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包装盒双层折叠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637发布日期:2019-07-17 06:3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包装盒双层折叠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包装盒双层折叠成型机,具体为生产包装冷轧平板包装盒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盒成型机,生产的金属包装盒如图1中a-d图形所示,是将金属板的四角折叠成折叠角5后内折90°,用于包装镀锌板材,防止镀锌板材在运输中产生划痕和挤压变形,但图1中的金属包装盒强度较弱,包装盒的四个围边的夹角容易变小或变大。为增加金属包装盒的强度,发明人设计了新型的双层折叠包装盒,如图2折叠角5在图1中b图形的基础上在反向折叠形成翻角52a再折叠形成包角52b,再经装订后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成型机多出至少两步折叠步骤,故该包装盒的加工缺乏相应的成型机用于自动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金属包装盒双层折叠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金属包装盒双层折叠成型机,由活动内方模、成型模套、第一转舌叠边机构、第二转舌叠边机构、第三转舌叠边机构、脱模套、机架组成,脱模套安装于机架下部远离机架撑脚处,脱模套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矩形通道,矩形通道内侧嵌合矩形橡皮套;

所述成型模套位于活动内方模与脱模套之间,成型模套包括由一对前后横梁、一对左右横梁围合成的矩形通道,和相互垂直的前后横梁和左右横梁间形成的夹缝,左右横梁的两端还向下延伸出竖板,所述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夹缝长度的两倍,所述前后横梁的两端均向外侧弯曲90°形成凸台,成型模套配合压下的活动内方模将金属板挤压成盒体,并将盒体四角挤压成直角折叠角;

两套所述第一转舌叠边机构分别安装于前后横梁的下部两侧,用于使所述直角折叠角沿左右横梁端面翻折90°;

两套所述第二转舌叠边机构分别安装于左右横梁的下部两侧,用于使所述直角折叠角折叠至于竖板表面平行;

两套所述第三转舌叠边机构分别安装于第二转舌叠边机构的下部,所述第三转舌叠边机构还包括转轴立柱,轴承立柱与竖板的延伸面的距离为金属包装盒厚度的3~5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舌叠边机构包括第一叠边转舌,支架、第一转轴、第一拨爪、第一直角传动机构、第一复位弹簧,第一转轴两端通过分别第一直角传动机构连接第一转舌,第一拨爪固定于第一转轴中部与第一拨爪同步转动,第一直角传动机构一端穿过支架连接第一转舌,支架的侧面与前后横梁两端的凸台对齐安装,前后横梁两端的凸台通过复位弹簧连接第一叠边转舌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舌叠边机构包括第二叠边转舌,支架、第二转轴、第二拨爪、第二直角传动机构,第二转轴两端通过分别第二直角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转舌,第二拨爪安装于第二转轴中部与第二拨爪同步转动,第二直角传动机构一端穿过支架连接第二转舌,使第二转舌靠近竖板的侧面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内方模左右两侧对应于第二拨爪设有永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舌叠边机构包括一对平行安装的第三转轴,相互垂直设置的一对第三拨爪,第三拨爪分别固定于第三转轴中部,与第三转轴同步转动,一对第三转舌同时固定于任一一根第三转轴两端,与第三转轴同步转动,活动内方模相对向下或向上穿过第三转舌叠边机构时均拨动第三拨爪。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第三转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活动内方模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舌叠边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舌叠边机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上安装有链轮,所述第三转轴通过链条同步转动。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第三转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三转轴通过齿条同步转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金属板平放在成型模套上端面,使金属板覆盖矩形通道和夹缝,使活动内方模下移,下压金属板,使金属板包裹活动内方模,下移通过成型模套,金属板的四角通过夹缝挤压形成直角叠角,第一转舌叠边机构转动,将直角叠角延左右横梁端面折叠,金属包装盒继续下移,第二转舌叠边机构将直角叠角折向竖板靠拢,金属包装盒继续下移,第三转舌叠边机构的转轴立柱与下移的活动内方模一起夹紧部分直角叠角,第三转舌转动,将剩余的直角叠角沿活动内方模折叠9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金属包装盒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产金属包装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成型模套8、第一折叠机构7、第二折叠机构6 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直角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第三折叠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的包装盒成型过程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3-6本实用新型由活动内方模1、成型模套8、第一转舌叠边机构7、第二转舌叠边机构6、第三转舌叠边机构2、脱模套3、机架4组成。脱模套远离机架撑脚41处安装,脱模套3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矩形通道42b,矩形通道内侧嵌合矩形橡皮套43,成型模套8位于活动内方模1与脱模套3之间,包括一对前后横梁84和一对左右横梁81,四根横梁围合成矩形通道42a,且相互垂直的横梁间形成夹缝82,位于左右横梁81的两端还向下延伸出竖板83,竖板83的宽度大于图1中b图形中折叠角5直角边长的2/3,或所述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夹缝长度的两倍,前后横梁81a的两端均向一侧弯曲90°形成凸台,夹缝的长度短于图1中b图形中折叠角5直角边长的1/3。参照图1中a图形,成型模套8用于使被活动内方模1压下的金属板通过矩形通道42a和夹缝82后形成盒体及与盒体四角连接的直角折叠角5。

再参照图7和图2的过程,两套第一转舌叠边机构7分别安装于前后横梁 81a的下部两侧,用于使盒体四角连接的直角折叠角5沿左右横梁81b端面翻折 90°形成翻折角前体53,两套第二转舌叠边机构6分别安装于左右横梁81的下部两侧,用于使翻折角前体53沿竖板83表面再翻折90°形成双层折叠角54,两套第三转舌叠边机构2分别安装于第二转舌叠边机构6的下部,第三转舌叠边机构2还包括转轴立柱26,转轴立柱26紧靠竖板83的延伸面安装,参照图 6,当活动内方模1向下移动经过转轴立26时,转轴立柱26与活动内方模1的距离D为所述金属板厚度的3~5倍,用于使双层折叠角54沿活动内方模的前后端面折叠90°形成包角52b。

如图4,第一转舌叠边机构7包括第一叠边转舌71a和71b,支架77、第一转轴73、第一拨爪74、第一直角传动机构75a和75b、第一复位弹簧76a和76b,第一转轴两端通过分别第一直角传动机构连接第一转舌,第一拨爪安装于第一转轴中部,用于使第一转轴、第一转舌与第一拨爪同步转动,第一直角传动机构一端穿过支架77连接第一转舌,支架77的侧面与前后横梁84两端的凸台78 平齐安装,使第一转舌靠近凸台78的端面运动,前后横梁84两端的凸台78通过复位弹簧连接第一叠边转舌远端,当活动内方模1通过拨爪74后,复位弹簧使第一转舌复位,第一转舌的初始为处于竖直位置。

在图4中位于竖板83两侧的第二转舌叠边机构6,包括第二叠边转舌65a 和65b,支架64a和64b、第二转轴62、第二拨爪61、第二直角传动机构63a 和63b,第二转轴62两端通过分别第二直角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转舌,第二拨爪安装于第二转轴中部,用于使第二转轴、第二转舌与第二拨爪同步转动,第二直角传动机构一端穿过支架64a或64b连接第二转舌,使第二转舌靠近竖板83 的侧面运动,活动内方模左右两侧对应于第二拨爪设有永磁铁11,当活动内方模1通过拨爪74后,永磁铁11使第二拨爪复位。

如图6第三转舌叠边机构2,包括一对同向转动的第三转轴21a和21b,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三拨爪22a和22b,第三拨爪22a和22b分别固定于第三转轴中部,与第三转轴同步转动,第三转舌23a和23b同时固定于第三转轴21b两端,与第三转轴21b同步转动,第三转轴上均安装有链轮24,所述转轴通过链条25同步转动,活动内方模1安装于成型模套8上方,活动内方模相对向下穿过第三转舌叠边机构时均拨动第三拨爪22b,或活动内方模相对向上穿过第三转舌叠边机构时均拨动第三拨爪22a。第三转轴21a和21b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活动内方模1的厚度。

可以想象的,所述链轮24可以替换为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齿条同步转动。同时活动内方模可由液压机构驱动上下移动。

参照图5,第一直角传动机构和第二直角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