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06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覆盖件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汽车覆盖件通过模具进行拉延。但是,汽车覆盖件的形状一序拉延完成不了,需要两序才能完成。拉延模具的结构复杂,大大增加了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成本较低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上模上设置有凹模,上模上且位于废料区域设置有刺破刀组,上模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上模导板;

下模,下模上设置有成型凸模,成型凸模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下模导板;

压边圈,压边圈上设置压边内腔,压边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下模导板相匹配的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圈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上模导板相匹配的压边外滑导板,压边圈滑动设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

顶杆,顶杆穿过下模与压边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顶杆将压边圈顶起到设定的高度后,将板料放置于压边圈上,然后上模下行与压边圈闭合并压紧板料, 上模和压边圈继续下行直至与下模闭合,完成冲压成型,在拉延过程中刺破刀组在板料内部破开口子,便于走料,使得拉延充分且不会开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上模导板、下模导板、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外滑导板上设置有防磨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磨层,提高上模导板、下模导板、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外滑导板的防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压边圈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压边内腔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调压垫块。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调压垫块,提高上模与压边圈之间闭合时结构的稳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间直接硬性碰撞。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压边圈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压边内腔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挡料板。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挡料板,对板料提供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凸模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墩死垫块。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墩死垫块,提高压边圈与下模之间闭合时结构的稳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间直接硬性碰撞。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上模起重棒、压边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上模起重棒设置于上模的四顶角处,压边起重棒设置于压边圈的四顶角处,下模起重棒设置于下模的四顶角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上模起重棒、压边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便于对上模、压边圈、下模进行安装连接和驱动动作。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多个送料托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托料架,支架设置于下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托料架包括托料部和导入部,托料部水平设置,导入部设置于靠近下模中心的托料部的一侧,导入部由下模侧边至下模中心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送料托架,可以使得板料平稳的滑入 压边圈上,方便上料。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托料架旋转设置于支架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托料架旋转设置,在完成上料后可旋转至贴合于支架上,避免冲压过程中影响其他设备的动作。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托料架上设置有防磨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磨层,提供托料架的防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2压边圈,3.下模,4.成型凸模,5.送料托架,6.调压垫块,7.墩死垫块,8.下模导板,9.下模起重棒,10.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1,上模1上设置有凹模,上模1上且位于废料区域设置有刺破刀组(图中未示出),上模1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上模导板;

下模3,下模3上设置有成型凸模4,成型凸模4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下模导板8;

压边圈2,压边圈2上设置压边内腔,压边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下模导板8相匹配的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圈2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上模导板相匹配的压边外滑导板,压边圈2滑动设置于上模1和下模3之间;

顶杆(图中未示出),顶杆穿过下模3与压边圈2连接。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顶杆将压边圈2顶起到设定的高度后,将板料放置于压边圈2上,然后上模1下行与压边圈2闭合并压 紧板料,上模1和压边圈2继续下行直至与下模3闭合,完成冲压成型,在拉延过程中刺破刀组在板料内部破开口子,便于走料,使得拉延充分且不会开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上模导板、下模导板8、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外滑导板上设置有防磨层(图中未示出)。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磨层,提高上模导板、下模导板8、压边内滑导板、压边外滑导板的防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压边圈2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压边内腔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调压垫块6。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调压垫块6,提高上模1与压边圈2之间闭合时结构的稳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间直接硬性碰撞。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压边圈2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压边内腔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挡料板10。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挡料板10,对板料提供限位作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模3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凸模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墩死垫块7。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墩死垫块7,提高压边圈2与下模3之间闭合时结构的稳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间直接硬性碰撞。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上模起重棒、压边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9,上模起重棒设置于上模1的四顶角处,压边起重棒设置于压边圈2的四顶角处,下模起重棒9设置于下模3的四顶角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上模起重棒、压边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9,便于对上模1、压边圈2、下模3进行安装连接和驱动动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多个送料托架5,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托料架,支架设置于下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托料架包括托料部和导入部,托料部水平设置,导入部设置于靠近下模中心的托料部的一侧,导入部由下模侧边至下模中心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送料托架5,可以使得板料平稳的滑入压边圈上,方便上料。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托料架旋转设置于支架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托料架旋转设置,在完成上料后可旋转至贴合于支架上,避免冲压过程中影响其他设备的动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托料架上设置有防磨层(图中未示出)。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磨层,提供托料架的防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