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车削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39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端车削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专用车床上,可以对工件两端同时作快速加工的夹头。
传统车床均将其夹头设于床台一端,对工件施予单边夹持,而由另一端控制移动的刀具,对工件的悬空旋转端进行切削。通常桌上型专用车床,其夹持工件及切削动作也与一般车床相似,只因其靠切工件的速度较快,故特别适用于切削大量仅有简单加工(如倒角、切凹槽)的工件。
当必需对一工件的两端作切削时,无论传统车床或桌上型专用车床,其标准工作程序为将工件一端夹持在夹头中,先对另一端车削,完成后,旋松夹头将工件取下,将已车好的一端放入夹头中夹紧,再对另一端进行车削。
此种现有车床的夹头结构,在对工件两端进行切削时,必需反复夹紧夹头、松释夹头、停机、开机、工件调头等程序,相当麻烦且耗费工时。
特别是当工件的一端夹持车削后,再将另一端反转入车削,常常造成中心线无法对准及出现两端偏移的现象,影响工件的车削精度,同时反复的夹持在工件上留下压痕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此类传统夹头结构使用在桌上型专用车床时,缺点更突出。如果在工件一端切削倒角,另一端车削凹颈部,以每天必需车削千支以上为例,常用的桌上车床对此类简单加工,只要拉动握杆,使刀具靠上工件就能迅速成型,其实际切削时间很短,因而特别适于用此类专用车床切削简易加工件。但在切削大量的双端工件时,工作时间就完全耗费在夹工件、取下工件、调头、再夹入的工时上,经济效益极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车床上的改进结构的夹头,将夹头座设置于靠近床台中央处,一筒夹座则设置于座体纵向通孔中,该夹座环侧设有穿孔,供容装顶压件;上述孔的外周则含有推压盘;从而使工件的中央部分得以插入夹头中而被夹持,并使其两端伸出夹头外,从而可对工件两端同时进行车削,对两端需进行简易加工的工件,作快速便捷的加工,提高产能、并节省拆卸换端所耗费的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对于需双端加工的工件,因可一次同时车削完成,故可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同心度,并减少工件被反复夹持而形成的压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端车削夹头,尤指一种特别适用于车床上的夹头,包括设置于车床床台的近中央处的夹头座,在其两侧分别设置有刀座滑台及刀座,其中该夹头座的座体预设孔中设有筒夹座,一弹性筒夹则套入该筒夹座套孔中,且多个顶压件设置于该筒夹座环侧的侧穿孔中;一推压盘则环套于对应顶压件位置的筒夹座外周,使其内斜环抵靠顶压件;上述的顶压件当压力源进入座体内容室与边盖的间隙时,受力束紧筒夹从而固定工件中段,使工件两端伸出于夹头外侧,就可同时对工件双端进行车削。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部位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头座结构示意图(筒夹束紧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筒夹释松状态示意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车床A的床台1的中央处设置一夹头座2,而该夹头座2的两侧方的床台上则分别设有滑台3、3’,滑台3、3’上再分别配置刀座4、4’,能够分别在夹头座2的两侧方,对夹头座2上所夹的工件施行双端车削。
参见图2、3,上述的夹头座2包括座体21、筒夹座22、筒夹23、推压盘24、传动轮组25及边盖等元件;座体21安装于车床台1的中央位置,并容装上述各组成元件;筒夹座22设置于座体21上预设的纵向通孔211中,并借助该孔的两侧边盖261、262予以定位;筒夹座22的中央设有贯穿套孔221,适于套入弹性筒夹23,且筒夹座22的适当环侧设有多个均布的侧穿孔222,内部容装入一顶压件223(此顶压件可为珠状或等效块状),此种顶压件可在受到推压盘24推压时,向筒夹座22内部顶压弹性筒夹23使其产生夹束效果,另筒夹座22的外周还设有外齿轮225,用于传送传动轮组25的转动;推压盘24,环套于对应上述顶压件223位置的筒夹座22外周,具有推顶套环241,可借助其内斜环2411推动顶压件223,套环241的外周则钩制于推移盘242的轴承243上,而推移盘242的外周部分则嵌设于座体21的一内设容室212与另一边盖座2611间,且可借助气压或油压进入间隙213、214,让推移盘242前后微量移动,并带动套环241推压或松释顶压件223;传动轮组25,设置于动力机(马达)与筒夹座22的外周齿轮225间,用于传递转动作用。
参见
图1、图2、图3,当欲车制一工件B的两端时,可将工件B放入筒夹23中,并使工件两端伸出筒夹的两端,再将气压或油压源输入上述推移盘242与边盖座2611的间隙212中,使推动盘242向内移,迫使套环241的内斜环2411推压顶压件223向内压夹弹性筒夹23,从而夹紧工件,然后即可借助车台上的两刀座4、4’上的预设车刀,同时对工件的两端加工,无需再换端夹车;车制完成后,要松下工件,只需再将气压或油压输入座体内间隙214中,就可使推移盘向外移,套环、顶压件的压推作用随即消失,弹性筒夹23就呈松释状态,工件即能取出。
本实用新型将夹头座2设置于靠近床台中央处,使工件B可穿过夹孔,两端则分别从夹头两侧面向外伸出,内套筒夹23可因油压驱动而夹紧工件中段,进行双端车削。
以工件B两端均需车削倒角B1及凹槽B2为例,只需两端刀具机构靠切就能完成,对于此类简易型大量加工件,本实用新型可省略掉头、夹紧、松放等工时,其工作速度比常用车床高出数倍,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且工件两端的同心度准确并可减少工件表面的夹头压痕。本实用新型整体空间形态对于现有车床夹头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且功效有明显改进。
权利要求1.一种双端车削夹头,尤指一种特别适用于车床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床床台的近中央处的夹头座,在其两侧分别设置有刀座滑台及刀座,其中该夹头座的座体预设孔中设有筒夹座,一弹性筒夹则套入该筒夹座套孔中,且多个顶压件设置在该筒夹座环侧的侧穿孔中;一推压盘则环套于对应顶压件位置的筒夹座外周,其内斜环抵靠顶压件。
专利摘要一种双端车削夹头,尤指一种特别适用于车床上的,作大量工件的双端简易快速加工的夹头。即将夹头座设置于床台靠近中央处,该夹头座内设有筒夹及筒夹座,一顶压件可因一推迫盘的进退驱使筒夹束紧或松释工件中段,使工件两侧分别伸出夹头两侧面,就可同时对工件两端进行车削。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常用夹头进行两端车削时,需夹紧一端车削另端,再卸下夹紧该端重新车削其他端所耗费的大量工时。
文档编号B23B25/00GK2079093SQ9022665
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2日
发明者陈晋中 申请人:宏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