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94625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为限位螺栓10,只要能够实现在极限位置对侧压料芯8进行限位,避免侧压料芯8运动过度即可,例如,也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限位块,通过侧压料芯8与限位块的抵靠实现限位。
[0058]具体地,上述回位部件为氮气弹簧11,所述侧压料芯8处于顶出状态时,所述氮气弹簧11处于自然状态,当侧压料芯8处于压料状态时,氮气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显然地,回位部件也不局限于为氮气弹簧11,其也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其他回位部件,例如直线弹簧或者扭簧等。
[0059]为简化安装结构,氮气弹簧11的一端内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61,另一端抵靠于所述侧压料芯8,显然地,氮气弹簧11也不局限于内嵌于第一安装面61,其也可以其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面61的表面。
[0060]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别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0061]下面以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例,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
[0062]顶盖板件经过拉延、局部修边后其尾部结构状态如图2所示,负角成型区域将顶盖分为三个相邻的部分,主要为顶部区域A、成型部B、尾部区域C,以顶部分模线L1、尾部分模线L2为分界线,顶部分模线LI为顶部区域A与成型部B的分界线,尾部分模线L2为成型部B与尾部区域C的分界线。
[0063]随着上模向下运动,正压料芯4向下运动作用在制件顶部区域A处与凸模镶块5配合将该顶部区域A处的板料压紧;上驱动块I随上模座运动一定距离后与滑车2接触并驱动滑车2运动,滑车2继而推动活动凸模3斜向上运动,直至活动凸模3运动到位后起到成型凸模的作用。
[0064]另一方面,初始状态时侧压料芯8在氮气弹簧11的作用下为顶出状态,侧压料芯8型面凸出成型镶块7的型面,滑块6随上模座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开始沿着侧整冲压方向运动,此时,滑块回程件开始逐渐被压缩,随着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侧压料芯8先与制件尾部区域C处接触并将该尾部区域C处的板料压紧;滑块6整体继续侧整冲压方向运动,氮气弹簧11开始逐渐被压缩,随后成型镶块7接触板件成型部B并开始该处负角造型的成型,直至模具到达闭合状态,成型镶块7与活动凸模3型面配合将成型部B的造型冲压成型。
[0065]冲压完成后,上、下模打开,滑块6在滑块回程件的作用下回程复位,侧压料芯8在氮气弹簧11的作用下回程复位,限位螺栓10对侧压料芯8的行程起到限位作用。上驱动块I向上运动,滑车2、活动凸模3分别回程复位,制件可以顺利取出。
[0066]该顶盖外板翻边整形模在尾部负角成型时,将顶部区域A使用正压料芯4压紧,同时使用侧压料芯8与尾部区域C压紧,压紧后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双压料斜楔机构进行侧整成型。
[006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安装于上模座的上驱动块(I)和安装于下模座的滑车(2),所述下模座上还安装有与所述滑车(2)滑动配合的活动凸模(3)、及与正压料芯(4)配合压料的凸模镶块(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上还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包括呈L形的第一安装面(61)和第二安装面(62),所述第一安装面(61)垂直于冲压方向,所述第一安装面(61)上安装有成型镶块(7),在模具运动至闭合位置时,所述成型镶块(7)与所述活动凸模(3)配合成型; 还包括通过导滑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62)的侧压料芯(8),所述侧压料芯(8)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61)的方向滑动,并通过限位部件限制其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61)的极限位置; 所述侧压料芯(8)与所述第一安装面(61)之间设置有回位部件,在外力消失时,所述回位部件驱动所述侧压料芯(8)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61)的方向运动,所述侧压料芯(8)处于顶出状态时,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61)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成型镶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62)的第一导板(91),和设置于所述侧压料芯(8)的导槽(81),所述第一导板(91)在所述导槽(81)内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61)的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91)和所述导槽(81)均有多个,且一一对应配合,各所述导槽(81)沿所述侧压料芯(8)的长度方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滑块(6)旁侧的第二导板(92),所述第二导板(92)与所述侧压料芯(8)的侧端面导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板(92)有两个,且两所述第二导板(92)分别与所述侧压料芯(8)的两侧端面导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限位螺栓(10),所述限位螺栓(10)穿过所述侧压料芯(8)上开设的过孔,并以其内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面(61),所述侧压料芯(8)沿所述限位螺栓(10)滑动,并在所述极限位置与所述限位螺栓(10)的外端螺母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10)为多个,各所述限位螺栓(10)沿所述侧压料芯(8)的长度方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部件为氮气弹簧(11),所述侧压料芯(8)处于顶出状态时,所述氮气弹簧(11)处于自然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弹簧(11)的一端内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61),另一端抵靠于所述侧压料芯(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其包括安装于上模座的滑块,滑块包括呈L形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垂直于冲压方向,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安装有成型镶块;还包括通过导滑部件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面的侧压料芯,所述侧压料芯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滑动,并通过限位部件限制其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极限位置;所述侧压料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之间设置有回位部件,在外力消失时,回位部件驱动所述侧压料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运动,所述侧压料芯处于顶出状态时,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成型镶块。这样,实现了冲压过程中顶部区域和尾部区域的同时压紧,增大了板件延展效果,提高了尾部成型的刚性强度。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4503991
【申请号】CN201520201761
【发明人】陈世涛, 王海玲, 何鹏申, 李辉, 黄涛, 黄林, 刘春雨, 王震, 黄星丽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