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拨料矫直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钢管拨料矫直装置大部分由拉拔机将钢管拉拔完后,进入储料仓,然后通过料带打包,经行车转料至矫直机料架,由工人逐根将管材送入矫直机。这种工作方式需要操作工4人,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效率。
目前,一些用于管材生产线的顶料装置无法保证管材顺利输送至矫直机输送辊道处。同时,大部分顶料装置结构过于简单,无法达到管材逐根运输的目的,而且,一些顶料装置只能运输单种规格的管材,无法满足不同规格管材的运输条件。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包括拉拔机、机架和矫直机,所述机架右侧设有拉拔机,所述机架上端设有斜向左下方设置的储料平台,所述机架右端还设有一用于将管材移动至储料平台的气缸升降装置,所述储料平台左侧末端设有一用于保证管材顺利送进的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左侧设有矫直机输送辊道机架,所述矫直机输送辊道支架上端设有矫直机输送辊道,矫直机输送辊道末端设有矫直机;
所述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料平台末端一侧的导向轨、设置在储料平台上端的导料条、伸缩气缸、挡条和转轮,转轮左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中间部位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导向轨啮合,所述伸缩气缸紧固于导向轨侧面,伸缩气缸上端设有挡条。
进一步的,所述拉拔机、机架和矫直机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处。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升降平台、气缸和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机架处呈竖直状,所述气缸升降平台一端固定于滑轨处,气缸升降平台下端连接有升降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由拉拔机将管材拉拔完后,直接滚落气缸升降装置,通过气缸调节将管材托运至储料平台处,通过顶料装置逐根将管材送入矫直机输送辊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矫直机为市面上常用的矫直机。
顶料装置可以根据管材的直径大小通过调节转轮,转轮带动连接杆上的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与导向轨采用啮合的方式结合,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导向轨进行移动,紧固于导向轨处的伸缩气缸以及其上端的挡条可以随着导向轨的移动而移动;挡条末端与储料平台上端的导料条之间设置的距离为大于管材的半径小于管材的直径,经过伸缩气缸的工作可以使得管材逐根进入矫直机输送辊道,防止管材因过多无法逐根输送至矫直机输送辊道所造成的一系列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设计巧妙、结构新颖;
2、与现有的操作方式比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顶料装置的设置可以减小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管材可以逐根输送至矫直机输送辊道处,调节挡条和导料条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管材进行逐根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拉拔机 2、机架 3、矫直机 4、储料平台 5、气缸升降装置 6、顶料装置 7、矫直机输送辊道机架 8、矫直机输送辊道 9、导向轨 10、导料条 11、挡条 12、转轮 1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管材生产线的拨料矫直装置,包括拉拔机1、机架2和矫直机3,所述机架2右侧设有拉拔机1,所述机架2上端设有斜向左下方设置的储料平台4,所述机架2右端还设有一用于将管材移动至储料平台的气缸升降装置5,所述储料平台4左侧末端设有一用于保证管材顺利送进的顶料装置6,所述顶料装置6左侧设有矫直机输送辊道机架7,所述矫直机输送辊道支7架上端设有矫直机输送辊道8,矫直机输送辊道8末端设有矫直机3;
所述顶料装置6包括设置在储料平台末端一侧的导向轨9、设置在储料平台上端的导料条10、伸缩气缸、挡条11和转轮12,转轮12左侧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中间部位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导向轨9啮合,所述伸缩气缸紧固于导向轨9侧面,伸缩气缸上端设有挡条11。
进一步的,所述拉拔机1、机架2和矫直机3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处。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升降装置5包括气缸升降平台、气缸和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机架处呈竖直状,所述气缸升降平台一端固定于滑轨处,气缸升降平台下端连接有升降气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