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485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模具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以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我们仍将继续依赖于模具的发展。模具作为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效率高、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然而影响模具技术发展的原因也有很多,如结构、工艺、标准等。工艺和标准是通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自身经验和收集的数据进行制定的,国外很多优秀的模具企业都是专注于这个领域多年总结出来的比我们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工艺和标准。国内的模具相对落后也是在这些上面体现出来的,而好的模具结构却可以加快这方面的进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结构及模压过程并对其中的工艺和模具进行优化,可以大大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设计的准确性,降低开发和模具成本,尤其对于模具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制造出优质的模具以及生产出高质量的模压产品势在必得。如今模具设计和制造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产业,起着振兴我国模具工业的重要作用,仍将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凸模机构和凹模机构,所述凹模机构包括动模座、导柱、凹模旋转轴、凹模片和凹模挂柱,所述凸模机构包括定模座、凸模片、凸模模柱、支架、开模钩和托料架,所述凹模挂柱和导柱设在动模座上,所述凹模旋转轴和凹模挂柱穿过凹模片,使得凹模片可围绕凹模旋转轴进行旋转,成为可旋转凹模片,所述开模钩、凸模片和凸模模柱设在定模座上,所述支架设在定模座两侧,所述托料架设在支架上,所述开模钩 设在凸模片的一侧,所述可旋转凹模片能够让回弹系数超过半个圆的凸模一次成型,并通过调节可旋转凹模片的重心使凹模片能自动张开,凹模片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沿导柱方向下降,接触材料后,产生的压力通过可旋转凹模转化为凹模合模的动力,让传统两次成型的步骤变成一次成型,所述凹模挂柱为凹模自动开模的主要结构,通过调节凹模挂柱的重量来调节可旋转凹模片的的重心。

工件置于凸模机构的托料架上,凹模机构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沿导柱方向向下运动,可旋转凹模片在凹模挂柱配重后使重心往中间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凹模片呈张开动作。在凹模机构向下移动过程中,可旋转凹模片与工件接触后,推动工件向下运动,托料架向下旋转,等工件脱离托料架后,托料架恢复原样,工件顶到凹模片杠杆头之后,可旋转凹模片以凹模旋转轴为支点形成杠杆,在压力机的持续作用下使可旋转凹模片生成锁模力使工件成型。

模具合模后,可旋转凹模片可以使工件形成弧度超过半圆的锥形曲面,凹模旋转轴贴合开模钩,为之后开模做准备。

压力机回退时,凹模片整体沿导柱方向脱模,由于凹模旋转轴贴合开模钩,在脱模时可旋转凹模片的运动会沿开模钩的预定的方式开模,在重力的作用下凹模机构回到原始状态准备下一次锁模。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旋转凹模片将压力机的压力利用杠杆原理转化为凹模片的锁模力,通过调整凹模挂柱的重量将可旋转凹模片的重心往模具重心转移,使之能成为自动开模动力之一;同时可旋转凹模片将传统凹模分成对称两部分通过旋转方式锁模,使以往需要两次成型的模具能一次成型;通过凹模挂柱和开模钩的配合,在凹模脱模时提供另外一个开模动力。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开模工序,提高了成型速度和生产效率,去除了开模机构,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01-动模座,102-导柱,103-凹模旋转轴,104-凹模片,105-凹模挂柱,201-定模座,202-凸模片,203-凸模模柱,204-支架,205-开模钩,206-托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利用图1的示意图对按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制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及省略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旋转凹模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凸模机构和凹模机构,凹模机构包括动模座101、导柱102、凹模旋转轴103、凹模片104和凹模挂柱105,凸模机构包括定模座201、凸模片202、凸模模柱203、支架204、开模钩205和托料架206,凹模挂柱105和导柱102设在动模座101上,凹模旋转轴103和凹模挂柱105穿过凹模片104,使得凹模片104可围绕凹模旋转轴103进行旋转,成为可旋转凹模片104,开模钩205、凸模片202和凸模模柱203设在定模座201上,支架204设在定模座201两侧,托料架206设在支架204上,开模钩205设在凸模片202的一侧。可旋转凹模片104能够让回弹系数超过半个圆的凸模一次成型,并通过调节可旋转凹模片104的重心使凹模片104能自动张开,凹模片104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沿导柱102方向下降,接触材料后,产生的压力通过可旋转凹模转化为凹模合模的动力,让传统两次成型的步骤变成一次成型,凹模挂柱105为凹模自动开模的主要结构,通过调节凹模挂柱105的重量来调节可旋转凹模片104的的重心。

工件置于凸模机构的托料架206上,凹模机构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沿导柱102方向向下运动,可旋转凹模片104在凹模挂柱105配重后使重心往中间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凹模片104呈张开动作。在凹模机构向下移动过程中,可旋转凹模片104与工件接触后,推动工件向下运动,托料架206向下旋转,等工件脱离托料架206后,托料架206恢复原样,工件顶到凹模片104杠杆头之后,可旋转凹模片104以凹模旋转轴103为支点形成杠杆,在压力机的持续作用下使可旋转凹模片104生成锁模力使工件成型。

模具合模后,可旋转凹模片104可以使工件形成弧度超过半圆的锥形曲面,凹模旋转轴103贴合开模钩205,为之后开模做准备。

压力机回退时,凹模片104整体沿导柱102方向脱模,由于凹模旋转轴103贴合开模钩205,在脱模时可旋转凹模片104的运动会沿开模钩205的预定的方式开模,在重力的作用下凹模机构回到原始状态准备下一次锁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旋转凹模片104将压力机的压力利用杠杆原理转化为凹模片的锁模力,通过调整凹模挂柱105的重量将可旋转凹模片104的重心往模具重心转移,使之能成为自动开模动力之一;同时可旋转凹模片104将传统凹模分成对称两部分通过旋转方式锁模,使以往需要两次成型的模具能一次成型;通过凹模挂柱105和开模钩205的配合,在凹模脱模时提供另外一个开模动力。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开模工序,提高了成型速度和生产效率,去除了开模机构,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产品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