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747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焊接机器人是目前比较常规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已得到了使用者的广泛认可。然而,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由于不能够移动待焊接物品,因此在焊接时常常存在一定的焊接死角,需要后续进行补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除焊接死角的存在,保障焊接效果,无需后续进行补焊,有效提升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包括腰座和底座,所述腰座上部两侧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分别为左机械臂和右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主臂、第二主臂、第三主臂和操作头,所述第一主臂与第二主臂铰接,所述第二主臂与第三主臂铰接,所述第三主臂与操作头的后端铰接;所述左机械臂操作头前端接有焊枪;所述右机械臂操作头前端接有抓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臂与第二主臂铰接,第二主臂与第三主臂铰接,第三主臂与操作头的后端铰接,通过这一系列结构机械臂动作灵活,操作便利。左机械臂和右机械臂配合工作,左机械臂操作头前端的焊枪进行焊接工作,右机械臂操作头前端的抓手负责移动待焊接产品,以消除焊接死角的存在。本实用新型通过抓手移动待焊接产品,能够实现对待焊接产品全方面焊接,无焊接死角存在,焊接效果好,焊接后无需补喷,大大提升了焊接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机械臂内部中空,内置有工作电缆。通过左机械臂内置工作电缆,可有效保护工作电缆,延迟使用寿命,避免焊接时产生的火星溅到工作电缆,继而损坏工作电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底座内装有气焊瓶,所述气焊瓶通过输气管与左机械臂的操作头连接,所述输气管与焊枪连通。通过此种设置,可充分利用底座内部空间,减少机器人对外部空间的占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腰座与底座螺纹连接。通过此种设置,底座和腰座组装方便,便于日常更换气焊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除焊接死角的存在,保障焊接效果,无需后续进行补焊,有效提升焊接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机械臂内置工作电缆,可有效保护工作电缆,延迟使用寿命,避免焊接时产生的火星溅到工作电缆,继而损坏工作电缆;

(3)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内装有气焊瓶,气焊瓶通过输气管与左机械臂的操作头连接,输气管与焊枪连通,可充分利用底座内部空间,减少机器人对外部空间的占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腰座与底座螺纹连接,底座和腰座组装方便,便于日常更换气焊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抓手,2—焊枪,3—腰座,4—第一主臂,5—第二主臂,6—操作头,7—第三主臂,8—输气管,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包括腰座3和底座9,所述腰座3上部两侧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分别为左机械臂和右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主臂4、第二主臂5、第三主臂7和操作头6,所述第一主臂4与第二主臂5铰接,所述第二主臂5与第三主臂7铰接,所述第三主臂7与操作头6的后端铰接;所述左机械臂操作头6前端接有焊枪2;所述右机械臂操作头6前端接有抓手1。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臂4与第二主臂5铰接,第二主臂5与第三主臂7铰接,第三主臂7与操作头6的后端铰接,通过这一系列结构机械臂动作灵活,操作便利。左机械臂和右机械臂配合工作,左机械臂操作头6前端的焊枪2进行焊接工作,右机械臂操作头6前端的抓手1负责移动待焊接产品,以消除焊接死角的存在。本实用新型通过抓手1移动待焊接产品,能够实现对待焊接产品全方面焊接,无焊接死角存在,焊接效果好,焊接后无需补喷,大大提升了焊接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机械臂内部中空,内置有工作电缆。通过左机械臂内置工作电缆,可有效保护工作电缆,延迟使用寿命,避免焊接时产生的火星溅到工作电缆,继而损坏工作电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底座9内装有气焊瓶,所述气焊瓶通过输气管8与左机械臂的操作头6连接,所述输气管8与焊枪2连通。通过此种设置,可充分利用底座9内部空间,减少机器人对外部空间的占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腰座3与底座9螺纹连接。通过此种设置,底座9和腰座3组装方便,便于日常更换气焊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