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478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挡料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底盘、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丝杆。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二丝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挡料机构包括挡料块、齿条、第三伺服电机和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上述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设备的动作均通过伺服电机来驱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而且能确保后挡料装置每次前后、上下和挡料动作的位移幅度,提高后挡料装置动作的精度,从而提高后挡料装置的定位精度,使得产品的轮廓精度提升,自动化的同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
【专利说明】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的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金属板材进行折弯的设备。传统的折弯机主要包括传动装置、滑动装置、挡料装置和工作台,传动装置用于产生动力,驱动滑动装置移动,在滑动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夹具,同时工作台与夹具相对设置,挡料装置用于定位需要加工的金属板材,在工作时,在滑动装置的带动下,刀具对金属板材施压,使其折弯。
[0003]挡料装置的功能是对需要对金属板材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定位,而传统的折弯机中的挡料装置,前后移动通过一台伺服电机来驱动定位,上下移动通过手动旋转转盘来实现,左右移动则通过螺丝的松开和拧紧来手动调节。由于涉及作业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和经验判断问题,所以挡料装置的工作状态会根据作业员而有所不同。因此,挡料装置的定位精度没法保证,导致产品的轮廓精度也随之下降或者产品质量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定位精度较高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
[0005]该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挡料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挡料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0006]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底盘、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底盘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丝杆带动底盘移动。
[0007]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二丝杆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穿设在横梁上,第二丝杆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底盘上,横梁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丝杆带动横梁移动。
[0008]底盘的移动方向与横梁的移动方向垂直。
[0009]挡料机构包括挡料块、齿条、第三伺服电机和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齿条固定在横梁上,齿轮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第三伺服电机与挡料块固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丝杆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固定在支架上,底盘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匹配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导轨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导柱和导套。导柱固定在底盘上,导套与横梁连接,导套套设在导柱上,横梁通过导套和导柱与底盘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料机构还包括与齿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均固定在横梁上,挡料块设有与第二导轨相匹配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轨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蜗轮。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与第二丝杆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带和同步轮,第二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同步轮及蜗轮与第二丝杆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料机构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齿轮通过减速机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料机构还包括微调螺母。微调螺母设于挡料块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支架水平状态的水平调节螺栓。
[0018]上述后挡料装置,其设备的动作均通过伺服电机来驱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而且能确保后挡料装置每次前后、上下和挡料动作的位移幅度,提高后挡料装置动作的精度,从而提高后挡料装置的定位精度,自动化的同时使得产品的轮廓精度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2]10-后挡料装置;
[0023]110-支架,111-水平调节螺栓;
[0024]120-第一驱动机构,121-第一导轨,122-底盘,123-第一伺服电机,124-第一丝杆,125-第一滑块;
[0025]130-第二驱动机构,131-横梁,132-第二丝杆,134-导柱,135-导套,136-连杆,137-第二伺服电机,138-同步轮,139-同步带,1310-蜗轮;
[0026]140-挡料机构,141-挡料块,142-齿条,143-第二导轨,144-微调螺母,145-减速机,146-第二伺服电机,147-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28]参见附图1,其为实施方式提供的后挡料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图1所示的后挡料装置10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9]该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10包括支架110以及安装在支架110上的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驱动机构130及挡料机构140。支架110的一端用于与外部机构连接并且该端设有水平调节螺栓111,该水平调节螺栓111用于调节支架110的水平状态。第一驱动机构120固定在支架110上,第二驱动机构130与第一驱动机构120连接,挡料机构140与第二驱动机构130连接。
[0030]第一驱动机构120包括第一导轨121、底盘122、第一伺服电机123和第一丝杆124。第一导轨121固定在支架110上,第一丝杆124与第一导轨121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121,而第一丝杆124固定在两个第一导轨121之间。第一丝杆12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10上,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23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23固定在支架110上,底盘122通过螺母套与第一丝杆124连接。底盘122设有与第一导轨121相匹配的第一滑块125,第一滑块125设置在第一导轨121上。第一伺服电机123通过第一丝杆124带动底盘122移动。以图1的后挡料装置10的摆放状态为例,第一伺服电机123驱动第一丝杆124转动,第一丝杆124转动的同时带动底盘122前后移动。
[0031]第二驱动机构130包括横梁131、第二丝杆132、第二伺服电机137、同步轮138、同步带139、蜗轮1310、导柱134和导套135。第二丝杆132穿设在横梁131上。横梁131内设有与第二丝杆132相匹配的螺母套。第二丝杆132与第二伺服电机137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37固定在底盘122上。横梁131的方向与第一导轨121的方向垂直。导柱134固定在底盘122上,导套与横梁131连接,导套135套设在导柱134上。横梁131通过导套135及导柱134与底盘122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37通过多个同步轮138、多个同步带139以及蜗轮1310与第二丝杆1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根第二丝杆132,分别位于横梁131的两端,对应地,也有两组导柱134、导套135和蜗轮1310,蜗轮1310之间设有连杆136,使得两个蜗轮1310实现同步动作。第二伺服电机137通过第二丝杆132带动横梁131移动。以图1的后挡料装置10的摆放状态为例,第二伺服电机137驱动第二丝杆132旋转,第二丝杆132旋转的同时带动横梁131上下移动。横梁131的移动方向与底盘122的移动方向垂直。
[0032]挡料机构140包括挡料块141、齿条142、第二导轨143、减速机145、第三伺服电机146和与齿条142相啮合的齿轮。齿条142和第二导轨143均固定在横梁131上,齿条142与第二导轨143平行设置,挡料块141设有与第二导轨143相匹配的第二滑块147。第二滑块147设置在第二导轨143上。第三伺服电机146、减速机145、齿轮依次连接,第三伺服电机146先经过减速机145后带动齿轮转动。第三伺服电机146与挡料块141固接。在挡料块141上还设有微调螺母144,该微调螺母144用于对挡料块141的位置进行微量调节。以图1的后挡料装置10的摆放状态为例,两个挡料块141在第三伺服电机146的带动下,可以在横梁131上左右移动。
[0033]工作原理:
[0034]后挡料装置1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驱动机构130及挡料机构140均利用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各机构均依照伺服电机所设定的动作参数进行动作,减少由于作业人员人手调整次数,确保每一次动作的精度和稳定性,节省了由于人工调节设备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机构均采用伺服电机和丝杆的驱动方式,以及采用导轨与滑块、导套与导柱,对各个部件的动作轨迹作出限定,提高动作的精度。同步轮及减速机用于增大伺服电机的输出力矩。
[0035]另外,在一些折弯机中是设有数控机构的,该数控机构用于控制折弯机的传动装置以及后挡料装置的运作。结合到本实施例中的时候,在后挡料装置10工作前,可以就不同的加工对象(金属板材)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编号,然后作业人员对相应的加工对象进行作业参数设置,例如:后挡料装置10的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驱动机构130及挡料机构140的动作幅度、速度,都可以在作业前进行调测,并将调测结果输入到数控机构中。生产时,作业人员根据加工对象的类型与预设的编号匹配,匹配成功后,数控机构控制后挡料装置10根据预设的加工对象类型调用对应的作业数据进行动作。
[0036]上述后挡料装置10,其设备的动作均通过伺服电机来驱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而且能确保后挡料装置10每次前后、上下和挡料动作的位移幅度,提高后挡料装置10动作的精度,从而提高后挡料装置10的定位精度,自动化的同时使得产品的轮廓精度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尚。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挡料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挡料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底盘、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底盘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二丝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穿设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杆带动所述横梁移动,所述底盘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横梁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块、齿条、第三伺服电机和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与所述挡料块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丝杆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底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导套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导套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导套及所述导柱与所述底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齿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挡料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蜗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带和同步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轮及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连接,所述齿轮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微调螺母,所述微调螺母设于所述挡料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架水平状态的水平调节螺栓。
【文档编号】B21D43/00GK204182810SQ20142054247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谌小华, 张贤祝 申请人:东莞市泽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