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生产线及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33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生产线及其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汽车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正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自己的生产线上使用了机器人、传感、监控系统等技术。

在汽车生产流程中,需要对汽车的各个组件进行组装的环节,以实现对汽车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的拼装。在组装环节中,需要使用支撑工位对汽车的组件进行支撑,以便于从流水线上运动至相应位置的其余部件可以和被支撑组件很方便的拼装到一起。目前常用的支撑工位使用效果不佳,结构不够灵活多变,集成度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高效生产的需要。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支撑工位使用不便且集成度较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支撑工位使用不便且集成度较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装置的汽车生产线。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面的竖直的第一立柱框,底座设有用于和地面固定连接的螺栓孔,第一立柱框用于支撑组装汽车的组件。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中,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立柱框,第二立柱框和第一立柱框相对平行设置。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中,第一立柱框和第二立柱框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中,第一立柱框和第二立柱框之间设有预设间距,第一立柱框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等于第二立柱框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中,第一立柱框的高度大于或小于第二立柱框的高度。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中,第一立柱框和第二立柱框与底座的连接处均分别设有肋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面的竖直的第一立柱框,底座设有用于和地面固定连接的螺栓孔,第一立柱框用于支撑组装汽车的组件。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装置时,底座通过化学螺栓和地面固定连接,保证底座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立柱框对汽车待组装的部件进行支撑,可以实现对组件更加稳定的支撑效果。此外,底座可以预设有多个连接点,可以在底座上同时安装多个立柱框,提高了支撑工位的集成度,使得支撑工位的结构形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更广。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生产线,该汽车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种支撑装置。由于上述的支撑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支撑装置的汽车生产线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底座1、第一立柱框2、第二立柱框3、肋板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以避免传统支撑工位的使用效果不佳,提高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面的竖直的第一立柱框2,底座1设有用于和地面固定连接的螺栓孔,第一立柱框2用于支撑组装汽车的组件。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时,底座1通过螺栓和地面固定连接,保证底座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立柱框2对汽车待组装的部件进行支撑,可以实现对组件更加稳定的支撑效果。此外,底座1可以预设有多个连接点,可以在底座1上同时安装多个立柱框,提高了支撑工位的集成度,使得支撑工位的结构形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更广。当然立柱框固定连接至底座1上可以不依托于前述连接点,直接通过焊接或者化学螺栓连接的形式也是可行的。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底座1的使用效果,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立柱框3,第二立柱框3和第一立柱框2相对平行设置。优选设置第二立柱框3,使得该支撑装置可以同时支撑更多的部件,而且可以支撑对应于汽车车身不同位置的部件,使得组装工作的效率变得更高。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使用效果,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高度相等。优选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高度相等,使得二者支撑的汽车组件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方便外部运动系统的设置,能够使外部运动组件同时与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所支撑的组件位置相匹配,同时进行安装。尤其是汽车上存在大量对称的部件,使用等高的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使得汽车的组件装配过程可以对称的同时进行,提高了汽车组装的加工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使用效果,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之间设有预设间距,第一立柱框2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等于第二立柱框3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双轨道辅助汽车的部件沿生产线前进,双轨道分别设置于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外侧,优选第一立柱框2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等于第二立柱框3和其外侧的导轨的距离,使得立柱框和各自外侧导轨的距离相同,因此外部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的时间也就可以达成一致。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匹配外部导轨的结构设计使得加工效率有所提升,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实现汽车组件的对称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框2的高度大于或小于第二立柱框3的高度。优选第一立柱框2的高度大于或小于第二立柱框3的高度,二者不等高时可以适应进行不同高度的组件的同时安装,第一立柱框2可以支撑和第二立柱框3支撑的不同高度的组件,例如汽车的内部结构和汽车的底部结构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可以通过不同高度的立柱框进行分别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与底座1的连接处均分别设有肋板4。由于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有时需要支撑重量较大的部件,因此优选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与底座1的连接处均分别设有肋板4,使得二者的承重能力和防倾倒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加强,避免第一立柱框2和第二立柱框3在使用操作容易折断或者倾倒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生产线,该汽车生产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支撑装置。由于该汽车生产线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所以该汽车生产线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