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工件传送装置及机械式卸载装置和机械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081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工件传送装置前面。装载单元14的抽吸器框架15位于装载有经加工工件7的工件支座8上方,其中,安装在抽吸器框架15的纵向侧上的止挡18布置在向着工件传送装置19的一侧并且在此一直延伸到经加工板材7的高度上。
[0046]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处于其初始状态中。工件承载件21在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上移动到其后终端位置中。对于工件传送装置19的可动导向结构22也是这样,其最大地移动到所述基础结构20的内部中。相应地,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后壁45布置在所述工件承载件21的承载框架梁27的紧附近。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耙齿29穿过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后壁45上的剥离板46的贯通开口 47。
[0047]从图3所示的状况出发,工件传送装置19的马达式移动驱动器55被操纵。因此,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在马达驱动下从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的静止基础结构20移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中。由此,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转换到图2所示的功能状态中。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已经沿水平方向从远离工件支座的位置运动到靠近工件支座的位置中。
[0048]现在,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颚板35、36上的导轨区段39、40在所述基础结构20的侧壁37、38上的导轨区段41、42的延长部中延伸。安装在所述可动导向结构的后壁45上的行程缸48、49和支承在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颚板35、36上的工件托盘54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一起运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中。现在,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处于工件支座8和支承在该工件支座上的经加工板材7的下方。具有工件暂存装置28的工件承载件21和所述装载单元14的抽吸器框架15仍然占据其初始位置。
[0049]现在,由于所述马达式移动驱动器55被继续操纵,所述工件承载件21向着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方向离开其图3和4中所示的远离工件支座的初始位置,所述可动导向结构现在支承在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前面。在此,工件承载件21通过导向滚子首先运动到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上的导轨区段41、42上并且接着运动到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上的导轨区段39、40上。在图4中,由工件承载件21上的沿该工件承载件21的运动方向在前的导向滚子可以看到支承在承载框架腿25的前纵向端部上的滚子轴64。在所述工件承载件21的承载框架腿26的前纵向端部上支承着一个相应的导向滚子。该导向滚子运动到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的导轨区段42上并且接着运动到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导轨区段40上。
[0050]随着导向滚子的继续运动,所述工件承载件21的承载框架腿25、26上的这些导向滚子到达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上的导向斜面52。在所述马达式移动驱动器55的驱动下,这些导向滚子沿着所述导向斜面52运动并且由此将工件承载件21与工件暂存装置28 —起偏转到图5中的相对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倾斜的姿态中。由此使得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前端部与装载有经加工板材7的工件支座8的下侧紧邻。在图5中,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在工件支座侧的承接高度上布置在靠近工件支座的位置中。
[0051]现在,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指向所述基础结构20的端部(具体来说就是横向条33,通过所述横向条将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摆动齿31的后纵向端部相互连接)处于设置在行程缸48、49上的支撑件50、51上方。
[0052]通过操纵所述行程缸48、49,所述支撑件50、51与支撑在其上的横向条33 —起沿竖直方向上升。由此导致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安装在横向条33上的摆动齿31围绕摆动轴32进行摆动运动。由此,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摆动齿31进入到图6所示的水平姿态中。因此,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完全上升到工件支架侧的承接高度上,其中,上升到承接高度上的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相对于工件支座8上的经加工板材7以平行于工件的额定定向布置。因此,由所述颚板35、36上的导向斜面52和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后壁45上的行程缸48、49构成的行程装置53是调节式行程装置。
[0053]在图6中,为了简明起见没有示出行程缸48、49和安装在所述行程缸的活塞杆上的用于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横向条33的支撑件50、51。在图6中,用虚线示出导向斜面65形式的行程导向元件,其可以不同于用实线示出的状况地设置为用于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相应摆动齿31上的行程缸48、49的替代品。必要时,在由工件承载件21相对于可动导向结构22实施的从图4所示的位置向图5所示的位置的运动中,所述导向斜面65可以沿着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后壁45上的剥离板46的被耙齿29穿过的贯通开口 47的基底滑动。在此,所述导向斜面65在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剥离板46上的贯通开口 47的上述边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使所述摆动齿31的后端部沿竖直方向上升。由此,所述摆动齿31在工件承载件21向前运动的情况下实施围绕摆动轴32的连续摆动运动,直到其根据图6在平行于经加工板材7的工件支座侧的承接高度上定向为止。
[0054]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耙齿29上的导向斜面65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导向斜面52 —起构成行程装置53作为用于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调节式行程导向装置66。
[0055]如果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根据图6上升到工件支座侧的承接高度上,则工件支座8从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上方的位置移动到工件传送装置19的静止基础结构20上方。在此,支撑在工件支座8上的经加工板材7利用其沿工件支座8的运动方向在前的纵向边缘抵靠在装配在装载单元14的抽吸器框架15上的止挡18上。在工件支座8继续运动的情况下,经加工板材7被从工件支座8上剥离并且由仍然处于图6中所示的姿态中的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承接。在此,所述经加工板材7仅仅运动一个小的下落高度。在工件支座8的剥离运动结束时,得到图7中所示的状况。除了装载功能之外,所述装载单元14还具有卸载功能并且因此与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和所述工件托盘54 —起构成所述机械设备I的机械式卸载装置。
[0056]现在,通过操纵所述马达式移动驱动器55,工件承载件21运动回到其处于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上方的初始位置中。
[0057]在具有行程缸48、49的装置结构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所述行程缸48、49和与此相关的横向条33下降,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摆动齿31在工件承载件21开始水平的往回运动之前从图6、7所示的姿态摆动到图5所示的姿态中。如果设置的是具有导向斜面52、65的调节式行程导向装置66,则摆动齿31的相应复位运动容易地在所述工件承载件21相对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开始移动运动期间进行。
[0058]在任何情况下,当处于摆动齿31上的经加工板材7利用其沿工件承载件21的运动方向在前的边缘到达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后壁45上的剥离板46时,则具有支承在其上的经加工板材7的摆动齿31的复位运动结束。在该时刻,整个工件承载件21又基本上水平地定向。相应地,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与经加工板材7下降到转交高度上。
[0059]由于由运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中的工件承载件21相对于仍然移出的可动导向结构22实施的相对运动,支承在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的摆动齿31上的经加工板材7借助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的剥离板46从下降到工件存放装置侧的转交高度上的工件暂存装置28剥离并且在此也以小的下落高度转交给支承在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上的工件托盘54。
[0060]随着工件承载件21到达初始位置,在工件传送装置19上又得到图4中所示的状况。然而在图4中隐藏设置的工件托盘54现在存放来自于工件支座8的经加工板材7。
[0061]最后,所述可动导向结构22借助于所述移动式移动马达55运动回到其处于所述静止基础结构20的内部中的初始姿态中。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则又处于其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中。
[0062]在下降到工件存放装置侧的转交高度上的所述工件暂存装置28上进行剥离过程中,卸载了经加工板材7的工件支座8就已经返回到处于装载单元14的抽吸器框架15下方的位置中。如果在上述卸载过程之前由抽吸器框架15从所述静止基础框架前面的未示出的原料板材叠堆已经接收了一个待加工原料板材,则该原料板材现在可以被存放在工件支座8上并且通过工件支座8的移动而运动到工具机2的加工区域中。
[0063]在所述工件传送装置19上,各个装置部件的所有上述的水平运动和(在使用导向斜面65代替行程缸48、49的情况下)所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