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09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包括底板、立板、支撑拉筋,立板设置在底板上部,支撑拉筋将立板和底板支撑固定;立板上设置两个与底板成45°的斜支撑块,工件的焊接端面贴紧两个斜支撑块,工件底端与底板接触固定,在立板上工件半圆内侧部位设置限位柱,限位柱上设置固定工件的压板,在立板上工件半圆外侧部位设置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45°端面的铣削加工精度,而且同一套胎具可实现柔性加工,调节定位部件可适应不同规格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的铣削加工,无需再更换其它类似胎具,省时省料,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胎具,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铣削端面的加工胎具。
【背景技术】
[0002]叉车前轮主轴两侧均有一个支架,支架上的半圆结构卡套在主轴上,起到支撑作用。45°端面是指该端面与叉车前轮主轴支架安装时的焊接平面成45°。在加工过程中,半圆的两个45°端面需要铣削加工,需要一套很好的定位胎具才能保证其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适应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不仅可以实现45°端面的铣削加工精度,而且同一套胎具可实现柔性加工,调节定位部件可适应不同规格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的铣削加工,无需再更换其它类似胎具,省时省料,提高加工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胎具包括底板、立板、支撑拉筋,立板设置在底板上部,支撑拉筋将立板和底板支撑固定;立板上设置两个与底板成45°的斜支撑块,工件的焊接端面贴紧两个斜支撑块,工件底端与底板接触固定,在立板上工件半圆内侧部位设置限位柱,限位柱上设置固定工件的压板,在立板上工件半圆外侧部位设置限位杆;两个斜支撑块通过45°斜槽和穿过斜支撑块内部的螺栓固定在立板上,这样两个斜支撑块位置可调,限位柱和限位杆与立板固定也采用固定槽形式,限位柱可在立板上的固定槽上下移动位置并固定,限位杆可在立板上的固定槽左右移动位置并固定。在立板的顶端面通过螺栓通孔串入两个螺栓,当加工最小工件时,两个螺栓通过螺栓孔顶到底板上;更换大的工件时,同时拧动两个螺栓使立板上升高度,上升位置根据工件而定,只需保证立板上端面略低于待加工的45°端面,以保证铣削刀头不会铣到立板上端面。支撑拉筋的上部与立板连接位置也随立板上升而调整固定,保证立板的稳定。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45°端面的铣削加工精度,而且同一套胎具可实现柔性加工,调节定位部件可适应不同规格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的铣削加工,无需再更换其它类似胎具,省时省料,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2幅。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件图。
[0010]图中序号说明,1.底板、2.立板、3.支撑拉筋、4.斜支撑块、5.焊接端面、6.工件底端、7.限位柱、8.压板、9.限位杆、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2]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本胎具包括底板1、立板2、支撑拉筋3,立板2设置在底板I上部,支撑拉筋3将立板2和底板I支撑固定;立板2上设置两个与底板I成45°的斜支撑块4,工件的焊接端面5贴紧两个斜支撑块4,工件底端6与底板I接触固定,在立板2上工件半圆内侧部位设置限位柱7,限位柱上设置固定工件的压板8,在立板2上工件半圆外侧部位设置限位杆9 ;两个斜支撑块4通过45°斜槽和穿过斜支撑块内部的螺栓固定在立板2上,这样两个斜支撑块位置可调,限位柱7和限位杆9与立板2固定也采用固定槽形式,限位柱7可在立板2上的固定槽上下移动位置并固定,限位杆9可在立板2上的固定槽左右移动位置并固定。在立板2的顶端面通过螺栓通孔串入两个螺栓10,当加工最小工件时,两个螺栓10通过螺栓孔顶到底板I上;更换大的工件时,同时拧动两个螺栓10使立板2上升高度,上升位置根据工件而定,只需保证立板2上端面略低于待加工的45°端面,以保证铣削刀头不会铣到立板上端面。支撑拉筋3的上部与立板2接触位置也随立板2上升而调整固定,保证立板2的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叉车前轮主轴支架的45°端面铣削加工胎具,其特征在于:本胎具包括底板(I)、立板(2)、支撑拉筋(3),立板(2)设置在底板(I)上部,支撑拉筋(3)将立板(2)和底板(I)支撑固定;立板(2)上设置两个与底板(I)成45°的斜支撑块(4),工件的焊接端面(5)贴紧两个斜支撑块(4),工件底端(6 )与底板(I)接触固定,在立板(2 )上工件半圆内侧部位设置限位柱(7),限位柱上设置固定工件的压板(8),在立板(2)上工件半圆外侧部位设置限位杆(9 );两个斜支撑块(4 )通过45 °斜槽和穿过斜支撑块内部的螺栓固定在立板(2 )上,限位柱(7)和限位杆(9)与立板(2)固定也采用固定槽形式,限位柱(7)可在立板(2)上的固定槽上下移动位置并固定,限位杆(9)可在立板(2)上的固定槽左右移动位置并固定;在立板(2)的顶端面通过螺栓通孔串入两个螺栓(10);支撑拉筋(3)的上部与立板(2)连接位置也随立板(2)上升而调整固定。
【文档编号】B23Q3/06GK203459958SQ201320554973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曲书涛, 孙智岭, 刘鲁斌, 杨铸, 刘闯 申请人:大连中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