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69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柱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在高速冲压领域主要使用滚珠导柱组件,其衬套上设有钢珠,具有高精度和较低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钢球是点接触,因此刚性较低,虽然可通过增加预压量提高一些刚性,但钢球冲入时的冲击较大,会产生振动,影响组件的精度和寿命。因此,在一些刚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模具,滚珠导柱组件就难以有效应对,影响了模具的正常使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导柱组件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刚性和稳定性的导柱组件的衬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包括衬套主体,衬套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滚子,滚子的中心轴与衬套主体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的滚子包括圆柱形的滚子主体,滚子主体的两端设有外凸腰鼓形的接触部,接触部上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与导柱组件的导柱外圈面和导套的内周面相匹配。作为优选,上述的滚子并排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衬套主体上。作为优选,上述相邻两排的滚子错位分布。作为优选,上述的滚子镶嵌在所述的衬套主体上。本实用新型巧妙在衬套上设有包括滚子主体和接触部的滚子,衬套装配在导柱组件上时,滚子的滚子主体的外周和接触部的圆弧面同时与导柱的外周面相接触,即相切;此时接触部同时与导套的内周面相切,实现了线线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导柱组件的刚性、精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导柱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减少模具的其他部件的磨损,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滚子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包括衬套主体I,衬套主体I上设有若干个滚子2,滚子2的中心轴与衬套主体I的中心轴相垂直,保证工作时候,滚子2能够滚动。滚子2并排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衬套主体I上,使其受力均匀,提高导柱组件的刚性、精度和稳定性。为了方便加工和安装,滚子2可以采用镶嵌在衬套主体I上。相邻两排的滚子2错位分布,使滚子2之间分布更加紧凑,进一步的提高导柱组件的刚性、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导柱组件的使用寿命。滚子2包括圆柱形的滚子主体3,滚子主体3的两端设有外凸腰鼓形的接触部4,接触部4上设有圆弧面5,圆弧面5与导柱组件的导柱外圈面和导套的内周面相匹配。衬套装配在导柱组件上时,滚子2的滚子主体3的外周和接触部4的圆弧面5同时与导柱的外周面相接触,即相切;此时接触部4同时与导套的内周面相切,实现了线线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导柱组件的刚性、精度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包括衬套主体(1),衬套主体(I)上设有若干个滚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子(2)的中心轴与衬套主体(I)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的滚子(2)包括圆柱形的滚子主体(3),滚子主体(3)的两端设有外凸腰鼓形的接触部(4),接触部(4)上设有圆弧面(5),圆弧面(5)与导柱组件的导柱外圈面和导套的内周面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子(2)并排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衬套主体(I)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排的滚子(2)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子(2)镶嵌在所述的衬套主体(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柱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一种导柱组件的衬套,包括衬套主体,衬套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滚子,滚子的中心轴与衬套主体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的滚子包括圆柱形的滚子主体,滚子主体的两端设有外凸腰鼓形的接触部,接触部上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与导柱组件的导柱外圈面和导套的内周面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巧妙在衬套上设有包括滚子主体和接触部的滚子,衬套装配在导柱组件上时,滚子的滚子主体的外周和接触部的圆弧面同时与导柱的外周面相接触,即相切;此时接触部同时与导套的内周面相切,实现了线线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导柱组件的刚性、精度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B21D37/12GK203018604SQ2013200302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林仕坚 申请人:温州市联钢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