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4476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0002]如摩托车减震筒等具有深孔型内腔结构的轴管类零件,由于深孔内腔有较高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而钻孔加工难以满足要求,通常采用铰孔加工来对深孔进行精加工,现有的铰孔机在对深孔进行精钻加工时,长度较长的铰刀在进给过程中容易振动或偏心,甚至发生铰刀折断现象,使得深孔精度较差。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可以避免在深孔加工时长铰刀因振动或偏心而影响精度以及避免铰刀折断的深孔自动铰孔机,为适应在摩托车减震筒内孔用铰刀进行精加工时,为保证冷却润滑油能顺利进入加工区并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断肩的效率,提供了一种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适应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在铰孔时冷却润滑油能顺利进入加工区并产生较大冲击力从而实现快速断肩同时起到冷却作用的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冷却、润滑、冲击自断肩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支座、套筒、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支座设置于铰孔机床身上,支座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分别支撑安装于所述安装孔的两端,所述的套筒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前支撑套的后端面和所述后支撑套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同轴的刀杆通孔,铰孔机的刀杆穿装于两所述刀杆通孔中,使所述刀杆外壁、套筒内壁、前支撑套的后端面和后支撑套的前端面形成一冷却润滑油流通腔,所述的前支撑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的至少一个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前支撑套前端面上并朝向刀杆前端的铰刀处,所述的套筒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与所述的冷却润滑油流通腔连通。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0006]所述的支座设置有中空内腔使前后两侧形成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安装孔,所述的前支撑套穿装于所述前侧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后支撑套穿装于所述后侧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套筒容设于所述支座的中空内腔中。
[0007]所述的前支撑套的后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支撑部,使前支撑套的后端面上形成一前靠肩,该环形支撑部插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的前端,使套筒的左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前支撑套后端面的外圈。
[0008]所述后支撑套的前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凸起,使后支撑套的前端面上形成后靠肩,该环形凸起插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的后端,使套筒的右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后支撑套前端面的后靠肩。
[0009]所述前支撑套的环形支撑部外圆面与所述套筒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支撑套的环形凸起外圆面与所述套筒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0010]所述的前支撑套上设置有6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刀杆通孔外圈的输出通孔。
[0011]进一步,每个所述的输出通孔的横截面为弧形状,各个所述的输出通孔的横截面形成了梅花孔状,冷却润滑油从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通过梅花孔状的输出通孔时,缩小了冷却润滑油的流道通径,提高了冷却润滑油的压力,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
[0012]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冷却润滑油装置设置在支架的中空内腔中,节省了铰孔机的占用空间;2、通过在前支撑套上设置梅花状的输出通孔,使冷却润滑油从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通过梅花孔状的输出通孔时,缩小了冷却润滑油的流道通径,提高了冷却润滑油的压力,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而且冷却润滑油输出均勾,提高断肩效果;3、直接将冷却润滑油通道设置在刀杆前段外部,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所述前支撑套和刀杆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1、套筒4、前支撑套6和后支撑套3,支座1设置于铰孔机床身上,支座1设置有中空内腔使前后两侧形成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同轴且前后贯通的安装孔,前支撑套6穿装于前侧板上的安装孔内,后支撑套3穿装于所述后侧板上的安装孔内,套筒4两端分别抵靠于前支撑套6的后端面和所述后支撑套3的前端面上使套筒4容设于支座1的中空内腔中,前支撑套6的后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支撑部,使前支撑套6的后端面上形成一前靠肩,该环形支撑部插装于所述套筒4的中心通孔的前端,使套筒4的左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前支撑套6后端面的外圈,前支撑套6的环形支撑部外圆面与套筒4中心通孔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后支撑套3的前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凸起,使后支撑套3的前端面上形成后靠肩,该环形凸起插装于所述套筒4的中心通孔的后端,使套筒4的右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后支撑套3前端面的后靠肩,后支撑套3的环形凸起外圆面与套筒4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起到密封作用,前支撑套6和后支撑套3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同轴的刀杆通孔,铰孔机的刀杆穿装于两所述刀杆通孔中,使所述刀杆外壁、套筒4内壁、前支撑套6的后端面和后支撑套3的前端面形成一冷却润滑油流通腔9,所述的套筒4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 5与所述的冷却润滑油流通腔9连通,所述的前支撑套6上设置有6个均匀分布的连通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9的输出通孔10,输出通孔10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刀杆通孔外周,每个所述的输出通孔10的横截面为弧形状,各个输出通孔10的横截面形成了梅花孔状,输出通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前支撑套6前端面上并朝向刀杆前端的铰刀处,冷却润滑油从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9通过梅花孔状的输出通孔10时,缩小了冷却润滑油的流道通径,提高了冷却润滑油的压力,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
【主权项】
1.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支座、套筒、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支座设置于铰孔机床身上,支座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分别支撑安装于所述安装孔的两端,所述的套筒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前支撑套的后端面和所述后支撑套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同轴的刀杆通孔,铰孔机的刀杆穿装于两所述刀杆通孔中,使所述刀杆外壁、套筒内壁、前支撑套的后端面和后支撑套的前端面形成一冷却润滑油流通腔,所述的前支撑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冷却润滑油流通腔的至少一个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前支撑套前端面上并朝向刀杆前端的铰刀处,所述的套筒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与所述的冷却润滑油流通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套的后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支撑部,使前支撑套的后端面上形成一前靠肩,该环形支撑部插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的前端,使套筒的左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前支撑套后端面的外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套的前端面设置有轴向外凸的环形凸起,使后支撑套的前端面上形成后靠肩,该环形凸起插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的后端,使套筒的右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后支撑套前端面的后靠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套的环形支撑部外圆面与所述套筒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支撑套的环形凸起外圆面与所述套筒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套上设置有6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刀杆通孔外圈的输出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输出通孔的横截面为弧形状,各个所述的输出通孔的横截面形成了梅花孔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设置有中空内腔使前后两侧形成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安装孔,所述的前支撑套穿装于所述前侧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后支撑套穿装于所述后侧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套筒容设于所述支座的中空内腔中。
【专利摘要】减震筒自动铰孔机冷却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套筒、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支座设于铰孔机床身上,支座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前、后支撑套分别支撑安装于安装孔的两端,套筒两端分别抵靠于前支撑套后端面和后支撑套前端面上,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上均设有与安装孔同轴的刀杆通孔,铰孔机刀杆穿装于两刀杆通孔中,使刀杆外壁、套筒内壁、前支撑套的后端面和后支撑套的前端面形成一冷却润滑油流通腔,前支撑套上设有连通冷却润滑油流通腔的至少一个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的出口位于前支撑套前端面上并朝向刀杆前端的铰刀处,套筒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与冷却润滑油流通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润滑冷却效果好,提高断屑效果。
【IPC分类】B23Q11/10, B23D75/00
【公开号】CN204954051
【申请号】CN201520771353
【发明人】石孟成, 官利滨
【申请人】浙江精一重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