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29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成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某些板料的成型机构中,需要工人操作的耗时比较多,而板料在成型机构中的成型耗时较短。这种板料成型机一般需要配备独立的工位,工人在独立的工位上操作,然后将板料固定在一个可移动的平台上,输送至成型机构进行成型。由于工人操作的时间比成型机构成型耗时还要长,于是在实际生产中就出现了成型机构等待工人作业完毕的情形,这不仅降低了成型机构的使用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率。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加热的成型机构,导致成型机构的加热部件在成型机构等待工人作业完成的时间段内在空转,严重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工人作业耗时比成型机构成型耗时还要长的情形下,提高成型机构的使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双工位成型机,包括传送台架、板料托台、成型机构和料台平移驱动机构;传送台架穿过成型机构在成型机构的两侧形成两个工位:左工位和右工位;传送台架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贯穿成型机构和所述的两个工位;板料托台架设在滑动轨道上,并能够沿滑动轨道滑动,与所述料台平移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料台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板料托台在滑动轨道上平移。

进一步,板料托台有两个;两个板料托台分别对应两个工位,其中一个料板托台能够在左工位和成型机构来回移动,另一个料板托台能够在右工位和成型机构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料台平移驱动机构为两个气缸:左气缸和右气缸;左气缸设置于左工位,用于驱动料板托台在左工位和成型机构来回移动;右气缸设置于右工位,用于驱动料板托台在右工位和成型机构来回移动。

进一步,板料托台为四边形结构,中间设有用于成型加工的缺口,四边设有用于固定板料的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贯穿成型机构的传送台架,使得在传送台架上形成两个位于成型机构对侧的工位。由此,该成型机构配备了两个工位,工人可以在两个工位上同时作业,当一个工位上的板料在工位上作业完成后移动到成型机构上成型,由此提高成型机构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了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工位成型机,包括传送台架1、板料托台2、成型机构83和料台平移驱动机构。传送台架1穿过成型机构83在成型机构83的两侧形成两个工位:左工位81和右工位82。传送台架1上设有滑动轨道11。滑动轨道11贯穿左工位81、右工位82和成型机构83。板料托台2有两个。两个板料托台2架设在滑动轨道11上,并能够沿滑动轨道11滑动。板料托台2用于放置板料,呈四边形结构,中间设有用于成型加工的缺口22,四边设有用于固定板料的夹持机构21。两个板料托台2和两个工位相对应。其中一个料板托台2能够在左工位81和成型机构83来回移动,另一个料板托台2能够在右工位82和成型机构83来回移动。料板托台2与料台平移驱动机构相连。料台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板料托台2在滑动轨道11上平移。本实施例中,料台平移驱动机构由两个气缸实现的。两个气缸分别为:左气缸31和右气缸32。两个气缸与两个板料托台2相对应。具体来说,左气缸31设置于左工位81,用于驱动左工位81和成型机构83上的料板托台2移动;右气缸32设置于右工位82,用于驱动右工位82和成型机构83上的料板托台2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