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646发布日期:2019-07-17 06:3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校直切断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



背景技术:

钢筋调直切断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对钢筋进行调直和定长切断。目前大部分的钢筋调直切断机都只能以一种设计速度运行,对于不同粗细、不同定尺长度的钢筋,无法兼顾效率和加工成本,无法做到一机多用。

专利号为ZL20092000910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其包括并排依次布置的送料机构、调直机构、拉料对辊、切断机构和下料架,下料架上设置有送料长度控制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电动机、变速机构和送料对辊,送料对辊与拉料对辊通过链条同步传动。其中,变速机构为两档齿轮变速,从而该机器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输送速度,在调直切断不同粗细、不同定尺长度的钢筋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输送速度运行,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做到了一机多用。但是,该机器的变速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上,即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送料对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由于钢厂出厂的成捆钢筋在装卸运输过程中都会有磕磕碰碰的现象,使钢筋某些线圈上会出现弯曲及大小不等的弯头,送料对辊在接触到弯曲钢筋时会出现停顿及弹跳现象,进而与之连接的齿轮变速机构中的齿轮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发生弹跳现象,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钢筋调直切断机由于齿轮变速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上,弯曲的钢筋会使齿轮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发生弹跳现象,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其能避免钢筋对齿轮的冲击,大大延长变速齿轮系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其包括送料机构、校直机构、牵引机构、切断机构、受料架和定长机构,各个机构之间形成一条供钢筋穿过的工作通道;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对辊,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对辊,所述送料对辊与所述牵引对辊通过链条同步传动,其还包括齿轮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所述校直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所述定长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并排依次布置在机架的台面上,所述受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外侧,用于为切断后的钢筋提供行走轨道;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牵引电机与所述齿轮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齿轮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牵引对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共同安装于齿轮箱体一中,所述齿轮箱体一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互相平行的上压辊轴一和下压辊轴一,所述上压辊轴一和所述下压辊轴一均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内;所述上压辊轴一的前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一后套装有上压辊一,所述上压辊轴一的后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一;所述下压辊轴一的前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一后套装有与所述上压辊一配合的下压辊一,所述下压辊轴一上固定有与所述传动齿轮一啮合的传动齿轮二,位于所述传动齿轮二后侧的所述下压辊轴一上固定有大齿轮;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包括三齿轮轴、输入轴和拨叉轴,所述三齿轮轴和所述输入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内,所述拨叉轴可前后滑动的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内并可由星形把手锁紧;所述三齿轮轴上由前至后依次固装有过桥小齿轮、小齿轮和过桥大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上套装有双联滑移齿轮且所述输入轴上沿其轴向设有与所述双联滑移齿轮配合的导向键,所述双联滑移齿轮中直径较小的齿轮可与所述过桥大齿轮啮合,所述双联滑移齿轮中直径较大的齿轮可与所述过桥小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的后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一后套装有大带轮,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小带轮,所述大带轮与所述小带轮通过三角带传动;所述拨叉轴上固定有拨叉滑块,所述拨叉滑块与所述双联滑移齿轮卡接用于拨动所述双联滑移齿轮在所述输入轴上移动。

所述送料机构安装于齿轮箱体二内,所述齿轮箱体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上压辊轴二和下压辊轴二,所述上压辊轴二和所述下压辊轴二均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二内;所述上压辊轴二的前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二后套装有上压辊二,所述上压辊轴二的后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三;所述下压辊轴二的前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二后套装有与所述上压辊二配合的下压辊二,所述下压辊轴二上固定有与所述传动齿轮三啮合的传动齿轮四;所述下压辊轴一的后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一后套装有链轮一,所述下压辊轴二的后端穿出所述齿轮箱体二后套装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一与所述链轮二通过所述链条连接。

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送料机构均还包括上压辊调节机构,所述上压辊调节机构包括压簧、丝杆和扁担弹簧;所述上压辊轴一和所述上压辊轴二分别通过上轴承座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和所述齿轮箱体二内,所述上轴承座可上下滑动的嵌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和所述齿轮箱体二的前侧板上,所述上轴承座的底面与所述齿轮箱体一和所述齿轮箱体二之间分别安装有所述压簧;所述齿轮箱体一和所述齿轮箱体二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固接有手轮,下端用于顶压所述扁担弹簧使所述扁担弹簧向下压紧所述上轴承座。

所述校直机构包括校直电机和校直框,所述校直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校直框的两端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位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的轴承座上,所述矫直框的其中一端轴上套装有带轮一,所述校直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一与所述带轮二通过三角带传动;位于所述校直框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交叉安装有用于校直钢筋的曲线辊,且所述曲线辊为倾斜设置。

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定长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上压辊三和下压辊三,所述上压辊三和所述下压辊三分别通过各自的轴和支架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一的侧部,所述上压辊三为表面加工有网纹的计米辊,所述计米辊的所述轴上套接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自动计算钢筋的长度;所述下压辊三为表面加工有三角槽的滚轮。

所述切断机构包括支撑架、定刀、刀片和液压油缸,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定刀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其芯部加工有供所述钢筋穿过的通孔,所述液压油缸固装于所述支撑架的后侧并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刀片位于所述通孔的出口端,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刀片可将所述通孔中的所述钢筋挫断。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侧的支板、上下平行安装于两侧所述支板之间的光杆轴和可沿所述光杆轴滑动的移动小车,所述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定刀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前侧,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后侧,且其活塞杆向前穿过所述移动小车后与所述刀片固接,所述移动小车和所述齿轮箱体一之间通过长拉簧连接。

位于所述工作通道的入口处设有与其同轴的喇叭管,所述喇叭管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喇叭管的大口端背向所述送料机构。

所述牵引电机和所述校直电机分别通过电机底板安装于电机底架上,所述电机底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底板和所述电机底架之间通过调节螺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调直切断机,其齿轮变速机构设置在牵引机构上,通过牵引电机驱动齿轮变速机构,齿轮变速机构调节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送料机构的送料速度可通过链条实现与牵引速度同步,因为牵引机构牵引的是已校直的有一定冲击力的直条钢筋,因此不仅减小了牵引力,同时使牵引机构能平稳的转动,齿轮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牵引对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从而使齿轮变速机构也能平稳转动,齿轮不会出现弹跳和冲击现象,从而可大大延长变速齿轮系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牵引机构和齿轮变速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展开剖视图;

图5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切断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齿轮箱体一;3-星形把手;4-限位圈;5-齿轮箱体二;6-链轮一;7-链轮二;8-上轴承座;9-喇叭管;91-固定架;101-电机底板;102-电机底架;

10-送料机构;11-上压辊轴二;111-上压辊二;112-传动齿轮三;12-下压辊轴二;121-下压辊二;122-传动齿轮四;

20-校直机构;21-校直电机;22-校直框;23-轴承座;24-带轮一;25-带轮二;26-曲线辊;

30-牵引机构;31-上压辊轴一;311-上压辊一;312-传动齿轮一;32-下压辊轴一;321-下压辊一;322-传动齿轮二;323-大齿轮;33-牵引电机;

40-定长机构;41-上压辊三;42-下压辊三;43-支架;

50-切断机构;51-定刀;511-通孔;52-刀片;53-液压油缸;54-支板;55-光杆轴;56-移动小车;

60-齿轮变速机构;61-三齿轮轴;611-过桥小齿轮;612-小齿轮;613-过桥大齿轮;62-输入轴;621-双联滑移齿轮;622-大带轮;623-导向键;63-拨叉轴;631-拨叉滑块;

71-丝杆;72-扁担弹簧;73-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其包括并排依次布置在机架的台面上的送料机构10、校直机构20、牵引机构30、定长机构40和切断机构50以及位于机架1外侧的受料架(图1至图7中未示出),各个机构之间形成一条供钢筋穿过的工作通道,受料架用于为切断后的钢筋提供行走轨道;其还包括齿轮变速机构60,送料机构10包括送料对辊,即上压辊二111和下压辊二121,牵引机构30包括牵引对辊,即上压辊一311和下压辊一321,送料对辊与牵引对辊通过链条同步传动,牵引机构30还包括牵引电机33,牵引电机33安装于机架1内,牵引电机33与齿轮变速机构60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齿轮变速机构60的动力输出端与牵引对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见图3和图4,牵引机构30和齿轮变速机构60共同安装于齿轮箱体一2中,齿轮箱体一2安装于机架1的台面上;牵引机构30包括互相平行的上压辊轴一31和下压辊轴一32,上压辊轴一31和下压辊轴一32均转动安装于齿轮箱体一2内;上压辊轴一31的前端穿出齿轮箱体一2后套装有上压辊一311,上压辊轴一31的后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一312;下压辊轴一32的前端穿出齿轮箱体一2后套装有与上压辊一311配合的下压辊一321,下压辊轴一32上固定有与传动齿轮一312啮合的传动齿轮二322,位于传动齿轮二322后侧的下压辊轴一32上固定有大齿轮323;齿轮变速机构60包括三齿轮轴61、输入轴62和拨叉轴63,三齿轮轴61和输入轴62均转动安装于齿轮箱体一2内,拨叉轴63通过滑套可前后滑动的安装于齿轮箱体一2内并可由星形把手3锁紧;三齿轮轴61上由前至后依次固装有过桥小齿轮611、小齿轮612和过桥大齿轮613,小齿轮611与大齿轮323啮合;输入轴62上套装有双联滑移齿轮621且输入轴62上沿其轴向设有与双联滑移齿轮621配合的导向键623,双联滑移齿轮621中直径较小的齿轮可与过桥大齿轮613啮合,双联滑移齿轮621中直径较大的齿轮可与过桥小齿轮611啮合;输入轴62的后端穿出齿轮箱体一2后套装有大带轮622,牵引电机33的输出轴上套装有小带轮,大带轮622与小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拨叉轴63上固定有拨叉滑块631,拨叉滑块631卡入双联滑移齿轮621的凹槽中用于拨动双联滑移齿轮621在输入轴62上移动。换挡前,先松开星形把手,然后通过推拉拨叉轴,拨叉滑块即可拨动双联滑移齿轮在输入轴沿导向键移动,当双联滑移齿轮位于图4中虚线所示位置时,牵引机构对钢筋的牵引速度低,当双联滑移齿轮位于图4中实线所示位置时,牵引机构对钢筋的牵引速度高,拨叉轴调节到位后,旋紧星形把手使其顶住拨叉轴,防止拨叉轴自由滑动。如换挡不能及时到位,只要稍微转动一下大带轮,再推或拉动一下拨叉轴,即能顺利换挡。换挡时一定要让双联滑移齿轮到位,优选的,可根据移动距离在拨叉轴上安装限位圈4,以限制拨叉轴63的移动距离。牵引电机在旋转的情况下不可换挡,否则会损坏变速齿轮。

见图5,送料机构10安装于齿轮箱体二5内,齿轮箱体二5安装于机架1的台面上;送料机构10包括上压辊轴二11和下压辊轴二12,上压辊轴二11和下压辊轴二12均转动安装于齿轮箱体二5内;上压辊轴二11的前端穿出齿轮箱体二5后套装有上压辊二111,上压辊轴二11的后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三112;下压辊轴二12的前端穿出齿轮箱体二5后套装有与上压辊二111配合的下压辊二121;下压辊轴二12上固定有与传动齿轮三112啮合的传动齿轮四122;下压辊轴一32的后端穿出齿轮箱体一2后套装有链轮一6,下压辊轴二12的后端穿出齿轮箱体二5后套装有链轮二7,链轮一6与链轮二7通过链条连接。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可实现送料机构与牵引机构同步。

见图4和图5,牵引机构30和送料机构10均还包括上压辊调节机构,上压辊调节机构包括压簧、丝杆71和扁担弹簧72;上压辊轴一31和上压辊轴二11分别转动安装于上轴承座8内,上轴承座8可上下滑动的嵌装于齿轮箱体一2和齿轮箱体二5的前侧板上,上轴承座8的底面与齿轮箱体一2和齿轮箱体二5之间分别安装有压簧;齿轮箱体一2和齿轮箱体二5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丝杆71,丝杆71的上端固接有手轮73,下端用于顶压扁担弹簧72使扁担弹簧72向下压紧上轴承座8。当开始校直前串钢筋时,只要转动手轮,卸去扁担弹簧对上轴承座的压力,上轴承座就会在压簧的作用下慢慢向上抬起,使上压辊和下压辊形成一开口状,串钢筋完毕后,转动手轮,扁担弹簧在丝杆的顶压下将上轴承座向下压紧,使上压辊和下压辊压紧钢筋并将钢筋向前输送。如此设计,可使穿线更加方便、省力。丝杆调节压力时不宜压的太紧,否则钢筋会被压扁或刮伤,只要能使上下两个压辊压住钢筋向前送进即可。为了便于输送不同尺寸的钢筋,上压辊一和下压辊一上、上压辊二和下压辊二上均加工有不同尺寸的R槽,防止钢筋走偏。

见图1和图2,校直机构20包括校直电机21和校直框22,校直电机21安装于机架1内,校直框22的两端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位于机架1的台面上的轴承座23上,矫直框22的其中一端轴上套装有带轮一24,校直电机2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带轮二25,带轮一24与带轮二25通过三角带传动;位于校直框22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交叉安装有用于校直钢筋的曲线辊26,且曲线辊26为倾斜设置。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校直框内的上下两侧各安装有三个曲线辊,其中前后各一个曲线辊用于校直时定中心,其余四个曲线辊可分别用于校直不同材质的钢筋时调整不同的曲线,曲线辊为通过丝杆安装在校直框的上下侧板上,从而曲线辊的压下量可调节。校直原理是,校直框高速旋转时,曲线辊围绕钢筋也高速旋转,由于曲线辊为倾斜设置,即其轴线与钢筋之间有一个角度,因此围绕钢筋高速旋转的曲线辊一方面会将钢筋校直,另一方面会将钢筋向牵引机构送进。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调直切断机还包括控制器(图1至图7中未示出),定长机构40包括互相配合的上压辊三41和下压辊三42,上压辊三41和下压辊三42分别通过各自的轴和支架43转动安装于齿轮箱体一2的侧部,上压辊三41为表面加工有网纹的计米辊,计米辊的轴上套接有编码器,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用于自动计算钢筋的长度;下压辊三42为表面加工有三角槽的滚轮。计米辊每转动一圈,编码器即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自动计长;上压辊表面加工有网纹,下压辊三的表面加工有三角槽,从而一平一槽压辊的组合可确保钢筋在行走时不易打滑走偏。

见图6和图7,切断机构50包括支撑架、定刀51、刀片52和液压油缸53,支撑架包括两侧的支板54、上下平行安装于两侧支板之间的光杆轴55和可沿光杆轴55滑动的移动小车56,支板54固定安装于机架1的台面上,定刀51固定安装于移动小车56的前侧,定刀51的芯部加工有供钢筋穿过的通孔511,液压油缸53固定安装于移动小车56的后侧并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连接,液压油缸53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移动小车56后与刀片52固接,刀片52位于定刀51的通孔511的出口端,刀片52与定刀51之间优选的留有0.1mm左右的间隙,液压油缸53的活塞杆伸出时刀片52可将通孔511中的钢筋挫断,移动小车56和齿轮箱体一2之间通过长拉簧(图1至图7中未示出)连接。当校直后的钢筋达到设定的定尺长度时,控制器即会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刀片即可将钢筋挫断。液压油缸的动作是由控制器向电磁换向阀发出指令,电磁换向阀接到指令,线圈通电,线圈内电磁铁吸合,换向阀阀杆即刻动作,换向阀油路打开,压力油快速向液压油缸充入,活塞杆受高压油冲击,瞬间向前伸出,刀片将钢筋挫断,一瞬间电磁换向阀线圈失电,电磁铁释放阀杆将油路封闭,停止向液压油缸供油,油缸内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压缩弹簧失去外界压力迅速张开而将活塞杆快速后推复位,仅零点几秒钟的时间,即迅速完成了一个剪切动作,速度极快,效率极高。由于油缸从活塞杆伸出切断钢筋到活塞杆缩进复位有一个时间差,因此被校直的钢筋会顶住移动小车在光杆轴上行走一段距离,通过设置长拉簧,可使剪切小车在失去推力的情况下迅速退回到原地待命。

见图1,位于工作通道的入口处设有与其同轴的喇叭管9,喇叭管9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91上,固定架91固定安装于机架1的台面上,喇叭管9的大口端背向送料机构10。当钢筋准备校直前,先将成捆的线材拉出一圈,手工扳直后,串入喇叭管,成捆的线材每放线一圈即旋转360度,而旋转的线材通过喇叭管时除了能由大变小缩圈外,还能随线材同时转动,可防止和避免线材的打结和拉断。

见图1,牵引电机33和校直电机21分别通过电机底板101安装于电机底架102上,电机底架102固定在机架1上,电机底板101和电机底架102之间通过调节螺柱连接。如此设计,牵引电机和校直电机的高度均可调节,从而能够调整皮带的松紧。

本机操作简单方便,先将成捆的线材开卷后拉出三米左右长度,用扳手将线材头部扳直不弯曲,从喇叭管中串入送料压辊的R槽中,再串入校直机构的曲线辊内,调整好曲线辊的曲线,串入牵引压辊的R槽中,串过定长机构的下压辊三的三角槽中,串入定刀的通孔,再将送料机构和牵引机构顶部的丝杆压紧力调整好,然后锁紧丝杆,即可开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