤M — HY时,QU为 ‘0’ QL 为 ‘I’ ;CTR为“双向计数器”功能块,IU和ID分别为正反向计数脉冲输入端,R和S分别为计数器计数值的复位端和设定端,SV为计数器的设定值,LU和LL分别为计数器计数值的上下限,Y为计数器计数值输出端;BBF为循环脉冲发生器,脉冲宽度为T、脉冲周期为2T ;0R为“或”门;AND为“与”门;Ν0Τ为“非”门;PDE为“前沿延时”功能块;MUL为“乘法器”功能块。这种提高型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控制系统其设计及控制思想如下:
[0019]该控制程序主要由八个控制单元所组成,即功能块TXJJNC01和TXJJNC02构成的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功能块TXJJNC03构成的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 (简称PRl)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功能块TXJJNC04构成的矫直机出料夹送辊4(简称PR2)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功能块TXJJNC05和TXJJNC06构成的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功能块TXJJNC07、TXJJNC08、TXJJNC10、TXJJNC12、TXJJNC14、TXJJNC20 以及 TXJJNC22 构成的 PRl 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功能块 TXJJNC07、TXJJNC09、TXJJNCIK TXJJNC13、TXJJNC15、TXJJNC21 以及 TXJJNC23构成的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功能块TXJJNC16、TXJJNC17以及TXJJNC18构成的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以及功能块TXJJNC16、TXJJNC17以及TXJJNC19构成的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利用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实现矫直机传动机构的负载调控,以提高矫直机的矫直能力,这必须要首先判定矫直机传动机构是否处于过载状态。故此,在该控制程序中设置了矫直机传动机构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在自动方式下,矫直机及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的速度控制方式为:轧件以低速(即穿线速度)通过矫直机及夹送辊,当轧件头部离开矫直机出料夹送辊4时,矫直机及其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同步升速至正常矫直速度,而待轧件尾部脱离矫直机出料夹送辊4时,矫直机及其进料夹送棍2和出料夹送棍4同步减速至轧件穿线速度,等待下一根轧件穿线矫直。考虑到矫直机及其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由穿线速度升速至正常矫直速度的时间通常只有2秒钟,并且在矫直机加速的过程中,由于矫直辊与轧件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变动较大,导致矫直机负载转矩波动较大,这样,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即PLC)上难以完成矫直机的短时动态负载调控。故此,该控制程序不考虑矫直机短暂升速过程中的负载调控,控制程序中所设立的矫直机传动机构过载状态监测单元仅对矫直机在稳态矫直速度下的过载状态进行监测。该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通过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TXJJNC01首先获得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的过载状态信息,并将该过载状态信息经前沿延时功能块TXJJNC02延时3秒钟(大于矫直机的升速时间),若该过载状态信息经该段时间延时后仍然存在,则表明矫直机传动机构处于稳态过载状态。当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即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电流大于或等于110%电动机额定电流)、矫直机进料夹送辊2 (简称PRl)处于非过载状态(即PRl传动电动机电流小于或等于95%电动机额定电流),并且PRl前热检(2 # CMD)捡得时,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中‘与门’功能块TXJJNC08的输出状态为‘I’,使得该单元中循环脉冲发生器功能块TXJJNC12使能,这时,若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出(即功能块TXJJNC18的输出)状态为‘ I’,则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的计数器功能块TXJJNC20
开始正向累加计数,由此使PRl基准速度修正值)逐渐增大,这样,PRl通过轧件对
矫直机各矫直棍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即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电流小于或等于90%电动机额定电流)或PRl传动电动机处于满载状态(即PRl传动电动机电流大于或等于105%电动机额定电流)。同理,当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矫直机出料夹送辊4 (简称PR2)处于非过载状态,并且PR2后热检(4 # CMD)捡得时,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中‘与门’功能块TXJJNC09的输出状态为‘I’,使得该单元中循环脉冲发生器功能块TXJJNC13使能,这时,若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出状态为‘ I’,则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的计数器功能块TXJJNC21开始正向累加计数,由此使PR2基准速度修正值
(Α<2)逐渐增大,这样,PR2通过轧件对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
机退出过载状态或PR2传动电动机处于满载状态(即PR2传动电动机电流大于或等于105%电动机额定电流)。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即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电流小于或等于70%电动机额定电流)、PR1处于满载状态,并且PRl前热检(2 # CMD)以及PR2后热检(4 # CMD)均捡得时,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中‘与门’功能块TXJJNC10的输出状态为‘I’,使得该单元中循环脉冲发生器功能块TXJJNC14使能,这时,若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出状态为‘I’,则PRl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的计数器功能块TXJJNC20开始反向累加计数,由此使PRl基准速度修正值逐渐减小,这样,PRl通过轧件对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减小,直至PRl传动电动机退出满载状态(即PRl传动电动机电流小于或等于95%电动机额定电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即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电流达到100%电动机额定电流)。同样,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PR2处于满载状态,并且PRl前热检(2 # CMD)以及PR2后热检(4 # CMD)均捡得时,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中‘与门’功能块TXJJNC11的输出状态为‘ I’,使得该单元中循环脉冲发生器功能块TXJJNC15使能,这时,若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出状态为‘1’,则PR2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的计数器功能块TXJJNC21开始反向累加计数,由此使PR2基准速度修正值逐渐减小,这样,PR2通过轧件对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减小,直至PR2传动电动机退出满载状态(即PR2传动电动机电流小于或等于95%电动机额定电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由此可知,通过型钢矫直机与其进料夹送辊2和出料夹送辊4间的张应力控制,可提高型钢矫直机的矫直能力。
[0020]实施效果:马钢第三钢轧总厂大H型钢生产线采用悬臂辊式可变节距矫直机对H型钢轧件进行在线矫直,该矫直机共有九个悬臂式矫直辊(四个为上矫直辊,五个为下矫直辊),上下交错排列,其中四个上矫直辊为主动矫直辊(分别编号为2 #主动矫直辊、4 #主动矫直辊、6 #主动矫直辊和8 #主动矫直辊),每个上矫直辊分别由一台电动机(220KW)经减速机驱动,而下矫直辊为被动矫直辊(分别编号为I #被动矫直辊、3 #被动矫直辊、5#被动矫直辊、7 #被动矫直辊和9 #被动矫直辊),仅采用液压马达助动。该大H型钢矫直机4 #主动矫直辊的传动减速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时常处于过载或严重过载状态(即4#主动矫直辊传动电动机输出扭矩达到150%电动机额定扭矩),由此,4 #主动矫直辊减速机多次出现齿轮传动轴轴承以及齿轮损坏的现象。鉴于大H型钢矫直机主矫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优化矫直机各主动矫直辊的速度来实现矫直辊的过载控制,由此解决了矫直机矫直棍的过载问题。而针对小H型钢矫直机,由于该矫直机5个主动矫直棍米用组合传动,即一台传动电动机驱动5个主动矫直辊,无法通过优化矫直机各主动矫直辊的速度来实现矫直辊的过载控制。鉴于小H型钢矫直机矫直辊的过载形式与大H型钢矫直机矫直辊的过载形式基本相同,故此,完全可以采用在小H型钢矫直机前后各设置一台夹送辊,通过调节矫直机前后夹送辊的速度使矫直机前后夹送辊经轧件对矫直机矫直辊施加一定的推拉应力,以此来避免小H型钢矫直机各矫直辊的过载问题。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包括矫直机(3)、进料辊(5)、出料辊(6),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矫直机和进料辊(5 )之间设有进料夹送辊(2 ),矫直机和出料辊(6 )之间设有出料夹送辊(4 )、进料辊(5 )和进料夹送辊(2 )之间设有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 ),出料夹送辊(4 )出口设有第四冷金属检测器(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 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集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矫直机传动额定电流和矫直机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矫直机是否处于过载状态; 进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进料夹送辊(2)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进料夹送辊传动额定电流和进料夹送辊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进料夹送辊(2)是否处于过载状态; 出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出料夹送辊(4)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出料夹送辊传动额定电流和进料夹送辊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之和相比较,以此来监测进料夹送辊(4)是否处于过载状态; 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采集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并将实际电流与矫直机传动额定电流和矫直机轻载判定偏差电流之差相比较,以此来监测矫直机是否处于轻载状态;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入信号为进料夹送辊(2)前的冷金属检测器(8)、出料夹送辊(4)后的冷金属检测器(10)、进料夹送辊(2)传动故障以及矫直机手动操作方式;当冷金属检测器(8)或冷金属检测器(10)捡得并且进料夹送辊(2)传动无故障以及矫直机非手动操作方式时,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入; 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接收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进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以及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的信号;在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而进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将逐渐增大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直到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进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达到限幅值为止; 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输入信号为进料夹送辊(2)前的冷金属检测器(8)、出料夹送辊(4)后的冷金属检测器(10)、出料夹送辊(4)传动故障以及矫直机手动操作方式;当冷金属检测器(8)或冷金属检测器(10)捡得并且出料夹送辊(4)传动无故障以及矫直机非手动操作方式时,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入; 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单元,接收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控制投切单元、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出料夹送辊负载状态监测单元以及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的信号;在矫直机处于过载状态而出料夹送辊处于非过载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将逐渐增大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直到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出料夹送辊基准速度修正值达到限幅值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和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均包括采集矫直机传动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输出的信号发给“前沿延时”功能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夹送辊(2)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包括进料夹送辊(2)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所述出料夹送辊(4)负载状态监测单元包括采集出料夹送辊(4)实际电流的“双向数值超差检测”功能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设定的矫直机容许过载偏差电流为矫直机额定电流的10% ;所述矫直机轻载状态监测单元设定的矫直机轻载判定偏差电流为矫直机额定电流的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型钢矫直机矫直能力的矫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矫直机过载状态监测单元首先获得矫直机传动电动机的过载状态信息,并将所获得的过载状态信息经前沿延时功能块延时,若所述过载状态信息经延时后仍然存在,则表明矫直机传动机构处于稳态过载状态; 步骤二,当矫直机处于稳态过载状态、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2)处于非过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捡得时,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2)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进料夹送辊(2)处于满载状态;当矫直机处于稳态过载状态、矫直机机出料夹送辊(4)处于非过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捡得时,矫直机机出料夹送辊(4 )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增大,直至矫直机退出过载状态或出料夹送辊(4)处于满载状态; 步骤三,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2)处于满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和第四冷金属检测器(10)均捡得时,矫直机机进料夹送辊(2)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推应力逐渐减小,直至进料夹送辊(2 )退出满载状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 步骤四,当矫直机处于轻载状态、出料夹送辊(4)处于满载状态,并且第二冷金属检测器(8)和第四冷金属检测器(10)均捡得时,出料夹送辊(4)对所述矫直机各矫直辊施加的拉应力逐渐减小,直至出料夹送辊(4 )退出满载状态或矫直机达到满载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沿延时功能块延时的时间大于矫直机升速的时间。`
【文档编号】B21D43/08GK103817173SQ20131075258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叶光平, 徐璐, 王晓光, 王步更, 程鼎, 叶景好, 张利明, 徐洪, 李建菲, 张卫斌, 袁成岗, 马龙, 黄震, 尹正华, 陶世刚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