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型/管材绕弯的快速铰链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735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型/管材绕弯的快速铰链夹紧装置,属于先进塑性成形工艺及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现有绕弯成形工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弯曲件的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绕弯成形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装置、工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铰链夹紧机构是在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夹紧机构,它结构简单,增力比大,而且能够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因此,在绝大多数设备上都采用铰链夹紧机构。而现有的夹紧机构所占空间较大,给安装或使用带来了不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铰链夹紧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占空间大为减少,可以弥补因机床空间不足而带来的安装或使用方面的限制,使得夹具的体积变小,结构更为紧凑;同时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制造业选择新型的性能优良的铰链夹紧机构提供了选项,也为老机构的改造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型/管材绕弯的夹持装置,包括压杆1、后支撑板2、铰链机构3、弹簧4、前支撑板5、推杆6、凹模7、凸模8、底板9;后支撑板2、前支撑板5、凸模8均固定在底板9上,铰链机构3的前端固定有推杆6,后端固定有压杆1;铰链机构3的后端位于两个后支撑板2之间,通过轴与后支撑板2连接,铰链机构3可沿轴转动;铰链机构3的前端固定有多个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板5和/或底板9连接;推杆6穿过前支撑板5与凹模7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机构3的前端与推杆6之间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固定,铰链机构3的后端与压杆1之间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固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机构3的后端、后支撑板2上均设有孔,螺栓穿过铰链机构3与后支撑板2上的孔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螺栓的一端设有螺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机构3、前支撑板5上面均焊接有圆形小铁柱,弹簧一端焊接在铰链机构3的圆形小铁柱上,另一端焊接在前支撑板5的圆形小铁柱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杆长度L1=2~2.5L0,L0为模具与型材接触部分的长度,压杆半径R1=0.15~0.30L0;铰链长度L2=3.0~3.5L0,宽高为0.6~0.8L;推杆长度L3=1.5~2.0L0,推杆半径R2=0.2~0.4L0;前支撑板长、宽与底板长度保持一致,厚度h1=0.2~0.35L0;后支撑板长度L4=0.5~0.7L0,厚度h2=0.3~0.4L0;底板长度L5=7~9L0,宽度1.2~1.5L0;凹模与凹模的整体长、宽、高为L6=L0~1.2L0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与凹模配合部分的尺寸应根据型材的实际形状来进行设计,弹簧长度和劲度系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使用过程:通过压杆的转动,使压杆带动铰链及推杆拉动凹模后退,将型材置于凹凸模中,然后压杆回到水平位置,使弹簧在铰链上施加的拉力压紧凸凹模;待弯曲过程结束,再在压杆上施加力,压杆带动铰链及推杆拉动凹模后退,就可以对型材进行卸载。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占空间大为减少,可以弥补因机床空间不足而带来的安装或使用方面的限制,使得夹具的体积变小,结构更为紧凑。

(2)当需要加工的型/管材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拆卸和更换与型/管材的形状相配合的不同截面尺寸的凸凹模即可,能节省大量加工费用以及时间成本。

(3)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回复机构,回复速度快且平稳,且能提供适当的夹紧力,可以减少对型/管材的挤压,降低型/管材的变形,增大型/管材几何尺寸的稳定性,提高型/管材的成形质量和成形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制造业选择新型的性能优良的铰链夹紧机构提供了选项,也为老机构的改造提供了有利的途径;该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操作简便,成形效率高,夹紧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杆、2-后支撑板、3-铰链、4-弹簧、5-前支撑板、6-推杆、7-凹模、8-凸模、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型/管材绕弯的夹持装置,包括压杆1、后支撑板2、铰链机构3、弹簧4、前支撑板5、推杆6、凹模7、凸模8、底板9;后支撑板2、前支撑板5、凸模8均固定在底板9上,铰链机构3的前端焊接有推杆6,后端焊接有压杆1;铰链机构3的后端位于两个后支撑板2之间,通过轴与后支撑板2连接,铰链机构3可沿轴转动;铰链机构3前端的两侧固定有2个弹簧4,铰链机构3、前支撑板5上面均焊接有圆形小铁柱,弹簧一端焊接在铰链机构3的圆形小铁柱上,另一端焊接在前支撑板5的圆形小铁柱上;推杆6穿过前支撑板5与凹模7连接,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压杆长度L1=2L0,L0为模具与型材接触部分的长度,压杆半径R1=0.15L0;铰链长度L2=3.2L0,宽高为0.6L;推杆长度L3=1.5L0,推杆半径R2=0.3L0;前支撑板长、宽与底板长度保持一致,厚度h1=0.35L0;后支撑板长度L4=0.7L0,厚度h2=0.4L0;底板长度L5=9L0,宽度1.5L0;凹模与凹模的整体长、宽、高为L6=L0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型/管材绕弯的夹持装置,包括压杆1、后支撑板2、铰链机构3、弹簧4、前支撑板5、推杆6、凹模7、凸模8、底板9;后支撑板2、前支撑板5、凸模8均固定在底板9上,铰链机构3的前端通过螺纹与推杆6连接,后端通过螺纹与压杆1连接;铰链机构3的后端位于两个后支撑板2之间,铰链机构3的后端、后支撑板2上均设有孔,螺栓穿过铰链机构3与后支撑板2上的孔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螺栓的一端设有螺帽,铰链机构3可沿螺栓转动;铰链机构3的前端固定有4个弹簧4,铰链机构3、前支撑板5上面均焊接有圆形小铁柱,4个弹簧一端均焊接在铰链机构3的圆形小铁柱上,其中两个弹簧4另一端焊接在前支撑板5的圆形小铁柱上,两个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9上;推杆6穿过前支撑板5与凹模7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压杆长度L1=2.4L0,L0为模具与型材接触部分的长度,压杆半径R1=0.3L0;铰链长度L2=3.5L0,宽高为0.7L;推杆长度L3=1.8L0,推杆半径R2=0.4L0;前支撑板长、宽与底板长度保持一致,厚度h1=0.2L0;后支撑板长度L4=0.6L0,厚度h2=0.3L0;底板长度L5=7L0,宽度1.2L0;凹模与凹模的整体长、宽、高为L6= 1.2L0

以AZ31镁合金温热张力绕弯成型工艺为例,对本实施例所述装置的使用过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下压压杆1带动铰链3、推杆6及凹模7后退,待型/管材置于凸凹模间隙处后,放开压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铰链3及推杆6会带动凹模7复位,凸凹模闭合并压紧型材,开动绕弯机开始工作即可。

本实施例中合金为AZ31镁合金,尺寸为总长650mm,壁厚1.5mm的型材;该型材需要加热到170℃,型材加热段长度为200mm,型材弯曲角度为103,固定量;弯曲速度0.1rad/s;预拉量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设置;待其加热到指定温度且均匀保温10 S后,快速铰链夹紧装置(如图1)配合凸凹模夹紧型材的一端,从而实现型材在绕弯机上的温热张力绕弯实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