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81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完毕后的食物残余以及在清洗食物、洗刷餐具等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食物与水的混合物。其成分主要包括果皮碎骨、饭菜碎粒、不溶性蛋白、纤维质及淀粉质态的非溶解性有机物,其成分根据饭菜的不同而极为复杂。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在适宜温度和细菌的作用下,短期内即腐败变质,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滋生蚊蝇,侵占大量的土地,而且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基于此,目前有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能对厨余垃圾进行前期的处理,主要处理流程包括破碎、脱水、收集,这样将厨余垃圾变成颗粒状或粉状的脱水后的物料,减少了厨余的空间体积,避免了厨余垃圾迅速发臭后的环境污染,为后期的垃圾源头分类、填埋或者作为资源化利用做好了准备,对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垃圾处理装置中,脱水结构是螺旋挤压脱水结构,是利用螺杆变径方式,与滤水筒空间逐渐变小,将需要脱水物质利用螺杆从大空间逐渐往小空间传输,由于空间变小,湿物互相挤压而达到挤压脱水要求。

但是,螺旋挤压脱水方式由于螺杆与滤水筒需保留一定的物质传输空间,因此只能针对需处理之物质及数量特定结构的大小,而一次处理也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方能达到处理效果。另外由于是空间固定变小而让物料间互相挤压,不能根据对物质的数量及脱水要求进行调节,这种结构需要较大的扭力才能带动物料的挤压,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不适用于小型化安装结构。此外,采用螺旋挤压脱水的方式,由于螺杆与挤压壁面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这种脱水方式并不完全,脱水后的垃圾还需要进行烘烤步骤以达到更好的脱水效果,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高的能源,同时烘烤过程中会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及垃圾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含水量高的垃圾不易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包括:

垃圾预处理装置,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用于将垃圾进行预处理;

垃圾脱水装置,所述垃圾脱水装置与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连接,经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所述垃圾脱水装置,所述垃圾脱水装置用以将所述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脱水;以及

排放处理装置,其包括干垃圾处理模块以及水处理模块,所述干垃圾处理模块以及水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垃圾脱水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垃圾脱水装置包括滤水筒、推板、顶板以及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滤水筒内,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滤水筒的一端,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板可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滤水筒内轴向移动用以将垃圾向所述顶板的方向进行挤压;

所述滤水筒设置有滤水结构用以将挤压出的水排出所述滤水筒,所述滤水筒还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

优选的,在所述滤水筒内还设置有一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外周贴合所述滤水筒的内壁,所述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固定,当所述推板在所述滤水筒内轴向移动时,所述导向筒跟随所述推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顶板也设置有一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板向所述推板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初始位置与所述滤水筒端部之间设置有一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进行脱水时,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顶到所述滤水筒的端部处,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垃圾向所述顶板的方向挤压进行脱水;当脱水完成后,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推动完成脱水的垃圾向所述间隔区域移动并从所述间隔区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垃圾脱水装置还包括一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间隔区域上方,所述刮料装置包括一用于刮去所述推板或顶板表面残余料的刮料板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刮料板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滤水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滤水筒筒壁上的滤水孔或滤水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与所述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滤水筒的筒壁上部。

优选的,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设置在滤水筒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滤水结构滤出的水并排出的出水口以及与该出水口连接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干垃圾处理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滤水筒端部用于收集脱水后的干垃圾的出料口以及与该出料口连接的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用于将排出的干垃圾进行打包密封。

优选的,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为垃圾破碎装置或者垃圾筛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垃圾进行预处理、脱水和对脱出的水、脱水后的干垃圾进行排放处理,实现了对垃圾特别是厨房垃圾的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垃圾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垃圾脱水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垃圾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滤水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垃圾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为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例,该垃圾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可对水渣混合物的垃圾进行处理,特别是,可对含水率较高的垃圾物质进行脱水,具有较高的脱水能力,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包括垃圾处理、果蔬脱水及其它含水份的破碎物进行处理的工作。所述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垃圾预处理装置2、垃圾脱水装置3以及排放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排放处理模块包括水处理模块4以及干垃圾处理模块5;其中,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用于将垃圾进行预处理;所述垃圾脱水装置3与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连接,经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所述垃圾脱水装置,所述垃圾脱水装置用以将所述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脱水;所述干垃圾处理模块5以及水处理模块4分别与所述垃圾脱水装置3连接。所述垃圾脱水装置3包括:滤水筒12、推板14、顶板18以及第一驱动装置11;所述推板14设置于所述滤水筒12内,所述顶板18设置于所述滤水筒12的一端,所述推板14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连接,所述推板14可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的驱动下在所述滤水筒12内轴向移动用以将垃圾向所述顶板18的方向进行挤压;所述滤水筒12设置有滤水结构用以将挤压出的水排出所述滤水筒12,所述滤水筒12还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采用滤水筒12挤压滤水的方式,推板14和顶板18之间的空间可以随着第一驱动装置11的驱动而逐步减小,垃圾受推板14的推力向顶板18挤压,因此,不论垃圾的量多少,均能够在推板14的推力下向顶板18挤压完成脱水过程,比较适合各种小型化(垃圾量小、垃圾处理次数多、且需及时处理时)的使用,产生的垃圾能够及时处理,不必存储到合适量才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挤压脱水的方式由于挤压空间是不断的缩小的,不仅可以达到更好的挤压效果使得水的脱离更彻底,且垃圾与水的排出位置可分离(水从滤水结构排出,而垃圾保留在滤水筒内可通过其它方式排出),不会造成脱水不完全的问题,不需要进行二次烘烤。再者,挤压方式其推板运动是直线型,可利用小型电机转换出较大的推力,实现小型化,不需要大功率的电机驱动。此外,还可以根据推杆推力的大小决定脱水后物质的含水率大小,可根据需求选择推杆推力的大小实现垃圾的含水量。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水筒12、推板14、顶板18以及第一驱动装置11等结构可通过机架17进行固定安装,滤水筒12可通过其上的法兰盘124和耳朵123固定到固定架19和机架17上。滤水筒12的进料口121设置在其上部区域,当然,进料口也可以设置在其端部,如从顶板18相对的端部放入垃圾也是可以,但这种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进料口121可与垃圾处理装置的前端处理设备连接,如破碎装置或筛选装置等。本实施例中滤水筒12的滤水结构为设置在其筒壁上的多个滤水孔122,当然,对于本实施例而言,滤水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多条设置在筒壁上的滤水槽。滤水筒12的下方可设置出水口,对滤出的水进行收集并集中排出。

其中,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为垃圾破碎装置,垃圾破碎装置内设置有多个破碎齿,垃圾破碎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为一个斗体,通过斗体进行有序的送料以将垃圾送进所述破碎装置中,破碎装置对垃圾进行破碎至小尺寸,以使得垃圾能够更加密集的堆积在滤水筒内,提高挤压的效率。当然,作为本实施例垃圾预处理装置2的另一种替代方式,垃圾预处理装置2可以是一个筛选装置,其可用于将垃圾中的大的且较硬的物品进行筛出,可通过筛子或振动筛进行筛选,如酒瓶、金属罐等物品。当然,还可以是,在垃圾破碎装置前端设置垃圾筛选装置,先进行筛选后再进行破碎。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采用推杆电机驱动所述推板14,推杆电机具有功率小,推力大的特点,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设计推力为900N/cm2只需要DC24V-10W的推力电机即可达到要求。或者,也可以采用一般电机结合丝杆传动进行推动推板14,也能输出较大的推力。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脱水装置的小型化,家庭化。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滤水筒12内还设置有一导向筒13,所述导向筒13的外周贴合所述滤水筒12的内壁,所述导向筒13的一端与所述推板14连接固定,当所述推板14在所述滤水筒12内轴向移动时,所述导向筒13跟随所述推板14移动。导向筒13可以使得推板14能够在滤水筒12内顺畅的流动,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避免推板14受到过大的力发生偏移。同时,导向筒13在移动时能够将进料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挤压过程中垃圾向进料口上方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8也设置有一第二驱动装置1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用于驱动所述顶板18向所述推板14的方向移动。这样,顶板18可以移动到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也可以移出滤水筒12的端部,以便于进行放料(若进料口在滤水筒端部的情况下)和取料(排出脱水后的干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8的初始位置与所述滤水筒12端部之间设置有一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进行脱水时,所述顶板18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顶到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处避免垃圾溢出滤水筒12的端部,所述推板14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的驱动下将垃圾向所述顶板18的方向挤压进行脱水;当脱水完成后,所述顶板18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推板14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的驱动下推动完成脱水的垃圾向所述间隔区域移动并从所述间隔区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这样,进行挤压脱水时,水从滤水筒12的滤水结构排出,而挤压脱水后的干垃圾则从间隔区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互不干扰,使得脱水后的垃圾保持干燥,避免二次的水浸湿。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15可选择电动千斤顶或液压千斤顶等能在较短距离提供支撑的装置,其作用主要是推动顶板18在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顶住推板14挤压垃圾的推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一刮料装置16,所述刮料装置16设置于所述间隔区域上方,所述刮料装置16包括一用于刮去所述推板14或顶板18表面残余料的刮料板162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刮料板162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161,第三驱动装置161可以是电机配合齿轮进行驱动。其中,所述刮料板为较为柔软的硅胶材质,这样,在刮料过程中可避免挂怀刮料板以及刮伤推板14和顶板18的表面,保持表面光滑度可避免过多的残余出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模块4包括设置在滤水筒12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滤水结构滤出的水并排出的出水口以及与该出水口连接的排水管15。排水管15可连通至地下排水系统或者连接至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干垃圾处理模块5包括设置在所述滤水筒12端部(即所述间隔区域下方)用于收集脱水后的干垃圾的出料口以及与该出料口连接的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用于将排出的干垃圾进行打包密封,一般来说,打包机构至少包括自动热封口模块用于对袋口进行热封。

本实施例中脱水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需要挤压脱水的湿料(垃圾)从进料口送入滤水筒12,第二驱动装置15将顶板18向前推至滤水筒12的端部封住滤水筒12,推板14在第一驱动装置的推力下将湿料轴向推往顶板16并与顶板18互相挤压,在湿料达到一定的脱水效果后,第二驱动装置收回顶板18打开滤水筒12端部,将顶板18收到初始位置,然后推板14继续往前推,直至推板14推至滤水筒端部以外,这时干料(经过脱水后的垃圾)从出料口掉入回收箱,当干料掉出后在推板14及顶板18上会残留部分余料,此时启动刮料装置16,刮料板162在刮料装置上的电机转动下往下拨动,利用刮料板162两侧与推板及顶板的端面摩擦,从而达到刮去两端面的残余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

S1、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S2、对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脱水;

S3、对垃圾脱出的水进行水处理以及对干垃圾进行处理。

其中,可参考实施例一种的图2及图4,对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脱水的步骤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垃圾送入一滤水筒12中,在滤水筒12中对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轴向挤压;所述滤水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结构如滤水孔122用以将挤压出的水滤出,当然,滤水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滤水槽等结构。

其中,在所述滤水筒12中对垃圾进行挤压的步骤是通过从滤水筒的一端用推板14将垃圾向设置在滤水筒另一端端部的顶板18进行挤压。

其中,对干垃圾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顶板18抽离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使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打开,利用所述推板14将所述干垃圾推出至所述滤水筒12的端部排出。

在排出所述干垃圾后,还包括步骤:对所述推板以及所述顶板的表面残留物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干垃圾进行处理的步骤还包括:对排出的干垃圾进行打包密封处理。这样,可避免干垃圾发出异味,同时也更好的进行收集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垃圾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或者,作为对垃圾进行预处理的另一种可替代方式,对垃圾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对垃圾进行筛选处理。

又或者,可以先对垃圾进行筛选处理,然后再进行破碎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