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77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车悬挂中支架主要由两块主板、两块连接板等零件组成,生产过程中需将这些零件进行焊接。而现有的中支架在焊接过程中,对主板和连接板等零件并没有配套的设备加以定位和夹持,大多采用工人手工定位和夹持的方式,这种方式常常出现零件夹持不稳固、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导致焊接出来的中支架稳定性低、精确度低;并且现有的定位夹持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甚至还影响到工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旨在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手工定位和夹持,具有夹持稳固性好、定位精准等优点,焊接的中支架品质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底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内侧纵向设置有两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匹配的轴,所述调节板中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轴承以及与所述第二轴承相匹配的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下端穿过底板并设置有调节手轮;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中部设置有一对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内设置有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外部套设有紧固盘;

所述左侧板上的第一限位孔外侧设置有气缸支架,气缸支架外侧设置有顶紧气缸,顶紧气缸的伸缩杆连接设置有顶紧盘,顶紧盘侧端面沿水平方向穿过左侧板设置有顶杆;所述右侧板内侧第一限位轴外部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中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设置有第二限位轴;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三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三轴套,连接所述第三轴套设置有第三限位轴;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端设置有固定卡箍,固定卡箍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顶杆至少设置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的设置配合调节板能够实现中支架的纵向定位,调节板配合传动丝杠能够调节工件高度,适应不同高度工件的需求;紧固盘在顶紧气缸的推动下配合定位块能够实现中支件的横向定位夹紧,使固定更加牢固,稳固性更好,定位更加精准,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工件使用;固定卡箍的设置能够防止气缸施力过程中左右侧板承受压力过大造成的折弯等;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板,2.右侧板,3.底板,41.滑槽,42.第一轴承,43.调节板,44.轴,45.第二轴承,46.传动丝杠,47.调节手轮,51.第一限位孔,52.第一轴套,53.第一限位轴,54.紧固盘,55.定位块,61.气缸支架,62.顶紧气缸,63.顶紧盘,64.顶杆,71.第二限位孔,72.第二轴套,73.第二限位轴,81.第三限位孔,82.第三轴套,83.第三限位轴,9.固定卡箍,100.左主板,101.右主板,102.连接板Ⅰ,103.连接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中支组焊用工装,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底板3与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下部内侧纵向设置有两组滑槽41,滑槽41内设置有第一轴承42,左侧板1和右侧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调节板43,调节板43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承42相匹配的轴44,所述调节板43中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轴承45以及与所述第二轴承45相匹配的传动丝杠46,传动丝杠46下端穿过底板3并设置有调节手轮47;

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中部设置有一对第一限位孔51,第一限位孔51内设置有第一轴套52,所述第一轴套52内设置有第一限位轴53,所述第一限位轴53外部套设有紧固盘54;

所述左侧板1上的第一限位孔51外侧设置有气缸支架61,气缸支架61外侧设置有顶紧气缸62,顶紧气缸62的伸缩杆连接设置有顶紧盘63,顶紧盘63侧端面沿水平方向穿过左侧板1设置有顶杆64;所述右侧板2内侧第一限位轴53外部设置有定位块55;

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中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二限位孔71,第二限位孔71内设置有第二轴套72,连接所述第二轴套72设置有第二限位轴73;

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三限位孔81,第三限位孔81内设置有第三轴套82,连接所述第三轴套82设置有第三限位轴83;

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端设置有固定卡箍9,固定卡箍9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杆64至少设置为两组。

如图2所示,中支架由左主板100、右主板101、连接板Ⅰ102、连接板Ⅱ103焊接而成,使用时,第一限位轴53、第二限位轴73、第三限位轴83分别穿过左主板100、右主板101和连接板Ⅰ102相应的孔,将连接板Ⅱ103放置在调节板43上并置于左主板100和右主板101之间,摇动调节手轮47控制调节板43的升降,使左主板100、右主板101和连接板Ⅱ103的底端平齐,实现中支架的纵向定位;控制顶紧气缸62向右推动顶紧盘63使顶杆64接触紧固盘54并向右挤压,则中支架横向位移上夹持在紧固盘54和定位块55之间,实现中支架的横向定位夹紧,此时便可进行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限位轴53、第二限位轴73、第三限位轴83的设置配合调节板43能够实现中支架的纵向定位,调节板43配合传动丝杠46能够调节工件高度,适应不同高度工件的需求;紧固盘54在顶紧气缸62的推动下配合定位块55能够实现中支件的横向定位夹紧,使固定更加牢固,稳固性更好,定位更加精准,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工件使用;固定卡箍9的设置能够防止气缸施力过程中左右侧板承受压力过大造成的折弯等;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性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