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齿圈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1617阅读:2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齿轮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内齿圈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内齿圈是指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传统的内齿圈加工普遍采用锻造成型、粗加工、调质、精加工、磨齿和氮化的工艺步骤来进行生产。但是此种生产方式使得内齿圈的合格率不高,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损坏,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内齿圈生产工艺,以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齿圈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对原材进行检验、并做调质处理;

(2).对原材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

(3).对原材进行点眼、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

(4).对步骤(3)得到产品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5).对产品进行精车工艺;

(6).对产品进行磨齿、粗钻销孔、精镗孔;

(7).对经过步骤(6)的产品进行氮化处理;

(8).再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

(9).将经过磁粉探伤的产品整理、清洁;

(10).将整理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发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齿圈生产工艺,通过先对原材进行调质处理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进行点睛、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并在氮化处理后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原材在调质处理后,对产品利用半精车工艺进行生产。通过半精车工艺对内齿圈的端面进行处理,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进行超声波探伤后在产品的外圆上打标识。通过在超声波探伤后打标识,便于对产品进行跟踪,也优化了产品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步骤(4)中退火温度低于调质回火温度20℃,保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并随炉冷至100℃出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先对原材进行调质处理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进行点睛、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并在氮化处理后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半精车工艺对内齿圈的端面进行处理,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3.本发明通过在超声波探伤后打标识,便于对产品进行跟踪,也优化了产品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内齿圈生产工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先对原材进行调质处理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进行点睛、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并在氮化处理后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内齿圈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对原材进行检验、并做调质处理,再对产品利用半精车工艺进行生产

(2).对原材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在产品的外圆上打标识;

(3).对原材进行点眼、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

(4).对步骤(3)得到产品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低于调质回火温度20℃,保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并随炉冷至100℃出炉;

(5).对产品进行精车工艺;

(6).对产品进行磨齿、粗钻销孔、精镗孔;

(7).对经过步骤(6)的产品进行氮化处理;

(8).再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

(9).将经过磁粉探伤的产品整理、清洁;

(10).将整理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发运。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内齿圈生产工艺,通过先对原材进行调质处理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进行点眼、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并在氮化处理后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内齿圈生产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齿圈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1).对原材进行检验、并做调质处理;(2).对原材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3).对原材进行点睛、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4).对步骤(3)得到产品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5).对产品进行精车工艺;(6).对产品进行磨齿、粗钻销孔、精镗孔;(7).对经过步骤(6)的产品进行氮化处理;(8).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9).对产品整理、清洁;(10).将整理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发运。通过先对原材进行调质处理和超声波探伤检测,再进行点睛、钻孔、攻丝和铣齿处理,氮化处理后对产品进行磁粉探伤,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文学峰;侯登山;运学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