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二次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016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机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车轮高精度二次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上的各大汽车厂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轮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车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美观性、低噪音等要求的重要零件。铝合金车轮由于其材料性能优越、车轮重量轻、散热好、外观样式丰富美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汽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二次装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二次装夹装置,由轴套,直线轴承,定位销,弹簧A,浮动轴,螺母,压板,拉杆,浮动柱,弹簧B,轴承端盖,轴承,间隔环,压盖,底座组成。轴承端盖将两个轴承和间隔环封闭在底座内,其中两个轴承通过间隔环连接。轴套安装在轴承上,直线轴承和压盖固定在轴套上,浮动轴依次穿过直线轴承和弹簧A,定位销固定在浮动轴顶端,定位销的上部分为正椎结构,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销和直线轴承连接,定位销可以在弹簧A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拉杆固定在压盖上,拉杆穿过弹簧B和浮动柱内孔,浮动柱外壁与轴套内孔连接,浮动柱的上端面为正锥面结构,弹簧B的两端分别与压盖和浮动柱连接,浮动柱在弹簧B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螺母将压板安装在拉杆上。

实际使用前,螺母和压板从拉杆上卸下。实际使用时,在车轮放到本装置的过程中,将车轮中心孔和螺栓孔分别与浮动柱和浮动轴对齐,在车轮的重力与弹簧A和弹簧B作用下,浮动柱上端锥面和浮动轴上端面锥面分别车轮中心孔和螺栓孔完全贴合,接着,螺母将压板压紧车轮正面,使车轮向下运动,最终,车轮法兰面与浮动柱上端面接触,至此,车轮的装夹工作完成,车轮开始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满足车轮二次定位的需求,并且效果理想、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二次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套,2-直线轴承,3-定位销,4-弹簧A,5-浮动轴,6-螺母,7-压板,8-拉杆,9-浮动柱,10-弹簧B,11-轴承端盖,12-轴承,13-间隔环,14-压盖,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二次装夹装置,包括轴套1,直线轴承2,定位销3,弹簧A4,浮动轴5,螺母6,压板7,拉杆8,浮动柱9,弹簧B10,轴承端盖11,轴承12,间隔环13,压盖14,底座15。轴承端盖11将两个轴承12和间隔环13封闭在底座15内,其中两个轴承12通过间隔环13连接。轴套1安装在轴承12上,直线轴承2和压盖14固定在轴套1上,浮动轴5依次穿过直线轴承2和弹簧A4,定位销3固定在浮动轴5顶端,定位销3的上部分为正椎结构,弹簧A4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销3和直线轴承2连接,定位销3可以在弹簧A4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拉杆8固定在压盖14上,拉杆8穿过弹簧B10和浮动柱9内孔,浮动柱9外壁与轴套1内孔连接,浮动柱9的上端面为正锥面结构,弹簧B10的两端分别与压盖14和浮动柱9连接,浮动柱9在弹簧B10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螺母6将压板7安装在拉杆8上。

实际使用前,螺母6和压板7从拉杆8上卸下。实际使用时,在车轮放到本装置的过程中,将车轮中心孔和螺栓孔分别与浮动柱9和浮动轴5对齐,在车轮的重力与弹簧A4和弹簧B10作用下,浮动柱9上端锥面和浮动轴5上端面锥面分别车轮中心孔和螺栓孔完全贴合,接着,螺母6将压板7压紧车轮正面,使车轮向下运动,最终,车轮法兰面与浮动柱9上端面接触,至此,车轮的装夹工作完成,车轮开始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