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90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薄板坯的连续铸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水冷却的薄板坯异形断面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平板式结晶器宽面铜板背面水缝底面形状为一平面,即可保证结晶器宽面铜板水缝底面到结晶器宽面铜板内表面距离完全相等,这样可保证钢液在结晶器内各部分向外传热时均匀一致,从而使坯壳冷却均匀一致,冷却形成的凝固壳厚度均匀相等,避免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
中国专利CN98125062.9公开了一种连续铸造薄板坯用结晶器,由彼此相对的两块宽面水冷铜板和窄面水冷铜板组成。参见图10,窄面水冷铜板内表面为光滑平面,宽面铜板10内表面上部为垂直平面101和光滑曲面102,下部为垂直平面103,且沿浇注方向呈漏斗形逐渐收缩成铸坯的最终形状。
在中国专利CN99128110.1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参见图8、图9,其宽面铜板10背面水缝形状的设计仍是借鉴了平板式结晶器的背面水缝形状,即对应板体上部曲面部分102的外表面冷却水缝20底面201为平面的水缝形状,其垂直截面形状是用直线形式,无法保证结晶器宽面铜板水缝底面201到结晶器宽面铜板内表面102厚度T始终完全相等(或接近相等),如图9中的A部,因而无法保证钢液在结晶器内各部分向外传热时均匀一致,使坯壳冷却不均匀一致,冷却形成的凝固壳厚度不均匀相等,从而会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板,可保证钢液在结晶器内各部分向外传热时均匀一致,从而使坯壳冷却均匀一致,冷却形成的凝固壳厚度均匀相等,避免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的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且适合于高拉坯速度的连铸结晶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板体上部内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下部为垂直平面;所述的板体外表面上开有冷却水缝,对应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斜面或平面。
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时,所述的冷却水缝底面曲面与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曲面形状对应一致。
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时,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上部曲面内表面的距离相等。
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斜面或平面时,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上部曲面内表面的距离接近相等。
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或斜面时,对应板体冷却水缝间距为15~50mm。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平面时,冷却水缝间距为3~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金属连铸时坯壳冷却均匀一致,冷却形成的凝固壳厚度均匀相等,避免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的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2.金属连铸时坯壳不容易出现裂纹;3.连铸结晶器宽面板便于加工制造;4.特别适用于高拉坯速度金属连铸。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缝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缝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薄板坯异形断面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的水平截面上局部图。
图9为现有薄板坯异形断面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在垂直截面上局部图。
图10为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板体1上部内表面包括平面部分11和曲面部分12,下部为垂直平面13;所述的板体1外表面上开有冷却水缝2,对应板体上部曲面部分12的外表面冷却水缝2底面21为曲面或斜面。
所述的冷却水缝底面21曲面与板体上部曲面部分12曲面形状对应一致。
参见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2底面21在水平截面上的形状,其与板体内表面的形状对应一致,即冷却水缝2底面21对应板体平面部分11为直线,对应板体曲面部分12对应为曲线。
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21为曲面或斜面时,对应板体的冷却水缝2间距E为15~50mm。
参见图6,其所示为在垂直截面上,整个宽面铜板背面冷却水缝2底面21形状与其对应的内腔曲面形状对应一致,且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2底面21到板体曲面内表面的距离T相等,如图中的a部。
参见图7,其所示为当板体上部1内表面曲面部分12的外表面冷却水缝2底面21为平面时,所开的冷却水缝2数量增加,冷却水缝间距E’为3~7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上冷却水缝的改进,可保证钢液在结晶器内各部分向外传热时均匀一致,从而使坯壳冷却均匀一致,冷却形成的凝固壳厚度均匀相等,避免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的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特别适合于高拉坯速度的连铸结晶器。
权利要求1.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板体上部内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下部为垂直平面;所述的板体外表面上开有冷却水缝,其特征在于,对应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斜面或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是,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时,该冷却水缝底面曲面与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曲面形状对应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是,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时,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曲面内表面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是,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或斜面时,对应板体冷却水缝间距为15~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是,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平面时,对应板体冷却水缝间距为3~7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是,当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斜面或平面时,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曲面内表面的距离接近相等。
专利摘要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其板体上部内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下部为垂直平面;板体外表面上开有冷却水缝,对应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外表面冷却水缝底面为曲面、斜面或平面。冷却水缝底面曲面与板体上部内表面曲面部分的曲面形状对应一致;沿板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上部曲面内表面的距离相等。当板体曲面部分的冷却水缝底面为斜面或平面时,沿冷却水缝底面到板体曲面内表面的距离接近相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结晶器宽面铜板上冷却水缝的改进,保证钢液在结晶器内各部分向外传热均匀一致,从而使坯壳冷却均匀一致,凝固壳厚度均匀相等,避免因冷却不一致引起的热应力导致铸坯缺陷的形成,特别适于高拉坯速度的连铸结晶器。
文档编号B22D11/059GK2681837SQ200420019410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2日
发明者徐荣军, 李永全, 刘晓, 张立, 崔健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