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内扣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539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全周内扣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周内扣成型模具,下模具有向下凹陷的型腔,上模包括基体、与基体相连接并且底部与型腔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型块、与基体上下滑动连接的第二型块,第二型块的中央部位具有上下通透的空腔,第一型块可上下地相对移动地位于该空腔内,第一型块具有位于其底部上方的成型部,本模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型块的底部与型腔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使待加工工件成型,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位于型腔以外;当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型块下滑,成型部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使用本模具加工边缘内扣造型的工件,减少了成型工序,造型均匀,无需打磨,提高了良率。
【专利说明】
全周内扣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周内扣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在加工工件时,有的外观件要求特殊的边缘内扣造型,现有技术中,加工此类边缘内扣造型的工件需要分两次成型,即使用两套模具分两步骤进行加工,并且产品边缘的转角处模痕较深,产品转角需打磨处理,良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工件一次成型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它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具有由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型腔,上模包括基体、与基体相连接并且底部与型腔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型块、与基体可上下滑动地相连接的第二型块,第二型块的中央部位具有上下通透的空腔,第一型块可上下地相对移动地位于该空腔内,第一型块具有位于其底部上方的成型部,
[0005]全周内扣成型模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型块的底部与型腔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使待加工工件成型,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位于型腔以外,第二型块下表面与上模的上表面相对远离;
[0006]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型块的底部与型腔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使待加工工件成型,第二型块下滑且下表面与上模的上表面相对靠近,并且成型部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
[0007]进一步地,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成型部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
[0008]更进一步地,成型部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均为从上向下、由内向外倾斜,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成型部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向上并向内卷曲。
[0009]进一步地,型腔的外缘部以及第一型块底部的外缘部均为从下向上、由内向外倾斜。
[0010]进一步地,下模与上模之间具有第一定位机构。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上的第一定位柱和设置在上模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可脱离地相插接。
[0012]更进一步地,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均相插接。
[0013]进一步地,第二型块与下模之间具有第二定位机构。
[0014]更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上的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第二型块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可脱离且可上下滑动地相插接。
[0015]更进一步地,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均相插接。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加工边缘内扣造型的工件时,相较现有技术,减少了成型工序,使用一套模具即可加工成型,节省了 I台几台和2个人力,并且使用本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加工成型的工件,边缘内扣的转角处造型均匀,无需打磨,大大提高了良率。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为附图2中A局部视图;
[0020]附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5为附图4中B局部视图。
[0022]图中标号为:
[0023]1、下模;11、型腔;12、第一定位柱;13、第一定位孔;2、上模;21、第一型块;22、第二型块;23、成型部;24、第一定位孔;25、第二定位柱;3、待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0025]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中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它包括下模I和上模2。
[0026]下模I具有由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型腔11。
[0027]上模2包括基体26、与基体26相连接并且底部与型腔11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型块21、与基体26可上下滑动地相连接的第二型块22,第二型块22的中央部位具有上下通透的空腔,第一型块21可上下地相对移动地位于该空腔内,第一型块21具有位于其底部上方的成型部23,
[0028]全周内扣成型模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型腔11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成型,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位于型腔11以外,第二型块22下表面与上模2的上表面相对远离;
[0029]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型腔11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成型,第二型块22下滑且下表面与上模2的上表面相对靠近(优选为相接触),并且成型部23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
[0030]具体地,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相配合压紧使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成型的为成型部23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成型部23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均为从上向下、由内向外倾斜,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成型部23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向上并向内卷曲。
[0031]型腔11的外缘部以及第一型块21底部的外缘部均为从下向上、由内向外倾斜。
[0032]下模I与上模2之间具有第一定位机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I上的第一定位柱12和设置在上模2上的第一定位孔24,第一定位柱12与第一定位孔24可脱离地相插接。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定位孔24与第一定位柱23均相插接。
[0033]第二型块22与下模I之间具有第二定位机构。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I上的第二定位孔13和设置在第二型块22上的第二定位柱25,第二定位柱25与第二定位孔13可脱离且可上下滑动地相插接。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定位孔13与第二定位柱25均相插接。
[0034]本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工作原理:
[0035]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开模状态时,将待加工工件3置于下模I与上模2之间,如附图1所示;下压上模2使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型腔11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成型,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位于型腔11以外,型腔11的外缘部以及第一型块21底部的外缘部相配合使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上翘;下压第二型块22使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型腔11仍旧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第二型块22下滑且下表面与上模2的上表面相接触,成型部23的外壁与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向上并向内卷曲,从而形成边缘内扣造型。
[0036]使用本实用新型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加工边缘内扣造型的工件时,相较现有技术,减少了成型工序,使用一套模具即可加工成型,节省了 I台几台和2个人力,并且使用本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加工成型的工件,边缘内扣的转角处造型均匀,无需打磨,大大提高了良率。
[0037]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它包括下模(I)和上模(2),所述的下模(I)具有由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型腔(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2)包括基体(26)、与所述基体(26)相连接并且底部与所述型腔(11)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型块(21)、与所述基体(26)可上下滑动地相连接的第二型块(22),所述的第二型块(22)的中央部位具有上下通透的空腔,所述的第一型块(21)可上下地相对移动地位于该空腔内,所述的第一型块(21)具有位于其底部上方的成型部(23), 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所述型腔(11)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成型,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位于型腔(11)以外,所述第二型块(22)的下表面与上模(2)的上表面相对远离; 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型块(21)的底部与所述型腔(11)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成型,所述第二型块(22)下滑且下表面与上模(2)的上表面相对靠近,并且所述成型部(23)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成型部(23)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 )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23)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均为从上向下、由内向外倾斜,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成型部(23)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下缘部的内壁相配合压紧待加工工件(3)的外边缘使该外边缘向上并向内卷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11)的外缘部以及第一型块(21)底部的外缘部均为从下向上、由内向外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I)与上模(2)之间具有第一定位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I)上的第一定位柱(12)和设置在上模(2)上的第一定位孔(24),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第一定位孔(24)可脱离地相插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位孔(24)与第一定位柱(12)均相插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型块(22)与下模(I)之间具有第二定位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I)上的第二定位孔(13)和设置在第二型块(22)上的第二定位柱(25),所述第二定位柱(25)与第二定位孔(13)可脱离且可上下滑动地相插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当全周内扣成型模具在第一、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13)与第二定位柱(25)均相插接。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5519267SQ201620382350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肖志文
【申请人】通达宏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