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804发布日期:2018-09-04 22:5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PCB焊接技术近年来电子工业工艺发展历程,可以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回流焊技术。原则上传统插装件也可用回流焊工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通孔回流焊接。其优点是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焊点,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然而温度敏感元件却限制了回流焊接的应用,无论是插装件还是SMD.继而人们把目光转向选择焊接。在PCB板焊接过程中,由于PCB板上电器元件没法固定,翻转的时候容易掉落,这样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PCB板的焊接需要使用辅助工装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那提出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PCB板上电器元件没法固定,翻转的时候容易掉落,耗费人力物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处均安装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前后两侧中央均安装支座,两组所述支座的相对内壁安装转轴,且支座上安装有与转轴相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上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盖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面积小于固定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且通孔远离PCB板焊接部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宽度为262cm,长度为29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简单,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安装的盖板,有效的固定PCB板和电气元件,翻转时也能保证电气元件固定在PCB板上,降低了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支座、4固定板、5盖板、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CB板焊接用辅助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四角处均安装支撑柱2,底板1的顶部前后两侧中央均安装支座3,两组支座3的相对内壁安装转轴6,且支座3上安装有与转轴6相匹配的轴承,转轴6上安装固定板4,固定板4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盖板5连接。

其中,盖板5的面积小于固定板4的面积,有利于合上盖板5,观察PCB板有没有放置倾斜,固定板4上设有通孔,且通孔远离PCB板焊接部位设置,有利于插接插好电器元件,提高工作效率,底板1的宽度为262cm,长度为294cm,有利于放置特定的PCB板。

工作原理:把底板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PCB板放在固定板4上,插好电器元件,盖上盖板5后翻转过来进行电气元件的焊接,有效的固定PCB板和电气元件,翻转时也能保证电气元件固定在PCB板上,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