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68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包括多根钢管传送系统和除锈系统两个部分,属于金属表面技术处理领域,主要是将各种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尤其是钢性材料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平稳传送到除锈机清理室,对其进行防锈、去除氧化皮等表面处理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钢管钢筋除锈设备,在对钢管、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工作时,每次只能由传送装置传送一根钢管通过除锈机清理器进行除锈作业,工作效率较低;且现有的除锈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钢筋的除锈作业,都采取将除锈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计运用较大的口径,当对直径较小的钢管、钢筋进行除锈作业时,其工作效率相对更低。
目前在钢管、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工作中的抛丸装置主要是放在清理机的下方,且钢丸和管道上清理下来的碎渣不能很好的分离,使除锈的质量偏低。
目前在钢管、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工作中主要有两种钢管传送方式及其装置,一种是由电机通过链条及传动杆同时带动数组平行的腰轱轮同时、同向旋转,从而带动钢管向前直线移动的传送方式;第二种是由电机通过万向轴带动由两个往中间倾斜但不相交的胶轮组成的数组胶轮组合同时、同向旋转,或者由两个径向平行的、中间有适当距离且轴向交叉的胶轮组成的数组胶轮组合同时、同向旋转,从而带动钢管向前直线移动的传送方式;目前普遍使用的这两类传送装置的主要缺点是一次只能传送一根钢管,以至于进行钢管传送的工作时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另外胶轮工作时的角度可调节的范围偏小,且调节工作比较繁琐、费时,不能很方便快捷的通过调节胶轮的角度来调整钢管前进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钢性管状材料传输与除锈单一的问题,寻求设计制备一种能同时将多根钢管钢筋传输并除锈的装置,该装置由多根钢管钢筋传送系统和除锈系统组合构成统一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输与除锈装置,能同时对多根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进行传送并除锈作业,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进行除锈作业或对不同直径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同时进行除锈作业;又能够使多根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以合理的速度旋转通过除锈装置清理室进行除锈作业;解决了对多根钢管同时除锈作业时,可能产生的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包括抛丸除锈系统和管道传送系统两个部分或系统。所述的管道传送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减速机、万向联轴器、从动轮旋转丝杠、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移动丝杠、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本体、从动轮移动平台、主动轮旋转平台、万向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另外,还有钢管、旋转丝杠螺母、丝杠卡槽、钢条、从动轮底座、限位扳、移动丝杠螺母底座和移动丝杠卡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和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后面的连接方式为万向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的连接方式的重复;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螺母底座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上;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卡槽与钢条的一端焊接,钢条另一端与管道传送装置的另一端的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卡槽焊接;从动轮旋转丝杠上的钢条与从动轮用螺栓连接;从动轮的前端通过螺栓与从动轮移动平台连接;从动轮后端的伸出板的上方有两个焊接在从动轮移动平台上的Z字形状的限位板,伸出板与限位板之间留有适当空间距离;从动轮移动丝杠通过焊接到本体上的卡槽与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上的螺母将本体和从动轮移动平台连接起来,使从动轮移动平台可以向里或向外运动;主动轮旋转平台的后端通过螺栓与本体连接,前端通过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和一条圆弧形的孔连接到本体上;主动轮由万向联轴器及两个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到主动轮旋转平台上。
所述的管道传送系统中,主动轮动力装置用于控制主动轮的运转速度;主动轮旋转装置,用于控制主动轮的水平旋转及与管道轴向之间的角度;从动轮旋转装置,用于控制从动轮的水平旋转及与管道轴向之间的角度;从动轮移动装置,用于控制从动轮的水平移动及与主动轮之间的径向距离。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调整角度为0~25度。
所述的抛丸式除锈系统主要包括清理室、抛丸装置、密封机构、提升机、提升机电机、接丸机构、尘丸分离机构、加丸机构、削丸分离机构、钢丸传送管道、排尘装置、观察口、支架、托轮系统。清理室焊接在支架上;清理室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顶部是由两块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两片钢板相交焊接而成,四周是与水平面垂直的钢板焊接而成;清理室的底部是接丸机构;清理室前面有两个观察口;清理室左右两面分别安装有密封机构;清理室左右两面的密封机构附近又分别设置有托轮系统;清理室的左面的上方还安装有排尘装置;两套抛丸装置分别用螺栓交错安装于清理室的两个倾斜的顶面上,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抛丸装置通过钢丸传送管道和削丸分离机构连接;削丸分离机构通过上方的加丸机构与尘丸分离机构连接;尘丸分离机构安装在提升机的顶部;提升机的底部与接丸机构连接。
所述的清理室密封机构,主要由至少两道套在钢管、钢筋外壁上的密封橡胶和连接到清理室进出口的连接板组成,或者由至少两道一组每两个之间由螺栓彼此连接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直径的孔的圆钢板组成,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或多根管道。
所述的密封橡胶或圆、或方或多边形,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管道传输的密封问题,以防粉尘外扬和钢丸抛出。当只对一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圆形密封橡胶;当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长方形密封橡胶;当同时对多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多边形密封橡胶。
所述的抛丸装置分别用螺栓交错安装于清理室的两个倾斜的顶面上,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抛丸装置放到清理室上方,抛丸的惯性更大,使除锈更彻底;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使钢管传送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能得到两个抛丸装置的同时除锈,使除锈更均匀。
所述的削丸分离机构的内部有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只允许钢丸大小的物体或更小的物体通过,可以过滤掉除锈中产生的稍大的钢削,使其不会随钢丸一起回到清理室,影响除锈质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运行过程提供了一种新型管道传送和除锈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多根管道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机经过减速机后,由多组万向联轴器带动多组主动轮同时、同向旋转,从而使被传送的管道和多组从动轮旋转的同时,管道向前做水平直线移动。
所述管道传送方法是通过调节从动轮移动,实现调节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径向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管道的传送或不同直径管道的同时传送,并实现多根管道的同步传送。
所述管道传送方法是在从动轮和主动轮处于工作状态时,从动轮和主动轮的角度相同并保持平行状态,以保持钢管能平稳的传送到清理室。
所述管道传送方法是通过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角度,控制管道在被传送过程中边旋转边向前水平直线移动的速度,使不同直径的多根钢管能够以合理的速度边旋转边直线前进通过清理室,使钢管的除锈作业均匀,彻底,不留死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对多根不同直径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进行除锈作业或对多根不同直径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同时进行除锈作业,尤其是应用于热温环境下输送钢管物体,使用安全性好,大大提高钢管除锈作业效率;能够使多根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能够以合理的速度边旋转边通过除锈机清理室进行除锈作业,使除锈工作彻底,均匀,避免死角,大大提高钢管的除锈质量;对多根钢管同时除锈作业时,同样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避免粉尘外扬和钢丸抛出。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管道传送装置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新型管道传送装置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多根钢管钢筋传送和除锈系统组合而成,管道传送系统主要包括电机1、减速机2、万向联轴器3、从动轮旋转丝杠4、从动轮5、主动轮6、从动轮移动丝杠7、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8、本体9、从动轮移动平台10、主动轮旋转平台11、万向联轴器12和万向联轴器13;另外,还有钢管14、旋转丝杠螺母15、丝杠卡槽16、钢条17、从动轮底座18、限位扳19、移动丝杠螺母底座20和移动丝杠卡槽21。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和万向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万向联轴器12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12的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13的一端连接;后面的连接方式为万向联轴器12和万向联轴器13的连接方式的重复;从动轮旋转丝杠4的丝杠螺母底座20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10上;从动轮旋转丝杠4的丝杠卡槽16与钢条17的一端焊接,钢条17另一端与管道传送装置的另一端的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卡槽16焊接;从动轮旋转丝杠4上的钢条与从动轮5用螺栓连接;从动轮5的前端通过螺栓与从动轮移动平台10连接;从动轮5后端的伸出板的上方有两个焊接在从动轮移动平台10上的Z字形状的限位板19,伸出板与限位板19之间留有适当空间距离;从动轮移动丝杠7通过焊接到本体9上的卡槽21与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上10的螺母将本体9和从动轮移动平台10连接起来,使从动轮移动平台10可以向里或向外运动;主动轮旋转平台11的后端通过螺栓与本体9连接,前端通过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8和一条圆弧形的孔连接到本体9上;主动轮6由万向联轴器12及两个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到主动轮旋转平台11上。
抛丸式除锈系统主要包括清理室22、抛丸装置23、密封机构24、提升机25、提升机电机26、接丸机构27、尘丸分离机构28、加丸机构29、削丸分离机构30、钢丸传送管道31、排尘装置32、观察口33、支架34、托轮系统35。清理室22焊接在支架34上;清理室22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顶部是由两块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两片钢板相交焊接而成,四周是与水平面垂直的钢板焊接而成;清理室22的底部是接丸机构27;清理室22前面有两个观察口33;清理室22左右两面分别安装有密封机构24;清理室22左右两面的密封机构附近又分别设置有托轮系统35;清理室22的左面的上方还安装有排尘装置32;两套抛丸装置23分别用螺栓交错安装于清理室22的两个倾斜的顶面上,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抛丸装置23通过钢丸传送管道31和削丸分离机构30连接;削丸分离机构30通过上方的加丸机构29与尘丸分离机构28连接;尘丸分离机构28安装在提升机25的顶部;提升机25的底部与接丸机构27连接。
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具体运行实例,其整机传送过程为电机1经过减速机2后,由万向联轴器3、12和13等多组万向联轴器带动主动轮同时、同向旋转,带动钢管14同时带动从动轮5旋转,钢管14沿着管道传送系统向前做水平直线移动,经过密封机构24后,钢管14经过托轮系统35,带动托轮系统35同时、同向旋转,钢管14进入清理室22,边旋转边向前移动,同时由抛丸装置23进行抛丸除锈作业,经充分除锈后,钢管14依次经过清理室22出料口的托轮系统、密封机构后离开清理室,经过后面的管道传送装置后,完成一个除锈工作周期。
通过调节管道传送系统两端的从动轮旋转丝杠4,带动钢条水平移动,从而带动从动轮5旋转;从动轮5与从动轮5的移动平台10连接,从动轮围绕其中心旋转;从动轮5后端的伸出板上方有两个焊接在从动轮移动平台10上的Z字形状的限位板,伸出板与限位板之间留有空间距离,从而能够保证从动轮5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在垂直方向上保持稳固;通过调节从动轮旋转丝杠4,使从动轮5在0°~25°的范围内任意调节;通过调节从动轮移动丝杠7,使从动轮移动平台10向里或者向外移动,从而调节从动轮5与主动轮6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主动轮旋转平台11的后端与本体9连接,前端通过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8和一条圆弧形的孔连接到本体9上,使主动轮旋转平台11围绕其中心旋转;通过旋转主动轮旋转平台11,带动主动轮6旋转至合适角度后,由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8锁紧,从而调节主动轮6的角度;通过调节主动轮旋转平台11,在0°~25°的范围内任意调节主动轮6的角度;从动轮5和主动轮6在工作中时,其旋转的角度应保持一致,即从动轮5与主动轮6要保持平行状态。通过调整主动轮6和从动轮5的角度,调整钢管向前直线移动的速度;通过调节主动轮6和从动轮5之间的径向距离,可以传送一根或多根钢管,从而使钢管在进行表面处理(如除绣、防腐等)作业时或其他需要传送钢管的作业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当密封机构采用密封橡胶时,密封橡胶或圆、或方或多边形,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管道传送的密封问题,以防粉尘外扬和钢丸抛出。当只对一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圆形密封橡胶;当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长方形密封橡胶;当同时对多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多边形密封橡胶。
密封机构采用一组每两个之间由螺栓彼此连接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直径的孔的圆钢板,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或多根管道。当只对一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带有一个与此根钢管直径相同大小或稍大一些的孔的圆钢板;当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带有两个与此两根钢管直径相同大小或稍大一些的孔的圆钢板;当同时对多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时,采用带有多个与此多根钢管直径相同大小或稍大一些的孔的圆钢板。
密封机构既防止钢丸抛出伤人,粉尘外扬污染环境,同时又作为清理室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使用。
抛丸装置分别用螺栓交错安装于清理室的两个倾斜的顶面上,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抛丸装置放到清理室上方,可以使抛丸作业时的钢丸抛出时的惯性更大,使钢管的除锈作业更加彻底;且两套倾斜的抛丸装置的抛丸方向均对准清理室的钢管除锈作业范围且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使钢管传送方向上的很长一段区域都能进行除锈作业,且其中有一个稍小的区域,能得到两个抛丸装置的同时除锈,使除锈作业更均匀。
削丸分离机构的内部有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只允许钢丸大小的物体或更小的物体通过,可以过滤掉除锈中产生的稍大的钢削,使其不会随钢丸一起回到清理室,影响除锈质量。
托轮系统主要用来支撑和辅助传送钢管,使钢管能更平稳的通过清理室,使除锈作业更安全,更均匀。
钢丸的工作流程主要是由加丸机构加入,经过削丸分离机构,钢丸传送管道,进入抛丸装置,由抛丸装置的电机提供动力,将钢丸快速抛出,进入清理室,钢丸与钢管碰撞摩擦,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后,落入清理室底部的接丸机构,提升机电机工作带动提升机运行,将接丸机构的钢丸吸入提升机底部,再将钢丸向上提起,经过提升机上部的尘丸分离机构,将钢管除锈产生的粉尘或稍小碎渣与钢丸和稍大的钢削分离,将粉尘或稍小的碎渣排出,同时钢丸和稍大的钢削通过加丸机构进入削丸分离机构,削丸分离机构的过滤网将稍大的钢削过滤出来,让钢丸通过,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根钢管传送系统和除锈系统组合构成统一体系,管道传送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万向联轴器、从动轮旋转丝杠、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移动丝杠、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本体、从动轮移动平台、主动轮旋转平台、万向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还包括钢管、旋转丝杠螺母、丝杠卡槽、钢条、从动轮底座、限位扳、移动丝杠螺母底座和移动丝杠卡槽;除锈系统包括清理室、抛丸装置、密封机构、提升机、提升机电机、接丸机构、尘丸分离机构、加丸机构、削丸分离机构、钢丸传送管道、排尘装置、观察口、支架、托轮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管传送系统中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和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后面的连接方式为万向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的连接方式的重复;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螺母底座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上;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卡槽与钢条的一端焊接,钢条另一端与管道传送装置的另一端的从动轮旋转丝杠的丝杠卡槽焊接;从动轮旋转丝杠上的钢条与从动轮用螺栓连接;从动轮的前端通过螺栓与从动轮移动平台连接;从动轮后端的伸出板的上方有两个焊接在从动轮移动平台上的Z字形状的限位板,伸出板与限位板之间留有适当空间距离;从动轮移动丝杠通过焊接到本体上的卡槽与焊接到从动轮移动平台上的螺母将本体和从动轮移动平台连接起来,使从动轮移动平台可以向里或向外运动;主动轮旋转平台的后端通过螺栓与本体连接,前端通过主动轮旋转紧固螺栓和一条圆弧形的孔连接到本体上;主动轮由万向联轴器及两个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到主动轮旋转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除锈系统中,清理室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顶部是由两块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的两片钢板相交焊接而成,四周是与水平面垂直的钢板焊接而成;清理室的底部是接丸机构;清理室前面有两个观察口;清理室左右两面分别安装有密封机构;清理室左右两面的密封机构附近又分别设置有托轮系统;清理室的左面的上方安装有排尘装置;两套抛丸装置分别用螺栓交错安装于清理室的两个倾斜的顶面上,两套抛丸装置在主视方向上有部分重叠;抛丸装置通过钢丸传送管道和削丸分离机构连接;削丸分离机构通过上方的加丸机构与尘丸分离机构连接;尘丸分离机构安装在提升机的顶部;提升机的底部与接丸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与除锈的运行过程形成管道传送方法,电机经过减速机后,由多组万向联轴器带动多组主动轮同时、同向旋转,从而使被传送的管道和多组从动轮旋转的同时,管道向前做水平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从动轮移动,实现调节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径向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管道的传送或不同直径管道的同时传送,并实现多根管道的同步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动轮和主动轮处于工作状态时,从动轮和主动轮的角度相同并保持平行状态,以保持钢管能平稳的传送到清理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角度,控制管道在被传送过程中边旋转边向前水平直线移动的速度,使不同直径的多根钢管能够以合理的速度边旋转边直线前进通过清理室,使钢管的除锈作业均匀;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调整角度为0~25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根钢管钢筋的传送与除锈装置并形成多根管道传送方法的改进,管道传送系统包括主动轮动力用于控制主动轮的运转速度;主动轮旋转用于控制主动轮的水平旋转及角度;从动轮旋转用于控制从动轮的水平旋转及角度;从动轮移动用于控制从动轮的水平移动及与主动轮的距离,可以同时传送多根不同直径的管道状、圆柱钢状物体并进行除锈等作业;其除锈系统在传送系统同时将多根管状材料送入其中时能同时对管状材料进行清洗和除锈,本发明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制作和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可节省人力和财力,以取代现有的钢管钢筋的传送和清洗除锈设备。
文档编号B24C9/00GK1962197SQ20061016583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景远, 邹汉中, 张国祯, 张聚成 申请人:张景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