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083发布日期:2018-12-05 20:1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轮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单向阀工件的安装面上安装有环形阀片,环形阀片上安装有卡片,现有的卡片两端通过开设通孔,通过通孔与环形阀片上的螺钉穿接实现卡片的安装,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的直接利用孔间距来进行装配的安装方式,在阀片频繁上下开合的时候,卡片会自由脱落,失去卡片的自身性能,使得进气阀片弧形卡片不能固定环形阀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可重构的思想,提供了一种减速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包括上料单元、送料单元以及机架,所述上料单元包括水平推头、输送板、竖直推头以及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为机架上开设的槽道,所述竖直推头可升降地设置于上料通道内,单向阀工件放置在竖直推头上,输送板的一端连接上料通道的输出端口,另一端形成输出端,所述水平推头可沿输送板滑动地设置在输送板上;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磁吸头、顶杆、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水平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磁吸头可沿水平导轨滑动地设置于水平导轨上,所述顶杆可升降地穿接于所述磁吸头。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第一活动安装板、第二活动安装板、磁吸头升降气缸以及顶杆升降气缸,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导轨,所述磁吸头升降气缸安装于第一活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活动安装板固接于磁吸头升降气缸的输出轴,所述顶杆升降气缸安装于第二活动安装板上,所述顶杆与顶杆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板上还安装有压头气缸,所述压头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压头。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磁吸头包括吸盘固定座、两个卡片夹爪、夹爪气缸以及吸盘,所述吸盘固定座固定于第二活动安装板上,且吸盘固定座设有用于穿接所述顶杆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安装槽联通,所述吸盘设于吸盘固定座下方的安装槽上,所述夹爪气缸固定于吸盘固定座上,所述两个卡片夹爪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且与夹爪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实现相对于安装槽地靠近、远离运动。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吸盘为两个,两吸盘分别设于安装槽内的两侧,所述通孔位于两吸盘之间。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安装槽与弧形卡片的接触面为与所述弧形卡片相适配的弧面;所述安装槽的两侧的相邻上分别设有一个呈矩形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弧形卡片相适配的挡边。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每个夹爪相对于安装槽一侧设有凸起;每个夹爪通过一连接板与夹爪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竖直推头穿接有两顶升杆,两顶升杆与一顶升气缸的输出轴相连。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推头活动安装板、推头气缸、限位压头、限位压头气缸以及限位压头安装板,所述推头气缸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推头通过推头活动安装板与推头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限位压头气缸固定于推头活动安装板上,所述限位压头通过限位压头安装板与限位压头气缸的输出轴连接,限位压头与推头与弧形卡片的接触面为与弧形卡片相适配的弧面。

所述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输送板上还设有两卡片限位板,两卡片限位板分别设于输送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输送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弧形卡片相适配的弧形面,限位板与输送板间留有间隙,形成进可通过一片卡片的输送通道,两卡片限位板间形成限制压头滑动的限位轨道。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改进的弧形卡片快速、高效、可靠的安装;由于卡片的片体整体呈弧形,因此卡片两端的实际孔距小于预定安装位置的孔距,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在拾取卡片的过程中调整卡片的姿态使之能够准确、可靠地安装至预先设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送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磁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磁吸头的结构示意图的A向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A向示意图的B向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A向示意图的C向示意图。

图7是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输送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输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送料单元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主要由上料单元2、送料单元3以及机架1组成。上料单元主要由水平推头21、输送板24、竖直推头25以及上料通道12组成。上料通道12为机架上开设的槽道,竖直推头25可升降地设置于上料通道12内,单向阀工件放置在竖直推头25上,输送板24的一端连接上料通道12的输出端口242,另一端形成输出端243。水平推头21可沿输送板24滑动地设置在输送板24上。送料单元3主要由磁吸头330、顶杆322以及水平导轨11组成。水平导轨11水平地设置于机架1上,磁吸头330可沿水平导轨11滑动地设置于水平导轨11上,顶杆322可升降地穿接于磁吸头330。

如图2,本实施例的送料单元还包括第一活动安装板31、第二活动安装板32、磁吸头升降气缸311以及顶杆升降气缸321。第一活动安装板滑动连接于水平导轨11,磁吸头升降气缸311安装于第一活动安装板31上,第二活动安装板32固接于磁吸头升降气缸311的输出轴。顶杆升降气缸321安装于第二活动安装板32上,顶杆322与顶杆升降气缸321的输出轴连接。

考虑到弧形卡片为带有弧度的薄片状钢制卡片,因此卡片具备一定的弹性,致使卡片的两端安装孔的孔距小于实际安装孔距。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磁吸的方式,先通过磁性吸盘自输出端口242拾取弧形卡片后,再由顶杆推顶弧形卡片的中部位置,最后由磁吸头升降气缸311驱动磁吸头330下降,将弧形卡片安装于工件上。

如图3、图4、图5以及图6,本实施例的磁吸头330主要由吸盘固定座33、两个卡片夹爪34、安装槽331、夹爪气缸342以及吸盘333组成。吸盘固定座33固定于第二活动安装板32上,且吸盘固定座33设有用于穿接顶杆322的通孔332。吸盘333设于吸盘固定座下端的安装槽331上,通孔332与安装槽331联通。夹爪气缸342固定于吸盘固定座33上,两个卡片夹爪34位于安装槽331的两侧且与夹爪气缸342的输出轴连接实现相对于安装槽331地靠近、远离运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吸盘333为两个,两吸盘333分别设于安装槽331内的两侧,通332孔位于两吸盘333的中间位置,参见图4。

安装槽331与弧形卡片的接触面为与弧形卡片相适配的弧面。安装槽331的两侧的相邻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个呈矩形装的限位块334,限位块334上设有与弧形卡片相适配的挡边,挡边用于与处于弧形状态的卡片两端相抵以维持原有状态。

为了确保卡片在被顶杆322推顶时仍有效保持平整的姿态以及精准地定位于安装面,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夹爪34相对于安装槽331一侧设有凸起341,参见图4。在夹爪34向安装槽331一侧运动时,夹爪34与限位块334相抵达到夹爪的极限运动位置,此时顶杆322推顶卡片,使卡片脱离吸盘333,卡片的两端与凸起341抵住形成预安装的平整状态。每个夹爪34通过一连接板与夹爪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如图7,上料单元2主要由推头活动安装板221、推头气缸21、限位压头232、限位压头气缸23以及限位压头安装板231组成。推头气缸21固定于机架1上,竖直推头25通过推头活动安装板221与推头气缸21的输出轴连接。限位压头气缸23固定于推头活动安装板221上。限位压头232通过限位压头安装板231与限位压头气缸23的输出轴连接。限位压头232与竖直推头25与弧形卡片的接触面为与弧形卡片相适配的弧面。

本实施例的竖直推头25穿接有两顶升杆251,两顶升杆251与一顶升气缸(图中未示出)的输出轴相连。该顶升气缸始终推抵竖直推头25,使得上料通道12的输出端口242保持有料的状态。机架上量相对的槽道12与竖直推头25的上表面形成弧形卡片的储料槽。两顶升杆25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槽道12内,参见图7,图7中另一侧的槽道12未画出。

如图8、图9,输送板24上还设有两卡片限位板241。两卡片限位板241分别设于输送板24宽度方向的一侧,输送板24的上表面为与弧形卡片6相适配的弧形面。限位板241与输送板24间留有缝隙244,形成进可通过一片卡片的输送通道。两卡片限位板241间形成限制压头滑动的限位轨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雷同,区别点在于:如图10,第一活动安装板31上还安装有压头气缸312,压头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三个压头313。增设的压头气缸312与压头313可在磁吸头330完成卡片安装后,由后台工控机控制对卡片进行再次按压,确保卡片在工件上安装可靠后完成卡片的整个安装过程。本实施例的其他部件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两则实施例的装置实现了改进的弧形卡片快速、高效、可靠的安装;由于卡片的片体整体呈弧形,因此卡片两端的实际孔距小于预定安装位置的孔距,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在拾取卡片的过程中调整卡片的姿态使之能够准确、可靠地安装至预先设定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单向阀工件上安装弧形卡片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便于理解本发明和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本发明的核心思想进行多种修改和演绎。综上,本说明书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