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672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包含有减振盘,在加工减振盘的过程中,会在减振盘上开设减振孔,减振孔通常由冲压加工制成。然而普通的冲压模具在冲压减振孔时,会导致减振孔边角因应力集中,从而产生撕裂的力,使减振孔的边角产生裂纹。为避免加工出的减振盘上的减振孔出现裂纹,因此需要设计出专用于生产不会产生裂纹的减振盘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相互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冲压面盘、中冲柱和减振孔冲压块,所述中冲柱设置在所述冲压面盘的中部,所述减振孔冲压块有多个,并且该减振孔冲压块围绕所述中冲柱设置,所述减振孔冲压块呈“工”字型,其中“工”字型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的四个边角均为圆弧状;所述下模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内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冲柱相互配合的中冲立柱,该中冲立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该中冲立柱内部的中空结构可供所述中冲柱通过,所述下模内还固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中冲立柱之间设有多个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将支撑平台与中冲立柱之间的空间,隔离成相互独立的空间,被隔离出来的每个独立空间均可供所述减振孔冲压块通过。

进一步地,在呈“工”字型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的左右两个凹槽中固设有曲边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曲边压块固设在所述减振孔冲压块两个凹槽的侧壁上,所述曲边压块呈三棱柱状,并且截面积大的一面对应所述冲压面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中,围绕所述中冲柱设置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有8个;所述下模内部设置的所述隔板有8个,因而形成8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分别与所述减振孔冲压块相对。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模中,所述中冲柱竖直固接在所述冲压面盘的下端面中部,而多个所述减振孔冲压块均竖直固接在所述冲压面盘的下端面,并围绕所述中冲柱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面盘的外侧壁固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设置的插杆;所述下模的外侧壁固接有两个相互对应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可供所述插杆通过并与所述插杆相互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需要冲压的减振盘放入下模内部,上模与下模相互配合并给冲压面盘施加冲力,中冲柱竖直向下冲击,并贯穿该减振盘,从而冲压出盘毂孔。减振孔冲压块竖直向下冲击,并贯穿该减振盘,从而冲压出减振孔。由于减振孔冲压块呈“工”字型,并且减振孔冲压块的四个边角为圆弧状,因而根据减振孔冲压块形状冲压而出的减振孔,四个边角也是圆弧状的过渡,可以分散冲压时,减振孔四个边角的应力,避免减振孔边缘被撕裂而出现裂纹。使用本模具对减振盘进行生产加工,可以提高成品质量,节约生产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模的底面俯视图。

图3是图1中下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减振孔冲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减振盘成形后的俯视图。

图6是减振孔成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冲压面盘;12-中冲柱;13-减振孔冲压块;131-曲边压块;14-插杆;2-下模;21-支撑平台;22-中冲立柱;23-隔板;24-套筒;3-减振盘;4-减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减振盘成形模具,包括上模1和与所述上模1相互配合的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冲压面盘11、中冲柱12和减振孔冲压块13,所述中冲柱12设置在所述冲压面盘11的中部,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有多个,并且该减振孔冲压块13围绕所述中冲柱12设置。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呈“工”字型,其中“工”字型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的四个边角均为圆弧状。所述下模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模2内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冲柱12相互配合的中冲立柱22。该中冲立柱2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该中冲立柱22内部的中空结构可供所述中冲柱12通过。所述下模2内侧壁固接有圆形的支撑平台21,所述支撑平台21宽0.5cm~1.5cm,并且该支撑平台21距所述下模2顶端边缘2cm~3cm,所述支撑平台21与所述中冲立柱22之间设有多个隔板23。每个所述隔板23将支撑平台21与中冲立柱22之间的空间,隔离成相互独立的空间,被隔离出来的每个独立空间均可供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通过。

所述曲边压块131固设在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两个凹槽的侧壁上,所述曲边压块131呈三棱柱状,并且截面积大的一面对应所述冲压面盘11设置,此结构的曲边压块131可以便于竖直向下冲击减振孔4的边缘成形。

采用以上结构,下模2放置在冲压机台面上,将裁切成圆形还未冲压的减振盘放入下模2内部,支撑平台21与减振盘3边缘接触并起到支撑减振盘3的作用,并且下模2内部的中冲立柱22和隔板23都能为减振盘3提供支撑此减振盘3的力。将上模1中的中冲柱12放入下模2内并与减振盘3表面接触,再将上模1中的冲压面盘11放置在冲压机冲压滑块的下方,冲压机的冲压滑块竖直向下冲击冲压面盘11。受冲击力的作用,上模1中的中冲柱12和减振孔冲压块13竖直向下冲击还未加工的减振盘3。根据上模1中中冲柱12和减振孔冲压块13的形状,在未加工的减振盘3中部冲压出盘毂孔,而围绕在此盘毂孔周边的是被减振孔冲压块冲压出的减振孔4。由于减振孔冲压块13呈“工”字型,其中“工”字型的减振孔冲压块13的四个边角均为圆弧状,因此减振盘3上的减振孔4也呈“工”字型,并且四个边角均为圆弧状,圆弧状的减振孔4边角能够分散应力,避免减振孔4边角因应力集中,从而产生撕裂的力,使减振孔4的边角产生裂纹。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工”字型减振孔冲压块13的左右各有一个凹槽,在呈“工”字型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的左右两个凹槽中固设有曲边压块131。当减振孔冲压块13向下冲击时,首先减振孔冲压块13将在减振盘3上冲压出呈“工”字型的减振孔4,而减振孔冲压块13继续竖直向下冲击,已经呈“工”字型的减振孔4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将被动受曲边压块131的冲压,使减振孔4左右两侧的边缘被动冲压呈图6所示的翻卷状。

所述上模1中,围绕所述中冲柱12设置的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优选有8个。所述下模2内部设置的所述隔板23有8个,因而形成8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分别与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相对。因而可以通过上模1与下模2的相互配合,在减振盘3上冲压出8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减振孔4。

在所述上模1中,所述中冲柱12竖直固接在所述冲压面盘11的下端面中部,而多个所述减振孔冲压块13均竖直固接在所述冲压面盘11的下端面,并围绕所述中冲柱12等间距分布。

所述冲压面盘11的外侧壁固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设置的插杆14;所述下模2的外侧壁固接有两个相互对应设置的套筒24,所述套筒24可供所述插杆14通过并与所述插杆14相互配合。套筒24与插杆14相互配合后,更够使上模1和下模2配合更加准确,保障上模1中每个减振孔冲压块13都能在冲压减振盘3后,容纳在隔板23隔离出的独立空间内,避免减振孔冲压块13失误冲压向隔板23,损坏下模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