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3678发布日期:2018-07-17 23:0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



背景技术:

汽车前围板上的管路定位螺柱一般都有20多颗,而且螺柱分布在正面与反面,现在大部分工装夹具拼台都要两个工位才能焊接完成,一个定位正面螺柱,另外一面定位背面螺柱。用两个工位来焊接前围板螺柱至少要有两个拼台夹具、两个操作工人、两套螺柱焊设备,焊完正面螺柱再搬运到下个工位焊接,人机工程不好、消耗时间也多。同时两个工位占用工厂场地面积也比较大,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所述旋转拼台包括底座、旋转底板、脚踏开关、旋转手柄、立式框架定位导向机构及电气装置,所述旋转底板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脚踏开关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连接所述电气装置,所述旋转手柄通过支架设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立式框架设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导向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立式框架及旋转底板上,所述电气装置通过保护罩设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框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框架及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及加强框架分别设于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框架的底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加强框架连接,所述加强框架的顶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竖框,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角位置内侧分别设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底板包括底板架、顶板及多个垫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架上,多个所述垫板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架的底面角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旋转装置,设于所述旋转装置上的第一连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多个旋转导向轮,多个所述旋转导向轮分别置于所述旋转装置的四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对称分布在所述旋转装置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底板的两端四个角位分别连接滑轮支架的一端,所述滑轮支架的另一端底部连接滑轮,两端所述底板的两个所述滑轮支架之间还连接支脚支架的一端,所述支脚支架的另一端底面连接支脚,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置于所述开口上方,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面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面设有平衡块,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脚踏开关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气泵、第一导向装置、第二导向装置、第三导向装置、第四导向装置、第五导向装置、第六导向装置、第七导向装置、第八导向装置、第九导向装置、第十导向装置、第十一导向装置及第十二导向装置,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第二导向装置、第三导向装置、第四导向装置、第五导向装置、第六导向装置、第七导向装置、第八导向装置、第九导向装置、第十导向装置、第十一导向装置及第十二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板还连接第一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还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三导向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连接的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三转接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三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三连接板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四导向装置包括第四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的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四支架分别连接的第四气缸、第四转接架及第四直连板,所述第四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四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四直连板通过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所述第五导向装置包括第五支架,通过螺栓设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五连接板连接的第五转接架,与所述第五连接板连接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五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五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五连接板上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所述第六导向装置包括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通过螺栓连接第六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六连接板连接的第六气缸及第六三端转接架,所述第六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六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第六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七导向装置包括第七支架,与所述第七支架连接的第七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接板连接的第七三端转接架、第七气缸及第七支撑架,通过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定位套筒,通过第七定位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定位销,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七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三端通过第七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架,所述第七支架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八导向装置包括第八支架,通过第八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第八连接板,与所述第八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八气缸及第八转接架,所述第八连接板还通过第八加强架连接所述第八转接架,所述第八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八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九导向装置包括第九支架,通过第九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九支架的第九连接板,与所述第九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九气缸及第九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九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九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十导向装置包括第十支架,通过第十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支架的第十连接板,与所述第十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十气缸及第十三端转接架,所述第十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十一导向装置包括第十一支板,与所述第十一支板连接的第十一连接板,与所述第十一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十一气缸及第十一转接架,所述第十一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一转接架的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一连接板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导向装置包括第十二支架,通过第十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二支架的第十二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板的第十二气缸及第十二转接架,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另一端侧面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连接板还通过加强支架连接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螺柱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完成正背面焊接,节省一个拼台夹具、节省一半空间场地、节省人工成本,设备投入成本低;夹具框架立式放置,拼台可旋转,有效利用空间实现其功能;零件不用转运,操作效率明显提高;维护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的立式框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的旋转底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的底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0-底座 20-旋转底板 30-立式框架 40-旋转手柄 50-电气装置60-脚踏开关 80-扶手 90-位移检测支架 101-第一连板 102-底板 103-旋转装置 104-旋转导向轮 105-支撑座 106-滑轮支架 107-滑轮 108-支脚支架 109-支脚 110-连接支架 111-平衡块 112-脚踏开关安装座 201-底板架 202-顶板 203-垫板 301-第一固定板 302-第二固定板 303-第三固定板 304-第一框架 305-加强框架 306-加强板701-第一导向装置 702-第二导向装置 703-第三导向装置 704-第四导向装置 705-第五导向装置 706-第六导向装置 707-第七导向装置 708-第八导向装置 709-第九导向装置 710-第十导向装置 711-第十一导向装置 712-第十二导向装置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围板螺柱焊工装旋转拼台,所述旋转拼台包括底座10、旋转底板20、脚踏开关60、旋转手柄40、立式框架30、定位导向机构及电气装置50,所述旋转底板20设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脚踏开关60设于所述底座10上并连接所述电气装置50,所述旋转手柄40通过支架设于所述旋转底板20上,所述立式框架30设于所述旋转底板20上,所述导向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立式框架30及旋转底板20上,所述电气装置50通过保护罩设于所述旋转底板20上,所述底座10的一端还设有扶手80。

底座10:旋转底座与地面接触,固定不变,其上安装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旋转限位等,是旋转拼台的基础。

旋转底板20:旋转底板通过旋转轴与旋转底座相连,上面安装立式框架30、操作手柄40、螺柱焊定位套筒、定位夹具等。

脚踏开关60:旋转台控制开关。

操作手柄40:用手操作操作手柄产生动力使拼台旋转。

立式框架30:采用立式框架保证足够大空间,前围板正面与背面都可以在一个工位焊接完成。

螺柱焊枪:用于打螺柱的焊枪。使用的时候,工人拿着焊枪对准导向套筒用力压到底,使焊枪头接触零件,按下按钮即可完成螺柱焊接。

定位套筒:螺柱焊枪导向套筒。

所述立式框架30包括第一固定板301、第二固定板302、第三固定板303、第一框架304及加强框架305,所述加强框架305连接所述第一框架304,所述第一框架304及加强框架305分别设于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第二固定板302及第三固定板303上,所述第一框架304的底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加强框架305连接,所述加强框架305的顶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框架304的竖框,所述第一框架304的上端角位置内侧分别设有加强板306。

所述旋转底板20包括底板架201、顶板202及多个垫板203,所述顶板202设于所述底板201架上,多个所述垫板203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架201的底面角位上。

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02,设于所述底板202上的旋转装置103,设于所述旋转装置103上的第一连板101,设于所述底板102上的多个旋转导向轮104,多个所述旋转导向轮104分别置于所述旋转装置103的四周,所述底板102上还设有两个支撑座105,两个所述支撑座105对称分布在所述旋转装置103的两侧,所述底板102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底板102的两端四个角位分别连接滑轮支架106的一端,所述滑轮支架106的另一端底部连接滑轮107,两端所述底板102的两个所述滑轮支架106之间还连接支脚支架108的一端,所述支脚支架108的另一端底面连接支脚109,所述底板10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支架110,所述连接支架110置于所述开口上方,所述连接支架110的底面连接支脚109,所述连接支架110的顶面设有平衡块111,所述底板102的一端连接有脚踏开关安装座112。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气泵、第一导向装置701、第二导向装置702、第三导向装置703、第四导向装置704、第五导向装置705、第六导向装置706、第七导向装置707、第八导向装置708、第九导向装置709、第十导向装置710、第十一导向装置711及第十二导向装置712,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装置701、第二导向装置702、第三导向装置703、第四导向装置704、第五导向装置705、第六导向装置706、第七导向装置707、第八导向装置708、第九导向装置709、第十导向装置710、第十一导向装置711及第十二导向装置712。

所述第一导向装置707包括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板还连接第一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还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一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二导向装置702包括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二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三导向装置703包括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连接的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三转接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三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三连接板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

所述第四导向装置704包括第四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的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四支架分别连接的第四气缸、第四转接架及第四直连板,所述第四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四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四直连板通过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所述第五导向装置705包括第五支架,通过螺栓设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五连接板连接的第五转接架,与所述第五连接板连接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五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五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五连接板上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所述第六导向装置706包括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通过螺栓连接第六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六连接板连接的第六气缸及第六三端转接架,所述第六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六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第六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

所述第七导向装置707包括第七支架,与所述第七支架连接的第七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接板连接的第七三端转接架、第七气缸及第七支撑架,通过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定位套筒,通过第七定位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定位销,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七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二端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七三端转接架的第三端通过第七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架,所述第七支架还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八导向装置708包括第八支架,通过第八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第八连接板,与所述第八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八气缸及第八转接架,所述第八连接板还通过第八加强架连接所述第八转接架,所述第八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八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定位支架连接两个定位套筒。

所述第九导向装置709包括第九支架,通过第九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九支架的第九连接板,与所述第九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九气缸及第九三端转接架,所述第九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九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所述定位套筒;所述第十导向装置710包括第十支架,通过第十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支架的第十连接板,与所述第十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十气缸及第十三端转接架,所述第十三端转接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三端转接架的第二、三端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

所述第十一导向装置711包括第十一支板,与所述第十一支板连接的第十一连接板,与所述第十一连接板分别连接的第十一气缸及第十一转接架,所述第十一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一转接架的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一连接板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导向装置712包括第十二支架,通过第十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二支架的第十二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板的第十二气缸及第十二转接架,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另一端侧面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定位套筒,所述第十二连接板还通过加强支架连接所述第十二转接架的侧面。

所述旋转底板20上还这有两个位移检测支架。

由于场地有限,前围板焊接线只能布置4个工位,而螺柱焊只能布置一个工位但,同时必须把正面、背面的20多颗螺柱焊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前围板螺柱焊旋转拼台,拼台采用旋转台+立式框架方式,使前围板螺柱都可以露在外部,实现单工位正反两面螺柱焊接。该拼台只需用一个工位、一个操作工、一套螺柱焊设备就能把前围板上的正面与背面螺柱焊接完,节省成本。

打正面螺柱,拿螺柱焊枪在导向套筒的导向下打正面螺柱;旋转拼台,打完正面螺柱,用脚踩旋转脚踏,旋转台锁紧机构打开,用手抓操作手柄旋转拼台,旋转拼台在限位的作用下旋转180度到背面,松开脚踏开关,旋转拼台锁紧,旋转拼台完成;打背面螺柱,拿螺柱焊枪在导向套筒的导向下打背面螺柱;复位,打完背面螺柱,用脚踩旋转脚踏,旋转台锁紧机构打开,用手抓操作手柄旋转拼台,旋转拼台在限位的作用下旋转180度到正面,松开脚踏开关,旋转拼台锁紧,复位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