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20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



背景技术:

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剪切、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从板料上分离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毛坯的冲压方法。冲裁是利用冲模的刃口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产生剪切变形并分离。冲裁在冲压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冲裁过程中,除剪切轮廓线附近的金属外,板料本身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以由平板冲裁加工的零件仍然是一平面形状。现有汽车零件的冲裁技术中,由于极小的冲裁间隙使得冲裁力成倍增加,产品与冲头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增加,易产生高温和积屑,使得冲头的寿命急剧下降,使用常规的冲头,寿命最多只有几百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以解决电源线保护收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包括工作台、上模和下模;

所述下模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四角处分别设有套筒式的导向柱,并且该下模上端设有冲裁模具,该冲裁模具上开有通孔,且该冲裁模具的两端分 别设有送料挡板,两个送料挡板在相对的那侧分别开有送料槽;

所述上模与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相连,该上模的上端连接有气缸,且其下端在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冲头,冲头表面具有TiCN膜。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工作台的下端贯通,所述工作台的下端设有收料桶。

进一步的,所述与送料挡板平行方向上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包括缸筒、缸盖、缸底,所述缸盖和所述缸底位于所述缸筒两端,所述缸盖内部插接有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头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缸底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上模垂直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四角处分别设有滑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采用小间隙冲裁并留量,尽量减小塌角及撕裂带尺寸,减小塌角及撕裂带的尺寸缩减;采用二次及三次精切,使用小间隙及小的切削量,尽可能多的增加光亮带面积,并且有效提高了冲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送料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上模,3-滑轮,4-下模,5-导向柱,6-冲裁模具,7-冲头,8-通孔,9-送料挡板,10-送料槽,11-气缸,12-限位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制作如图3所示的工件时,结合部分需铆合,要求铆合部分的轮廓度为 且切断面为80%以上的光亮带。

需要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送料结构的冲裁工装,包括工作台1、上模2和下模4;

所述下模4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其四角处分别设有套筒式的导向柱5,可以使上模2按照垂直方向运动,并且该下模4上端设有冲裁模具6,该冲裁模具6上开有通孔8,且该冲裁模具6的两端分别设有送料挡板9,两个送料挡板9在相对的那侧分别开有送料槽10;所述上模2与所述导向柱5的上端相连,该上模2的上端连接有气缸11,且其下端在与所述通孔8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通孔8匹配的冲头7,经过实验比较和大胆尝试,对冲头表面使用PVD镀膜技术,在冲头表面形成一层TiCN膜,使得冲头表层硬度达到3000-3500HV,摩擦系数0.5,经实际应用测算,冲头寿命达到20万次以上。

一块长的钢板送入送料槽10中,然后另一端拉头拉着钢板运动,在此过程中,上模2反复运动,对钢板进行冲裁,送料挡板9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钢板,并使其直线运动。

所述通孔8与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贯通,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设有收料桶,冲裁完成之后,冲裁下的部分可以顺利掉入收料桶中,

所述与送料挡板9平行方向上的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用于抽动所述

所述气缸11包括缸筒、缸盖、缸底,所述缸盖和所述缸底位于所述缸筒两端,所述缸盖内部插接有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头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缸底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上模2垂直连接,有效地防止了漏油现象的发生。

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四角处分别设有滑轮3,工装可以随意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