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840发布日期:2020-02-21 20:4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属于气门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门盘部尺寸与杆部尺寸相差很大,在制造过程中,气门盘部是用棒料通过电镦及模具镦粗而成。因为直接用模具镦粗不能一次成形,棒料在模具镦粗前必先进行电镦。气门电镦就是通过电阻加热并挤压使气门棒料挤压成形,气门电镦对夹持装置的要求是:1)优良的导电性能;2)优良的导向性能;3)硬度不能太高,以免损伤棒料,但受压后不能变形。目前气门电镦夹具材料采用黄铜,导电性能可以,但存在的问题是:夹持块与气门棒料之间存在干摩擦(为了保证气门棒料的导电性,夹持块与气门棒料之间有较大压紧力,同时不能加润滑剂),夹持块磨损很快,一对夹持块只能使用4小时,夹持块更换频繁,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气门成型质量的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持导向装置和右夹持导向装置,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和右夹持导向装置之间形成有供气门穿过的空间;

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和右夹持导向装置均形成以下结构形式: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包括滚轮基体,所述滚轮基体表面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磁性体,所述磁性体和气门杆部表面形成接触;

所述气门杆部底面设置有驱动所述气门向上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气门头部上部设置有阴极体,所述气门可向上运动至和所述阴极体接触,所述阴极体下表面延伸形成和气门头部对应的模腔,所述阴极体下表面形成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阴极附体,在所述盲孔内部端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盲孔内部端面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阴极附体上,所述阴极附体可由弹簧从所述盲孔内顶出;

在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右夹持导向装置中的其一夹持导向装置上设置有阳极体,所述阳极体通过所述气门和所述阴极体形成电回路。

在所述气门杆部沿轴向设置有由所述滚轮组成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为两组,每组滚轮组包括四个所述滚轮,均布环设对称设置在所述气门侧面。

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和右夹持导向装置均形成以下结构形式: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所述阳极体,所述阳极体通过一导电杆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导电杆另一端和一电刷接触,所述电刷另一端和所述滚轮基体形成接触。

所述环形凹槽内镶嵌有以下单元,所述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磁性体和非磁性体,所述单元呈弧形,相邻单元的磁性体和非磁性体交错设置。

所述滚轮表面设置有盖住所述滚轮基体、单元的由铁片制成的铁环。

所述模腔表面设置有挂环,设置有支撑件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挂环上,所述支撑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基座上。

所述模腔形成空腔,在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中空设置,所述弹性体内可充设高压介质。

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的加工工艺,按照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1)将所述气门通过各滚轮之间形成的空间之内,然后调节滚轮之间的间距,使各滚轮和气门产生接触并形成对所述气门运动时的导向;

2)接通阴极体和阳极体,形成电流回路;

3)然后驱动装置驱动气门向上运动,气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滚轮的导向,使气门能竖直的向上运动,当气门和所述阴极体、模腔产生接触,气门和阴极体接触处因接触电阻变大,产生大量的电阻而熔化,同时驱动装置不断驱动所述气门向上运动,在模腔的作用下,使气门头部形成气门头;

4)所述气门成型完毕后,所述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然后松开左夹持导向装置、右夹持导向装置,将成型后的气门取下,气门成型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对气门运动时进行导向,且导向性能好,相互之间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同时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滚轮结构做出改进,在滚轮表面上设置磁性体,利用磁性体具备的磁性形成对所述气门一定的吸引,但磁性体吸引力也不宜过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能形成对气门运动时的良好导向,且尽可能的降低了各种因素产生微小振动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气门的成型质量。2)同时本实用新型在阴极体上设置有模腔,通过模腔的设置提高了气门头部的成型质量,模腔对气门头部成型时进行限制,使气门头部形状稳定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中1为左夹持导向装置、2为右夹持导向装置、3为滚轮、4为气门、5为驱动装置、6为阴极体、7为阴极附体、8为弹簧、9为阳极体、10为基座、11为导电杆、12为铁环、13为挂环、14为支撑件、15为弹性体、16为电刷;

31为滚轮基体、32为磁性体、33为非磁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持导向装置1和右夹持导向装置2,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1和右夹持导向装置2之间形成有供气门4穿过的空间;

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1和右夹持导向装置2均形成以下结构形式:包括滚轮3,所述滚轮3包括滚轮基体31,所述滚轮基体31表面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磁性体32,所述磁性体32和气门4杆部表面形成接触;

所述气门4杆部底面设置有驱动所述气门4向上运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气门4头部上部设置有阴极体6,所述气门4可向上运动至和所述阴极体6接触,所述阴极体6下表面延伸形成和气门4头部对应的模腔,所述阴极体6下表面形成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阴极附体7,在所述盲孔内部端面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在所述盲孔内部端面上,所述弹簧8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阴极附体7上,所述阴极附体7可由弹簧8从所述盲孔内顶出;

在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1、右夹持导向装置2中的其一夹持导向装置上设置有阳极体9,所述阳极体9通过所述气门4和所述阴极体6形成电回路。

在所述气门4杆部沿轴向设置有由所述滚轮3组成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为两组,每组滚轮组包括四个所述滚轮3,均布环设对称设置在所述气门4侧面。

所述左夹持导向装置1和右夹持导向装置2均形成以下结构形式: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所述阳极体9,所述阳极体9通过一导电杆11固定在基座10上,所述导电杆11另一端和一电刷16接触,所述电刷16另一端和所述滚轮基体31形成接触。

所述环形凹槽内镶嵌有以下单元,所述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磁性体32和非磁性体33,所述单元呈弧形,相邻单元的磁性体32和非磁性体33交错设置。

所述滚轮3表面设置有盖住所述滚轮基体31、单元的由铁片制成的铁环12。

所述模腔表面设置有挂环13,设置有支撑件14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挂环13上,所述支撑件14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基座10上。

所述模腔形成空腔,在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弹性体15。

所述弹性体15中空设置,所述弹性体15内可充设高压介质。

一种气门电镦成型装置的加工工艺,按照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1)将所述气门4通过各滚轮3之间形成的空间之内,然后调节滚轮3之间的间距,使各滚轮3和气门4产生接触并形成对所述气门4运动时的导向;

2)接通阴极体6和阳极体9,形成电流回路;

3)然后驱动装置5驱动气门4向上运动,气门4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滚轮3的导向,使气门4能竖直的向上运动,当气门4和所述阴极体6、模腔产生接触,气门4和阴极体6接触处因接触电阻变大,产生大量的电阻而熔化,同时驱动装置5不断驱动所述气门4向上运动,在模腔的作用下,使气门4头部形成气门头;

4)所述气门4成型完毕后,所述驱动装置5向下运动,然后松开左夹持导向装置1、右夹持导向装置2,将成型后的气门4取下,气门4成型完毕。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以更好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使电接触更可靠,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电刷16和安装滚轮3的滚轮轴接触,并在所述导电杆11外设置弹簧,弹簧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基座10上形成固定端,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电刷16上,使得电刷16紧密的抵触在所述滚轮轴上,保证电流回路的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各滚轮3之间的距离,保证滚轮3和气门4的接触可靠,因为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调节装置多种多样均能实现,因此在此不展开描述,任何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均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5可为液压驱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驱动结构,能满足对气门4运动的驱动装置5均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之中。

本实用新型阴极体6、阳极体9的具体材料在此并不做限定,满足使用需求的相关导电材料均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之中。

本实用新型磁性体32、非磁性体33的材质以及磁力大小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在此并不做出具体限定和说明。

以上只是说明了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任何能满足本申请功能要求的相关现有技术的结构均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之中,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形成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