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906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套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套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轴套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五金配件,比如在一些散热风扇上,为固定叶片转子架与转轴,经常需要在转轴和转子架之间使用轴套连接,此时便需要进行轴套的装配再出货。对于一些高速的风扇,更是需要将轴套铆接在转子架上以获得更牢固的装配效果。目前,轴套装配主要是由人手压动进行装配,装配效率非常慢,浪费大量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套装配装置,设置独特的结构,配置有传动机构、轴套压合机构、翻转机构、铆接机构,实现了轴套装配自动化的轴套装配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套装配装置,包括底座、丝杠传动组件、轴套压合组件、轴套铆接组件、翻转组件,底座顶部并列设置有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丝杠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一侧的马达A、与马达A丝杠连接的托件台,托件台与底座滑动连接;轴套压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一侧的气缸A、固定连接在气缸A输出轴上的轴套抓取块,轴套抓取块中部设置有与轴套头部形状匹配的轴套孔;轴套铆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板一侧的气缸B、固定连接在气缸输出轴上的且具有所需铆接形状的铆接块;翻转组件包括位于铆接块下方的磁块、位于磁块两侧的托杆、贯穿连接在磁块上且与托杆旋转连接的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三竖板上的马达B,转轴依次贯穿托杆、磁块与马达B输出轴固定连接。

将工件放置在托件台上,由丝杠传动组件将工件传送到轴套抓取块下方,轴套在气缸A的推动下被压入到工件上,在丝杠传动组件的传动下轴套压入完成的工件到达磁块下方并被磁块吸附住,工件被翻转组件翻转180°,在轴套铆接组件的压动下完成轴套铆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轴套压入及铆接的自动化操作,装配效率高。

优选地,丝杠传动组件还包括丝杠螺杆、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贯穿设置在托件台内部,丝杠螺杆一端与马达A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丝杠螺母与一支撑杆旋转连接。

优选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托件台底部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滑槽。

优选地,滑轨一端设置有挡板。

优选地,磁块为电磁铁。

优选地,轴套抓取块带有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套装配装置,设置独特的装配结构,将工件放置在托件台上,由丝杠传动组件将工件传送到轴套抓取块下方,轴套在气缸A的推动下被压入到工件上,在丝杠传动组件的传动下轴套压入完成的工件到达磁块下方并被磁块吸附住,工件被翻转组件翻转180°,在轴套铆接组件的压动下完成轴套铆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轴套压入及铆接的自动化操作,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抓取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座1、滑轨11、挡板111、丝杠传动组件2、马达A21、托件台22、滑槽221、丝杠螺杆23、丝杠螺母24、支撑杆25、轴套压合组件3、气缸A31、轴套抓取块32、轴套孔321、轴套铆接组件4、气缸B41、铆接块42、翻转组件5、磁块51、托杆52、转轴53、马达B54、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7、第三竖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轴套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丝杠传动组件2、轴套压合组件3、轴套铆接组件4、翻转组件5,底座1顶部并列设置有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7、第三竖板8;丝杠传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一侧的马达A21、与马达A21丝杠连接的托件台22,托件台22与底座1滑动连接;轴套压合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6一侧的气缸A31、固定连接在气缸A31输出轴上的轴套抓取块32,轴套抓取块32中部设置有与轴套头部形状匹配的轴套孔321;轴套铆接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板7一侧的气缸B41、固定连接在气缸B41输出轴上的且具有所需铆接形状的铆接块42;翻转组件5包括位于铆接块42下方的磁块51、位于磁块51两侧的托杆52、贯穿连接在磁块51上且与托杆52旋转连接的转轴53、固定连接在第三竖板8上的马达B54,转轴53依次贯穿托杆52、磁块51与马达B54输出轴固定连接。

将工件放置在托件台22上,马达A21通过丝杠对托件台22施加一直线方向移动的推力,托件台22沿着底座1向轴套抓取块32下方移动,往轴套孔中塞入轴套,通过气缸A31的压动,轴套被压入到工件上。在丝杠传动组件2的传动下,完成了轴套压入的工件被传送到磁块51下方,磁块51将工件吸附住,在马达B54的驱动下,磁块51带动工件围绕托杆52旋转180°,工件完成翻转动作。此时气缸B41带动铆接块42往轴套上压动,工件在托杆52的支撑和铆接块42的压动下,形成了需要铆接的形状,轴套铆接操作完成。

基于上述实施例,丝杠传动组件2还包括丝杠螺杆23、丝杠螺母24,丝杠螺母24贯穿设置在托件台22内部,丝杠螺杆23一端与马达A21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丝杠螺母24与一支撑杆25旋转连接。在托件台22内部设置丝杠螺母24,丝杠螺杆23在马达A21的驱动下对托件台22施加直线方向移动的推力,实现了托件台22的传动功能。在丝杠螺杆23一端设置支撑杆25,可提升丝杠传动组件2的传动稳定性。

为提升托件台22滑动流畅性,基于上述实施例,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1,托件台2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11匹配的滑槽221。在丝杠传动组件2的传动下,托件台22沿着滑轨11直线运动,滑动更顺畅、更稳定。

为了防止托件台22滑离滑轨11,基于上述实施例,滑轨11一端设置有挡板111。挡板111能够阻挡托件台22的移动,限制托件台22的最大活动范围。

为了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吸附及释放,基于上述实施例,磁块51为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只在通电情况下才携带磁性的原件。磁块51通电时磁块51瞬间将工件吸附,以进行铆接操作,铆接完成后,磁块51断电,磁块51失去磁性工件被释放,实现了铆接流程的高效性。

为了方便轴套的抓取,基于上述实施例,轴套抓取块32带有磁性。带有磁性的轴套抓取块32能够快速地将轴套固定在轴套孔321中,轴套上料效率提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