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式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31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罩式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炉,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高产出的有 色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降耗不仅是国家大力提倡的行为,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企业总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目前通常使用的罩式退火炉形状以圆形居 多, 一般由加热罩、炉座等组成,加热罩上设置加热器,通常为电加热器或 燃气加热器,炉罩顶部设置有循环风机,使内罩中的保护性气体流动。退火 时,由设置在加热罩上的加热器供给的热量,通过内罩的热辐射来加热金属 材料,风机使内罩中的保护性气体循环流动,经金属材料与对流板之间的缝 隙强化对流传热,提高加热速度,并力求均匀金属材料上下、内外的温度。 现有的圆形罩式退火炉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仅靠辐射和单 台风机产生的强制对流给金属材料加热,使得退火周期长,炉子产量低,热 效率不高,能耗增加,金属材料温度不均,使金属材料的内外温度差别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既能满足金 属热处理要求,同时能减少能源消耗,确保产能的提高,达到节能降耗目 的的罩式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 罩式退火炉,具有底座,底座上面有外罩,加热器,导流罩,外罩上面有循环 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外罩为相匹配的椭圆形;所述循环风机有两 台,分别安装于外罩顶部椭圆的两个焦点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椭圆形外罩,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椭圆罩式退火炉的功率比单只圆罩式退火炉大一倍,而产能 达到了近三倍,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外罩顶部采用双风机循环加热技术, 更好的消除了温度死角,充分保证了产品退火的均匀性,保证退火质量。 退火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产能高,是一 种理想的金属热处理设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剖面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l、图2所示的罩式退火炉,由椭圆形的底座4,炉底填充料,与
椭圆形底座相匹配的椭圆形外罩2,外罩内有纤维材料、导流罩,外罩2顶 部装二台循环风机l,分别安装于外罩2顶部椭圆的两个焦点上,外罩内有 待退火的金属材料3。退火时,两台循环风机l同时运转,能加速罩内气体 流动,使炉内温度均匀。由于底座4为椭圆形,相比较于圆形,可增加两 倍装炉量,大大提高了产能,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风 机循环加热技术,更好的消除了温度死角,充分保证了产品退火的均匀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罩式退火炉,具有底座(4),底座上面有外罩(2),加热器,导流罩,外罩上面有循环风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与外罩(2)为相匹配的椭圆形;所述循环风机(1)有两台,分别安装于外罩(2)顶部椭圆的两个焦点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罩式退火炉。具有底座,底座上面有外罩,加热器,导流罩,外罩上面有循环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外罩为相匹配的椭圆形;所述循环风机有两台,分别安装于外罩顶部椭圆的两个焦点上。本罩式退火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产能高,是一种理想的金属热处理设备。
文档编号C21D9/663GK201309955SQ20082016827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
发明者宋长洪 申请人:宋长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