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964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由金属和其他刚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冲压成形的工具。其基本零部件包括凸模、凹模以及压边装置。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目前,在冲压产品上冲压打扁成型细小水沟过程中(如图1至图2所示),冲压打扁的冲子末端又细又长,从而在冲压时容易因强度不够而折断,进而不仅容易对模具造成损坏,且还会对产品造成影响。同时,冲压打扁的冲子折断后,需要更换上新的零部件,进而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且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包括:

补强预冲打扁冲子,其套设于脱料板上,且可沿脱料板竖向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其下端伸出脱料板下端面或收缩于脱料板内,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下端设有用以预冲打扁的打扁端部,以及设于所述打扁端部上方并位于所述打扁端部左右两侧且用以补强所述打扁端部强度的第一补强部;

凹模刃口,其沿所述打扁端部竖向方向向下内凹成型于凹模上端面,且与所述打扁端部相配合以成型细小水沟于冲压产品上。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第一补强部下侧设有用以过渡连接所述打扁端部的过渡段。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过渡段为内凹弧形过渡段。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示补强预冲打扁冲子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补强部上侧且用以二次补强所述打扁端部强度的第二补强部。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打扁端部和所述凹模刃口的横截面形状为纵向矩形。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打扁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补强部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凹模刃口的单边长度和单边宽度均比所述打扁端部的单边长度和单边宽度长0.005㎜。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脱料板上且可与所述第一补强部和所述打扁端部相适配的脱料板刃口,所述脱料板刃口形状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前后凸出的前凸出部和后凸出部,以及沿其横向方向左右凸出且连接于所述前凸出部和所述后凸出部之间的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前凸出部和所述后凸出部的单边长度均比所述打扁端部单边长度长0.002㎜,所述前凸出部至所述后凸出部的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均比所述打扁端部单边宽度宽0.002㎜,所述左凸出部和所述右凸出部的单边宽度均比所述第一补强部单边宽度宽0.002㎜,所述左凸出部至所述右凸出部的长度在左右方向上均比所述第一补强部单边长度长0.002㎜。

如上所述的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所述打扁端部的表层均设有经td处理后的td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强部补强所述打扁端部强度,继而提高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的整体强度,且再通过与所述打扁端部和所述第一补强部形状相适配的所述凹模刃口配合使用,从而不仅可成型细小水沟于冲压产品上,且还可避免以及解决在冲压时,冲子容易因强度不够而被折断,进而损坏模具、影响产品等技术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了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还能大大降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2、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中所述打扁端部经td处理后能够大幅度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对产品的刮伤或压伤,又能大大地提高抗咬合性能,且还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生产成本或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冲压产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ⅰ,示出现有冲压产品上的细小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中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ii。

图5是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中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的局部仰视图。

图6是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中所述脱料板刃口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中所述凹模刃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7所示,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包括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凹模刃口2和脱料板刃口3。

具体地,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套设于脱料板上,且可沿脱料板竖向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其下端伸出脱料板下端面或收缩于脱料板内,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下端设有用以预冲打扁的打扁端部11,以及设于所述打扁端部11上方并位于所述打扁端部11左右两侧且用以补强所述打扁端部11强度的第一补强部12。所述凹模刃口2沿所述打扁端部11竖向方向向下内凹成型于凹模上端面,且与所述打扁端部11相配合以成型细小水沟100于冲压产品上。

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补强部12补强所述打扁端部11强度,继而提高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的整体强度,且再通过与所述打扁端部11和所述第一补强部12形状相适配的所述凹模刃口2配合使用,从而不仅可成型细小水沟100于冲压产品上,且还可避免以及解决在冲压时,冲子容易因强度不够而被折断,进而损坏模具、影响产品等技术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了本申请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还能大大降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述第一补强部12下侧设有用以过渡连接所述打扁端部11的过渡段121。所述过渡段121为内凹弧形过渡段。其优点不仅在于可提高所述打扁端部11的强度,且还可以加大所述打扁端部11的向中下压力。

所示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补强部12上侧且用以二次补强所述打扁端部11强度的第二补强部13。其目的在于辅助增强所述第一补强部12和所述打扁端部11的强度。

所述打扁端部11和所述凹模刃口2的横截面形状为纵向矩形。其目的在于满足冲压产品上的细小水沟100的形状。

所述打扁端部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补强部12的宽度。其目的在于可避免所述第一补强部12干涉。

所述凹模刃口2的单边长度和单边宽度均比所述打扁端部11的单边长度和单边宽度长0.005㎜。其优点在于可避空让位所述打扁端部11。

所述补强打扁成型冲压产品细小水沟的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脱料板上且可与所述第一补强部12和所述打扁端部11相适配的脱料板刃口3,所述脱料板刃口3形状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前后凸出的前凸出部31和后凸出部32,以及沿其横向方向左右凸出且连接于所述前凸出部31和所述后凸出部32之间的左凸出部33和右凸出部34。其优点在于形成与所述第一补强部12和所述打扁端部11相适配的形状,进而形成互补状态。

所述前凸出部31和所述后凸出部32的单边长度均比所述打扁端部11单边长度长0.002㎜,所述前凸出部31至所述后凸出部32的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均比所述打扁端部11单边宽度宽0.002㎜,所述左凸出部33和所述右凸出部34的单边宽度均比所述第一补强部12单边宽度宽0.002㎜,所述左凸出部33至所述右凸出部34的长度在左右方向上均比所述第一补强部12单边长度长0.002㎜。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所述补强预冲打扁冲子1在冲压打扁产品时压紧产品料带。

所述打扁端部11的表层均设有经td处理后的td覆层。其优点在于经td处理后的所述打扁端部11能够大幅度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对产品的刮伤或压伤,又能大大地提高抗咬合性能,且还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生产成本或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