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用翅片及其拉深加工装置以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568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凸模固定板72之间的间隙、并从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防脱部件73的通孔73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或者防脱部件73与凸模固定板72的间隙向外部泄漏的润滑油量。
[0089](3)给油槽82的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在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凸模固定板72的通孔72a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安装在给油槽82的上方及下方。O型环86、87能够减少经由拉深凸模71与凸模固定板72之间的间隙、从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防脱部件73的通孔73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防脱部件73与凸模固定板72之间的间隙、以及凸模固定板72与下模模座52a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泄漏的润滑油量。
[0090](4)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分别从拉深凸模71的上端及下端安装在给油槽82的上方及下方。因此,在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凸模固定板72的通孔72a的内周面之间,O型环86、87不会卡在板内给油路径81的开口部81a中,能够在该开口部81a的上方及下方没有障碍地安装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
[0091](5)由于在进行拉深加工的拉深凸模71的上端部的侧面形成有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因而能够直接向拉深加工部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提高基于润滑油的冷却效果,能够提高套管部10的加工精度。
[0092](6)多条横向给油路径84从拉深凸模71的轴心的纵向给油路径83朝向拉深凸模71的上端部的外周侧面呈放射状延伸、并且形成为相等角度间隔。因此,能够对拉深加工部的整个区域顺畅供给润滑油,能够进一步提高套管部10的加工精度。
[0093](7)高度调整装置77构成为通过蝶楔下部部件77b的移动来调整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在进行高度调整时蝶楔上部部件77a不移动,因而能够稳定地支撑拉深凸模71,并且也能够减少润滑油的泄漏。
[0094](8)如果利用拉深加工装置制作热交换器用翅片,则套管部10的加工精度提高,因而能够提供质量稳定的热交换器用翅片。
[0095](9)如果使用该热交换器用翅片制作热交换器,则能够提供质量稳定的热交换器。
[0096]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进行如下所述的变更。
[0097].横向给油路径84形成为四条交叉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当增减。例如,也可以将该81a设为两条或者三条。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使多条横向给油路径84的圆周方向的间隔均等。
[0098].板内给油路径81的开口部81a不限于具有与板内给油路径81的直径相同的直径的、截面呈圆形的孔,也可以使开口部81a的直径或者截面积大于板内给油路径81的直径或者截面积,以便增大板内给油路径81与给油槽82的连通面积。
[0099].给油槽8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半圆形,例如也可以是上下方向细长的长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一半的形状。这种变形例的给油槽82容易实现与板内给油路径81的开口部81a的连通。
[0100]?高度调整装置77的构造只要能够调节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即可,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高度调整装置77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蝶楔上部部件77a沿水平方向移动来调节支撑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担忧用于支撑拉深凸模71的下端的支撑面(蝶楔上部部件77a的上表面)的移动影响拉深凸模71的姿势。
[0101]?拉深凸模71的纵向给油路径83的配管直径形成为在朝向上方的途中变细,但不是必须如此,也可以形成为不在途中变细。
[0102]?套管部10的形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省略在垂直圆筒部12的下部形成的碟型的座部11。并且,座部11在俯视观察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具有例如六边形、四边形等其它的俯视形状。
[0103].翅片I的列数也可以设为I列或者3列以上。翅片I的段数也可以设为5段以下、还可以为7段以上。关于百叶翅片20,既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还可以是其它构造。
[0104].在图示的例子中,第3圆柱状部71c和第4圆柱状部71d是拉深凸模71的前端部的一例。第4圆柱状部71d是拉深凸模71的上端部的一例。第4圆柱状部71d的顶面是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一例。关于拉深凸模71的构造(例如前端部、上端部、上端面),可以根据所制作的套管部10的构造、形状、尺寸适当决定。
【主权项】
1.一种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深加工装置具有: 上模(60),其具有拉深凹模¢1);以及 下模(70),其包括拉深凸模(71),该拉深凸模(71)包括进入所述拉深凹模¢1)的前端部, 所述下模(70)具有: 凸模固定板(72),其保持所述拉深凸模(71);以及 高度调整装置(77),其调整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 所述凸模固定板(72)具有:通孔(72a),用于供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下方部贯穿插入而对所述拉深凸模(71)进行保持;和板内给油路径(81),其在所述通孔(72a)的内壁面具有开口部(81a), 所述拉深凸模(71)具有:纵向给油路径(83),用于向所述前端部供给润滑油;环状的给油槽(82),其形成于所述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用于接受从所述板内给油路径(81)供给的润滑油;和连通路径(85),其连通所述环状的给油槽(82)和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3),所述板内给油路径(81)的所述开口部(81a)和所述环状的给油槽(82)形成为在所述高度调整装置(77)进行高度位置调整时无论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如何,都能够维持所述开口部(81a)和所述环状的给油槽(82)的连通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深加工装置还具有O型环(86),该O型环(86)在所述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72a)的内周面之间安装于所述环状的给油槽(8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深加工装置还具有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所述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在所述拉深凸模(71)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72a)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安装在所述环状的给油槽(82)的上方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深凸模(71)和所述凸模固定板(72)构成为,在所述拉深凸模(71)被安装在所述凸模固定板(72)单品上后装配到所述下模(70)上, 所述拉深凸模(71)包括:第一 O型环槽,用于安装所述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中的一方即第一 O型环(86);和第二 O型环槽,用于安装所述上侧O型环(86)及下侧O型环(87)中的另一方即第二 O型环(87), 所述拉深凸模(71)中的所述第一 O型环槽及第二 O型环槽的位置被设定成,能够在被安装在所述第一 O型环槽中的所述第一 O型环(86)不与所述板内给油路径(81)的所述开口部(81a)干涉的情况下,把所述第二 O型环(87)安装到所述第二 O型环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深凸模(71)具有至少一条横向给油路径(84),该横向给油路径(84)与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3)连通,并且在进行拉深加工的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部(71d)的侧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条横向给油路径(84)是从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3)朝向所述拉深凸模(71)的所述上端部的侧面呈放射状延伸、并且形成为相等角度间隔的多条横向给油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是蝶楔,该蝶楔由蝶楔上部部件(77a)和蝶楔下部部件(77b)构成,且构成为通过所述蝶楔下部部件(77b)的移动进行高度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是蝶楔,该蝶楔由蝶楔上部部件(77a)和蝶楔下部部件(77b)构成,且构成为通过所述蝶楔下部部件(77b)的移动进行高度调整。
9.一种热交换器用翅片,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用翅片具有利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制作而成的套管部(10)。
10.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
【专利摘要】热交换器用翅片及其拉深加工装置以及热交换器。下模(70)具有拉深凸模(71)、凸模固定板(72)和调整拉深凸模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的高度调整装置(77)。凸模固定板具有用于供拉深凸模嵌入的通孔(72a)、和在通孔具有开口部(81a)的板内给油路径(81)。拉深凸模包括与板内给油路径的开口部连通的环状的给油槽(82)、连通于该给油槽的连通路径(85)、纵向给油路径(83)和横向给油路径(84)。在所述高度调整装置进行高度位置调整时无论拉深凸模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如何,都能够维持开口部和给油槽的连通。根据该拉深加工装置,通过改善对拉深加工部的润滑油的供给,热交换器用翅片的套管部的加工精度提高。
【IPC分类】B21D37-10, B21D22-21, B21D37-18, B21D53-08
【公开号】CN204276684
【申请号】CN201420763961
【发明人】桥本直, 信井省治, 原口拓也, 片田由人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