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802发布日期:2018-07-13 17:1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晶装置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结晶器配合使用的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CN202079265U披露了一种圆形的结晶器,具体为管式弧形结晶器,该结晶器整体呈圆环形筒;该结晶器内有固定于铜管端口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样板定位装置,样板定位装置上设置有位于铜管内壁外侧的中心线上的样板定位槽,通过样板定位槽能够将校弧样板精确定位于铜管内,从而有利于保证足锟的安装精确度。

上述的专利对于解决足锟的安装精确度发挥了创造性的作用,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结晶器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结晶器内的凹槽变形,变形的凹槽经常采用钳子等工具复原校回,通过钳子等工具复原校回时,不易恢复结晶器内凹槽原有的平滑及规整度,仍然会遗留些许的变形从而影响其使用。

因此,需要配置一种相应的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达到使结晶器内凹槽快速复原校回原有形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达到使结晶器内凹槽顺利快速复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有如下的特点:

该装置呈块状结构,优选为实心的块状结构,具有上顶面、下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端面、后端面;前端面与后端面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与后端面相互平行;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的宽度相同;前端面与后端面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小于或等于后端面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20-1/10。

前端面与后端面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前端面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为后端面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的4/5。

左侧面与右侧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

上顶面为外凸的弧形面。

下底面为平面。

上顶面为波浪形。

上顶面有自右向左的凹进部,该凹进部斜向设置,凹进部的起始端是上顶面的右侧边缘,凹进部的终端是上顶面的自右向左1/4位置处。

凹进部的终端附近有与凹进部侧壁相连接的推杆。

该装置还包括推板,推板与右侧面呈一体结构,推板为竖直的板或呈“L”形的板,推板的高度为右侧面高度的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来回的在结晶器的凹槽内滑动,从而使结晶器凹槽快速顺利的恢复原有的形状,避免了由于使用钳子手工恢复不易控制到使结晶器凹槽仍无法回复到原有的形状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晶器,2-凹槽, 3-块状结构,301-上顶面,302-前端面,303-右侧面,304-下底面,305-左侧面,306-后侧面,307-凹进部,308-推板,309-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附图1和2 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向上凸出的弧面,左侧面305与右侧面303为平面。

实施例2

附图3 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波浪形的面,左侧面305与右侧面303为平面。

实施例3

附图4 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平面,左侧面305为向内凹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外凸的弧面。

实施例4

附图5 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向上凸出的面。

左侧面305为向内凹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外凸的面,上顶面有自右向左的凹进部307,该凹进部307斜向设置,凹进部307的起始端是上顶面的右侧边缘,凹进部307的终端是上顶面的自右向左1/4位置处。

实施例5

附图6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平面,左侧面305为向内凹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外凸的面,该装置还包括推板308,推板308与右侧面303呈一体结构,推板308为竖直的板,推板308的高度为右侧面303高度的2倍,推板308与上顶面301相交处,也即右侧面303的最顶端。

实施例6

附图7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平面,左侧面305为向内凹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外凸的面,该装置还包括推板308,推板308与右侧面303呈一体结构,推板308为呈“L”形的板。

实施例7

附图8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平面,左侧面305为向内凹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外凸的面。

实施例8

附图9中,用于对结晶器整形的装置,该装置大致呈实心的块状结构3,具有上顶面301、下底面304、左侧面305、右侧面303、前端面302、后端面306;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均为弧形面且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相互平行;

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的弧度与待整形的结晶器内凹槽2两侧壁的弧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6之间的距离与结晶器凹槽2的宽度相同;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相同;且前端面302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等于后端面306左右两侧边之间的弧长;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弧长为结晶器凹槽内径的1/15。

前端面302与后端面306的高度高于结晶器内凹槽2至结晶器端口的高度。

上顶面301为向上凸出的弧面,左侧面305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右侧面303为向内凹进的面,上顶面有自右向左的凹进部307,该凹进部307斜向设置,凹进部307的起始端是上顶面的右侧边缘,凹进部307的终端是上顶面的自右向左1/4位置处,凹进部307内有半球形的突起30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