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17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铝是一种延展性好、质量轻的金属,因此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铝材冲压成型的过程中,模具长时间使用会发热,模具过热不仅容易烫伤操作工人,影响操作,而且容易烫伤铝材的表面,在铝材表面形成烫痕,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因此模具的降温尤为重要,传统的方式是通过风力自然冷却或向模具表面喷水进行冷却,冷却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模具主体,所述底座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方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显示屏旁边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侧面设置有水泵,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接线箱,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模腔底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两端设置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旁边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模具主体底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模具主体底部侧面设置有通风孔。

上述结构中,模具使用的过程中,所述水泵启动带动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管内流通,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冲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所述温度感应器时刻监测所述模具主体的温度变化,并把数据传输到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当所述模具主体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值时,所述显示屏后方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散热扇启动加快通气流通,提高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感应器镶嵌在所述模具主体内,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管盘绕在所述模具主体内部,所述冷却液管内的冷却介质为水或其他易于导热的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冷却液管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管道接头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到所述冷却液箱和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上,所述水泵的入水端连通到所述冷却液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散热扇,所述散热扇通过导线连接到所述接线箱。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镶嵌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显示屏为LED液晶屏。

进一步的,所述状态指示灯镶嵌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状态指示灯为LED灯,每个所述散热扇对应一个所述状态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时刻监控模具的温度变化,并提高散热速度,缩短散热时间,提高产品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操作按钮;2、显示屏;3、状态指示灯;4、管道接头;5、电磁阀门;6、模具主体;7、温度感应器;8、底座;9、散热扇;10、冷却液管;11、通风孔;12、水泵;13、冷却液箱;14、接线箱;15、无线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铝材成型用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底座8、模具主体6,底座8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上方设置有状态指示灯3,显示屏2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钮1,显示屏2旁边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15,底座8内部设置有冷却液箱13,冷却液箱13侧面设置有水泵12,底座8上表面设置有接线箱14,底座8上方设置有模具主体6,模具主体6的模腔底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7,模具主体6内部设置有冷却液管10,冷却液管10两端设置有管道接头4,管道接头4旁边设置有电磁阀门5,模具主体6底部的腔体内设置有散热扇9,模具主体6底部侧面设置有通风孔11。

上述结构中,模具使用的过程中,水泵12启动带动冷却液在冷却液管10内流通,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冲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温度感应器7时刻监测模具主体6的温度变化,并把数据传输到显示屏2上显示出来,当模具主体6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值时,显示屏2后方的控制器控制散热扇9启动加快通气流通,提高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温度感应器7镶嵌在模具主体6内,温度感应器7通过无线信号与无线信号收发器15相连接,冷却液管10盘绕在模具主体6内部,冷却液管10内的冷却介质为水或其他易于导热的液体,管道接头4与冷却液管10连接在一起,两个管道接头4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到冷却液箱13和水泵12的出水端上,水泵12的入水端连通到冷却液箱13内部,模具主体6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散热扇9,散热扇9通过导线连接到接线箱14,显示屏2镶嵌在底座8上,显示屏2为LED液晶屏,状态指示灯3镶嵌在底座8上,状态指示灯3为LED灯,每个散热扇9对应一个状态指示灯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